
糜子综合栽培技术.docx
8页糜子综合栽培技术一、 选种原则1、 针对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选用抗逆性较强、耐瘠薄的品种,2、 要精选成熟饱满、光泽好的种子,3、 应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4、 要选用不易落粒的抗旱高产品种,二、 品种选择1、龙黍18号本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以(龙黍12号*龙黍5号)杂交育成植株高中等,一般为145厘米左右, 穗长38厘米,分枝穗型,籽粒大小中等,千粒重5.8克,黄色籽粒具有温光反应迟钝、喜肥水等特点,一般 每公顷产量为30000公斤左右适宜播期为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每公顷播种量7-10公斤,公顷保苗60万株左 右该品种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生育期需活动积温2410°C适宜在我省的第一,二积温带栽培,也可在吉林 省的扶余、怀德、榆树和德惠等县种植龙黍21本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以(龙黍9号*龙黍5号)* (龙黍10号*苏联靡子)复合杂交育成1984 年经省审定推广植株高度为170厘米左右,茎杆韧性强,抗倒伏穗长40厘米,分枝侧穗型,颖壳口紧,不 易落粒单穗粒重5.6克左右,千粒重6.4克,黄色籽粒具有温光反应迟钝、喜肥水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 量为4000公斤左右。
适宜播期为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每公顷播种量7-10公斤,公顷保苗60万株左右该品 种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生育期需活动积温2410C适宜在我省的第一,二积温带栽培,也可在吉林省的扶余、 怀德、榆树和德惠等县种植龙黍23号本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1989年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植株高度为175 厘米左右,茎杆韧性强,抗倒伏穗长44厘米,分枝穗型,颖壳口紧,不易落粒单穗粒重7.0克左右,千粒 重6.8克,黑褐籽粒具有温光反应迟钝、喜肥水、活该成熟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为4500公斤左右适宜 播期为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每公顷播种量7-10公斤,公顷保苗60万株左右该品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为 中晚熟类型适宜在我省的第一积温带和第二积温带上限栽培,也可在吉林省的扶余、怀德、榆树和德惠等县 种植粘丰7号“粘丰7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技术人工创造杂种材料1995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粘丰7号”属黄糜子类型,植株绿色(成熟时黄色),平均株高170cm,穗长 35.6cm,穗柄中长,侧穗单粒,粒为黄色,大粒,千粒重7.0g以上,出米率75%,生育日数115天,抗旱、抗 倒伏、抗落粒、抗病虫害能力强,成熟后可一次收割。
1988〜1990年在所内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平均产量 3116.8kg/hm2,比对照品种“年丰5号”增产38.1%1991〜1992年区域试验10点次均表现不同程度较对照品种增产,两年平均产量2683.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 产19.2%199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5.6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 种植适合平川、岗地栽培,垄作、平作均可2、 宁糜10号、龙黍23、粘丰7号,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300—350kg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辽糜56号,一般亩产200-300公斤4、 公糜1号三、种子处理1、 在播种前要精选成熟饱满、光泽好的种子,晒晾2〜3天,提高出苗率2、 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和糜子黑穗病的有效措施3、 用种子重量0. 2 — 0. 3%的30%菲醒拌种,或用浓度500倍的50%托布津溶液浸种,预防散黑穗病4、 用3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5分钟,然后捞出种子覆盖后闷2小时;用50%托布津500倍液浸种也 有良好效果5、 用300倍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5分钟,然后捞出种子覆盖后闷2小时6、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05—0.1%拌种。
7、 用20%萎锈灵乳油1000毫升,稀释20倍液拌200公斤种子,堆闷4小时后播种8、 在播种前一定要进行药剂拌种,防治黑穗病,可用拌种双粉剂,其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干 拌闷种10天左右9、 用种子重量的0 .12% “3911 ”闷种10、 前将精选好的种子摊于席上曝晒2〜3 d,以提高发芽势和出苗率;为防治黑穗病,要用种子重量 0.2%〜0.3%的拌种霜拌种堆闷后播种四、播种期1、 糜子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对光温反应敏感播种过早,气温低日照长,营养体繁茂,分蘖增加,早熟 而易遭受鸟害;播种过晚,则气温高,日照短,植株降低,分蘖少,穗小粒少,大幅度减产,因而适期播 种是保证糜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因此各地播种期不能要 求一致,其原则是:①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播期,晚熟品种可以适期早播,迟播在生育后期会遇 低温和早霜,不能正常成熟或降低产量和品质;早熟品种在不影响成熟和营养体生长的原则下,可适期晚 播;复种品种要力争早播不论哪一类品种,都应将成熟期安排在早霜来临之前②地温稳定在12°C以上, 出苗时终霜期已过③孕穗期抽穗期应与当地雨热季节相吻合,有利于糜子开花结实。
2、 春糜子播种期一般在〃芒种”前后为宜,夏糜子应力争早播3、 种子萌发最低温度8〜10C,最适温度20〜30C,4、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子吸水占种子重量25%时即可发芽,因此在土壤墙情不足的情况下,糜子能 正常发芽和出苗5、 日平均地温稳定14C左右时,是谷子适宜播期糜子播期略晚,一般在立夏前后6、 6月1日一6月10日播种,7、 根据各地的经验,确定糜子的适宜播种期要注意掌握:1.土壤10厘米处温度稳定在12 op以上,出 苗时终霜期已过,保证早霜前能正常成熟2.旱地糜子孕穗至抽穗时期能遇上较多的降雨,3.在灌溉条件下, 适当早播,以利于保全苗和提高产量4.要考虑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根据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和对光照、温度 的反应敏感程度,确定最适宜的播种范围8、 糜子的适宜播种期一般为5月上旬左右播种过早,糜子苗期易受干旱和冻害,成熟期大量落粒;播 种过晚,又易贪青晚熟,受早霜冻害具体播种时间还要视土壤墙情和品种而定,但要确保霜前能正常成熟 为确保增产,一般在5月5—10日适时播种9、为确保增产,改晚播为适期播种,一般在5月15-20日及时播种10、 及时早播早播是增产的关键据试验表明,早播的增产效果都极为显著。
11、 糜子的适宜播种期一般为土壤湿度70%, 土壤温度12°C以上12、 春播糜子在5~ 10 cm 土层温度稳定在10~ 15 C时为适播期,13、 播种期在5月20日左右为宜五、播种密度、播量、深度1、 糜子的播量主要是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种子发芽率、播前整地质量、播种方式及地下害虫为害程 度来确定的种子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土壤墙情、整地质量好和地下害虫少时,播量可以少些,一般为0.7 公斤/亩左右如果土壤黏重,春旱严重,播量应不少于1.2公斤/亩糜子的留苗密度受品种、种植季节、土壤肥力、土地类型、种植方式等因素影响一般春播糜子区,山 旱瘠薄地4万~6万株/亩,中等肥力水地8万~41万株/亩,川旱地6万~8万株/亩夏糜子区由于气温较高, 糜子生长发育快,分蘖较少,以主茎成穗为主,穗子一般较小,应靠穗多来增加籽粒数夺取高产,旱地夏播以 7万~8.5万株/亩为宜,水地夏播则以15万株/亩左右为宜2、 糜子播种分为条播、撒播和垄播三种春糜子产区大部分采用条播,行距33~40cm或25~27cm; 夏糜子产区因抢时播种多采用撒播方式;此外,东北地区糜子普遍采用垄播,垄播的播种工具是耒不耙。
一般 情况下糜子播深以4cm为宜糜子一般在旱地上种植,播种量以 7.5kg/hm2左右为宜,土壤粘重、春旱严重时,播量应不少于 11.3kg/hm2东北春糜子区以中小穗品种为主,留苗75万株/hm2左右,北方春糜子区与黄土高原春糜子区春 播留苗60~90万株/hm2,山旱瘠薄地以90~120万株/hm2为宜,旱地夏播糜子留苗105~130万株/hm23、 糜、谷亩播量1千克左右,深3~4厘米加强田间管理当糜、谷苗高3~6厘米、长出3~4片叶 时间苗,苗距2厘米;5〜6叶时定苗谷子亩保苗2万株左右,糜子亩保苗3万株左右,结合间苗、定苗中耕2 次谷子要在拔节、孕穗期培土,以防倒伏要做好糜、谷拔节、孕穗期的追肥工作,注意黑穗病、白粉病和烛 虫等病虫的防治工作4、 亩播种量不超过0.5公斤,覆土厚1.0—1.5寸3—5叶时一次间定苗,苗距2.5—3寸左右;苗高 3寸和5寸时,结合中耕锄草分别各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进有效壮蘖的形成,保证亩成穗达到1.5万以上5、 栽培黍稷的时间因栽培地区而异,有晚春播、夏初播和麦茬播之分播种是否及时对生长发育和 产量有很大影响可宽行距播种作为中耕作物,也可窄行密植栽培。
中晚熟品种由于分蘖力强,自身有调节群 体的能力,密度可较小,一般宽行距(45厘米以上)每亩4万株,窄行距(20~30厘米)每亩8万株晚播或的 早熟品种由于生育期甚短,靠主茎成穗,故密度宜大,一般每亩14万株左右6、 夏播糜子每亩留苗10—15万株但仍要根据水肥条件、品种特性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旱地宜密, 每亩播种量可用5—6斤;灌溉地宜稀,每亩播种量可用3 一 4斤早播比晚播的播种量要少一些,早熟种要比 晚熟种多一些对糜子来说,适当增加播种量,能保证单位面积上划上的株数和穗数,植株高度整齐,子粒成 熟一致糜子的播种深度一般为4—5厘米,墙情好时可以租没发些,墙情差时可以适当深一些合理密植,创造一个良好的群体结构,能充分利用光彩和土壤肥力,是获得糜子高产的重要环节确定合 理的密出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如自然条件、土壤特点、.品种性状、/理水平以及种植方式等原则上要掌握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灌溉地宜稀,干早地宜密夏播糜子生育期短,分蔡少,可以适空密播,努力做到苗全、苗壮、苗匀防止出现缺苗断垄、稠密不均和植株参差不齐的情况7、选无风天垄上机械开沟施肥条播,行距60cm,一般每667平方米种量不超过1kg,播后覆土 3—5cm, 稍晾后镇压保住墙情。
及时间苗、定苗,在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间苗、定苗,留苗株距3—5厘米,苗眼宽 厘米,交错留拐子苗2—3万株,保持30000—50000穗/亩结合间苗进行早中耕、除草、铲两遍,趟一遍在 糜子拔节期、孕穗期及时用人工拔除田间杂草,细管理,抗旱排涝、防倒伏8、 创造一个良好的群体结构,能充分利用光和土壤肥力,是获得糜子高产的重要环节原则上要掌握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灌溉地宜稀,干旱地宜密努力做到苗全、苗壮、苗匀防止出现缺苗断垄、稠密不均 和植株参差不齐的情况,一般行距60 cm左右,每亩用种量不超过1 kg糜子的适宜播种期一般为土壤湿度70%,土壤温度12°C以上播种过早,糜子苗期易受干旱和冻害,成熟 期大量落粒;播种过晚,又易贪青晚熟,受早霜冻害具体播种时间还要视土壤墙情和品种而定,但要确保霜 前能正常成熟为确保增产,延边地区一般在5月5〜10日播种播种前晒种两天后,用盐水选种,除去秕谷 和草籽,选无风天,垄上机械开沟施肥条播,播后覆土 3〜5 cm,后镇压保住墙情9、 结合生产实践,旱塬地复种糜子播种量可根据土壤墙情以12 —15kg/公顷为宜播种深度5 —7cm, 过深出苗率低,幼苗细弱,过浅抗旱性差,出苗前后遇旱时,易发生“烧苗”现象。
11、 改过去不间苗为间苗每亩留苗15-2.0万株,主穗和分蘖穗都会长势良好,产量高12、 春播糜子在肥力好和施肥水平高的地块,应稀植,保苗3010万〜3715万株/hm2,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