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ppt

5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67552946
  • 上传时间:2024-07-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67K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讲第二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可持续发展1 第二章第二章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 (微观人口经济学)(微观人口经济学)2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世界人口数量发展的历史、趋势与人口转变世界人口数量发展的历史、趋势与人口转变 人口数量决定的微观分析人口数量决定的微观分析3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l目前世界总人口约目前世界总人口约70亿人总的来看,亿人总的来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已经经历了缓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已经经历了缓慢增长、高速增长两个阶段,目前仍慢增长、高速增长两个阶段,目前仍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后期,再经过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后期,再经过约约40年左右的时间将进入相对稳定或年左右的时间将进入相对稳定或缓慢减少的第三个阶段缓慢减少的第三个阶段4 l1)人口缓慢增长阶段:人类出现在地球)人口缓慢增长阶段:人类出现在地球直至直至17世纪中期的约世纪中期的约200多万年时间,是多万年时间,是人口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以人口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的新石器时期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的新石器时期分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l①①公元前公元前8000年以前的约年以前的约200万年时期;万年时期;l②②公元前公元前8000年至年至17世纪中期的约世纪中期的约1万年万年时期。

      时期5 l2)人口高速增长阶段()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650-2050) 前三百年是欧洲、北美人口的迅速增加,前三百年是欧洲、北美人口的迅速增加,1950年以后是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年以后是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l3)人口规模趋于稳定阶段人口规模趋于稳定阶段6 年份年份1650180019301960197419871999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亿))5.45102030405060所用年数(年)所用年数(年)200万万150130301512127 人口转变人口转变l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也伴随着人口再生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也伴随着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即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产模式的转变,即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被一些学者规律性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被一些学者总结为总结为“人口转变人口转变”8 不同学者对人口转变现象的不同描述不同学者对人口转变现象的不同描述l汤姆逊:将人类历史上的人口转变过程划分汤姆逊:将人类历史上的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三个阶段l布莱克:将人口转变过程细分为布莱克:将人口转变过程细分为5个阶段个阶段l联合国:对人口转变的阶段及其参考指标提联合国:对人口转变的阶段及其参考指标提出四个阶段的划分方法出四个阶段的划分方法9 人口再生产模式变化趋势人口再生产模式变化趋势l人口再生产模式变化的基本趋势是:高出生率、人口再生产模式变化的基本趋势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低增长率阶段高死亡率的低增长率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率阶段率的高增长率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增长率阶段。

      整个过程中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增长率阶段整个过程中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转变的以上规律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转变的以上规律是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是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变化密切相关的10 11 微观人口经济学的范畴微观人口经济学的范畴l其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人口经济问题,在其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人口经济问题,在微观人口经济学看来,其基本单元微观人口经济学看来,其基本单元—家庭和公司及家庭和公司及非盈利机构、政府一样,均将它们的资源分配在不非盈利机构、政府一样,均将它们的资源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上,并期望达到预期的目标同的活动上,并期望达到预期的目标l广义的家庭经济行为除了微观中讨论的商品消费、广义的家庭经济行为除了微观中讨论的商品消费、收入储蓄和投资外,还包括婚姻行为、家庭劳动收入储蓄和投资外,还包括婚姻行为、家庭劳动-闲闲暇的选择、生育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对这些方面暇的选择、生育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对这些方面的家庭活动的经济学考察构成了现代微观人口经济的家庭活动的经济学考察构成了现代微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学的基本内容l本章主要介绍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理论本章主要介绍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理论12 家庭生育率的决定家庭生育率的决定l生育率经济理论是把人口出生率的决定因素生育率经济理论是把人口出生率的决定因素置于微观经济理论结构的分析中置于微观经济理论结构的分析中l最早采用这种分析研究方法的是美国哈佛大最早采用这种分析研究方法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他在学教授莱宾斯坦:他在1957年发表了年发表了《《经济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落后与经济增长》》论著,明确提出对生育孩论著,明确提出对生育孩子应进行成本子应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当夫妇决定所希效用分析,当夫妇决定所希望的子女出生人数时,将使有限子女人数带望的子女出生人数时,将使有限子女人数带来的效用和负效用保持均衡的状态来的效用和负效用保持均衡的状态13 生育率分一般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生育率分一般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l一般生育率:每年出生的活婴数与育龄妇女人一般生育率:每年出生的活婴数与育龄妇女人数之比育龄妇女指数之比育龄妇女指15岁至岁至49岁的妇女岁的妇女l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TFR)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l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子的总数子的总数 14 l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2.1,即每个妇女生,即每个妇女生2.1个孩子,才能使人口数量保持不变高于个孩子,才能使人口数量保持不变高于2.1则人口增长,低于则人口增长,低于2.1则人口减少则人口减少l更替水平:指同一批妇女生育更替水平: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女儿的数量恰好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一旦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出能替代她们本身一旦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出生和死亡将逐渐趋于平衡,在没有国际迁入和生和死亡将逐渐趋于平衡,在没有国际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人口将最终停止增长,保持稳迁出的情况下,人口将最终停止增长,保持稳定状态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依人口年龄结构定状态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依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而不同的不同而不同15 l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都已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都已达到或低于更替水平一般认为,总和达到或低于更替水平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为生育率为2.1,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

      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之所以为之所以为2.1而不是而不是2.0(一个孩子对应(一个孩子对应 父母中的一个),是由于在出生时,男父母中的一个),是由于在出生时,男孩数要略多于女孩数,且一部分女孩将孩数要略多于女孩数,且一部分女孩将在育龄期前死亡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在育龄期前死亡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较高,因此,达到生育更替水平的总和较高,因此,达到生育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一般高于生育率一般高于2.1.16 17 18 19 全面两孩实施一年生育率升至全面两孩实施一年生育率升至1.7 仍低于正常更替水平仍低于正常更替水平(2015年年1.05)20 21 第一节第一节 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一、创立者:莱宾斯坦一、创立者:莱宾斯坦 一种家庭生育决策原理,即关于家庭生一种家庭生育决策原理,即关于家庭生育边际孩子(即最后一个孩子,可以是育边际孩子(即最后一个孩子,可以是第一个或第第一个或第N个孩子)的合理选择理论个孩子)的合理选择理论孩子数量影响家庭规模,进而影响一国孩子数量影响家庭规模,进而影响一国经济增长和人口转变经济增长和人口转变二、孩子生产的二、孩子生产的“成本成本—效用效用”分析分析22 孩子的成本孩子的成本l是指母亲从怀孕起,到把孩子抚养成为生活是指母亲从怀孕起,到把孩子抚养成为生活自立为止的各种抚养费用、教育费用、自立为止的各种抚养费用、教育费用、 医疗医疗费用和其他支出以及父母为教育子女所损失费用和其他支出以及父母为教育子女所损失的时间。

      的时间 1、直接成本:直接花在子女身上的用现金或、直接成本:直接花在子女身上的用现金或实物支付的抚养费用和支出实物支付的抚养费用和支出 —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出生后的衣食住行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出生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孩子接受教育、医疗服务和参加文的费用;孩子接受教育、医疗服务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由父母支付或补贴给子化娱乐活动的费用;由父母支付或补贴给子女的婚姻费用等女的婚姻费用等23 2、间接成本:是指因生育、抚养和培训一个、间接成本:是指因生育、抚养和培训一个新孩子,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新孩子,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以及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间以及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 —母亲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损失的工资收入;母亲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损失的工资收入;因为孩子的拖累而减少的流动性造成的损失;因为孩子的拖累而减少的流动性造成的损失;为抚育新增孩子,父母及家庭成员失去的闲为抚育新增孩子,父母及家庭成员失去的闲暇和浪费的时间暇和浪费的时间24 孩子的效用孩子的效用 l消费效用:是指把孩子看做消费效用:是指把孩子看做“消费品消费品”或或“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会给父母带来欢乐和感,会给父母带来欢乐和感情上的满足。

      情上的满足l劳动劳动—经济效用:是指孩子作为准劳动力经济效用:是指孩子作为准劳动力或半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益或半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益l保险效用:是指父母年老时由子女提供生保险效用:是指父母年老时由子女提供生活来源25 l经济风险效用:是指孩子作为一种较为可经济风险效用:是指孩子作为一种较为可靠的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资源,可以承担靠的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资源,可以承担家庭经济活动的风险家庭经济活动的风险 l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 :孩子(尤其:孩子(尤其是儿子)的数量多寡或者出息的大小,可是儿子)的数量多寡或者出息的大小,可以折射出家庭在所在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地以折射出家庭在所在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孩子具有传承家庭地位的效用位,孩子具有传承家庭地位的效用 l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人们把生儿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人们把生儿育女看作是使家庭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育女看作是使家庭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26 生育的经济决策生育的经济决策l随着经济发展,家庭人均收入上升,孩子随着经济发展,家庭人均收入上升,孩子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但是孩子的边际效用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但是孩子的边际效用或边际孩子的效用都下降。

      于是家庭对一或边际孩子的效用都下降于是家庭对一个边际孩子的出生决策如下:个边际孩子的出生决策如下: 第一,当孩子成本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第一,当孩子成本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不变,孩子效用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不变,孩子效用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降低,家庭意愿的孩子个数减少降低,家庭意愿的孩子个数减少27 l第二,当孩子成本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第二,当孩子成本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增加,孩子效用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增加,孩子效用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降低,孩子成本和效用的一升一降使而降低,孩子成本和效用的一升一降使得对孩子的净投入增大,从而父母对孩得对孩子的净投入增大,从而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下降子的需求下降28 l第三,当孩子的效用、成本随着人均收第三,当孩子的效用、成本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而下降时,家庭想要的孩子数减入提高而下降时,家庭想要的孩子数减少29 极富有家庭极富有家庭l对极富有家庭而言,维持地位目标的支对极富有家庭而言,维持地位目标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极小,因而维持与地位出占收入的比重极小,因而维持与地位成本相同的抚养孩子的成本也不是什么成本相同的抚养孩子的成本也不是什么重要的限制,他们比中等阶层会有更多重要的限制,他们比中等阶层会有更多的孩子。

      但是极富有家庭只占人口中的的孩子但是极富有家庭只占人口中的极小比重,分析时可以忽略极小比重,分析时可以忽略30 贫困家庭贫困家庭l贫困家庭的收入很低,家庭支出主要用于购贫困家庭的收入很低,家庭支出主要用于购买食品服装等维持温饱的商品,而不是购买买食品服装等维持温饱的商品,而不是购买维持地位的商品当他们的收入提高时,会维持地位的商品当他们的收入提高时,会削弱对维持温饱商品购买的限制,因而家庭削弱对维持温饱商品购买的限制,因而家庭想要的孩子可能增加,生育率上升但是随想要的孩子可能增加,生育率上升但是随着收入的进一步上升,家庭不再仅仅追求温着收入的进一步上升,家庭不再仅仅追求温饱,对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这时人饱,对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这时人均收入的上升就可能使家庭想要的孩子数下均收入的上升就可能使家庭想要的孩子数下降31 直接或间接影响生育率下降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生育率下降的因素l莱宾斯坦列举了与生育率下降有关的十种社莱宾斯坦列举了与生育率下降有关的十种社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对孩子成本效用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对孩子成本效用的影响而间接作用于生育率的影响而间接作用于生育率。

      –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弱化,降低了家庭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弱化,降低了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需求–人口城市化,也有利于降低生育率人口城市化,也有利于降低生育率32 –家庭结构形式的变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削弱了家庭结构形式的变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削弱了传统联合家庭小环境对生育的刺激作用,降低生传统联合家庭小环境对生育的刺激作用,降低生育率–妇女受教育状况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倾向妇女受教育状况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倾向于少生–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为适应流动性,父母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为适应流动性,父母减少生育减少生育–除此之外还有:孩子抚养成本的提高、老年父母除此之外还有:孩子抚养成本的提高、老年父母对子女经济依赖性的减弱;父母对男孩偏好的下对子女经济依赖性的减弱;父母对男孩偏好的下降;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各种避孕知识和药具的降;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各种避孕知识和药具的引进和传播引进和传播33 第二节第二节 贝克尔的生育率经济分析贝克尔的生育率经济分析34 l1960年,贝克尔(年,贝克尔(G·S·Becker)发表了)发表了题为题为《《发达国家人口和经济变化的生育发达国家人口和经济变化的生育率经济分析率经济分析》》的论文。

      的论文l贝克尔在莱宾斯坦的分析基础上,进一贝克尔在莱宾斯坦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步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适用于生育可适用于生育率决定的分析率决定的分析35 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 p一个家庭的收入(指全部收入)是一定的,一个家庭的收入(指全部收入)是一定的,父母把这些收入用来购买各种商品,同时又父母把这些收入用来购买各种商品,同时又用这些收入来抚养孩子,也可以说是用来购用这些收入来抚养孩子,也可以说是用来购买作为买作为“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的孩子父母购买各的孩子父母购买各种商品和作为种商品和作为“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的孩子都是为的孩子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主要研究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主要研究孩子孩子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问题36 l贝克尔运用效用最大化理论来分析父母要几贝克尔运用效用最大化理论来分析父母要几个孩子就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个孩子就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l他的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模型,实质上就他的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模型,实质上就是一种家庭收益最大化、孩子效用最大化的是一种家庭收益最大化、孩子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

      37 偏好偏好p偏好是指人们对所需商品做选择时的一种偏好是指人们对所需商品做选择时的一种心理倾向,即人们心理上感到从某一种商心理倾向,即人们心理上感到从某一种商品可获得的满足大于另一种商品,也就是品可获得的满足大于另一种商品,也就是对某一种商品偏好较大,而对另一种商品对某一种商品偏好较大,而对另一种商品的偏好较小父母之所以作出各种不同选的偏好较小父母之所以作出各种不同选择,就是因为他们的偏好不同的缘故择,就是因为他们的偏好不同的缘故38 p贝克尔在分析父母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和质贝克尔在分析父母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和质量时,把孩子看作量时,把孩子看作“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并且通,并且通过一个效用函数或者一组无差异曲线来对自过一个效用函数或者一组无差异曲线来对自己孩子的效用和其他物品的效用进行比较己孩子的效用和其他物品的效用进行比较他指出:他指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对孩子有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对孩子有关的偏好或者关的偏好或者‘嗜好嗜好’决定的这些嗜好也决定的这些嗜好也许依次由家庭的宗教信仰、民族、年龄等等许依次由家庭的宗教信仰、民族、年龄等等决定决定”,并形成差别生育率并形成差别生育率。

      39 p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多的家庭选择要孩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多的家庭选择要孩子质量,而不是选择要较多数量的孩子,子质量,而不是选择要较多数量的孩子,其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质量的偏好大于对其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质量的偏好大于对孩子数量的偏好孩子数量的偏好l从父母获得效用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数量从父母获得效用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数量和孩子的质量是可以互相代替的和孩子的质量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40 l贝克尔认为,孩子的数量和孩子的质量贝克尔认为,孩子的数量和孩子的质量之间具有密切替代关系所以,父母的之间具有密切替代关系所以,父母的偏好总是指向质量高的孩子,随着家庭偏好总是指向质量高的孩子,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父母宁愿选择数量较少而收入的提高,父母宁愿选择数量较少而质量较高的孩子,而不愿意选择数量多质量较高的孩子,而不愿意选择数量多而质量低的孩子而质量低的孩子41 影响对孩子数量需求的因素影响对孩子数量需求的因素l孩子提供的收益孩子提供的收益l抚养孩子的市场商品价格抚养孩子的市场商品价格l给抚养孩子的母亲提供津贴给抚养孩子的母亲提供津贴l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42 43 家庭收入变动对孩子质量需求的影响家庭收入变动对孩子质量需求的影响 l家庭收入的提高表明家庭抚养孩子能力的增家庭收入的提高表明家庭抚养孩子能力的增强,如果单位孩子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的话,强,如果单位孩子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的话,家庭收入的增加会刺激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家庭收入的增加会刺激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但这种刺激会被以下几个因素抵消:求,但这种刺激会被以下几个因素抵消:–家庭收入越高,投入到提高孩子质量上的家庭收入越高,投入到提高孩子质量上的费用也就越多,每个孩子的相对质量也比费用也就越多,每个孩子的相对质量也比较高。

      较高44 –收入的提高还意味着,如果母亲把时间投收入的提高还意味着,如果母亲把时间投入到市场活动中去就会获得更高的工资报入到市场活动中去就会获得更高的工资报酬率,从而减少对孩子的需求酬率,从而减少对孩子的需求–收入的增加,父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培收入的增加,父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培训上花费更多的投入以提高孩子的质量训上花费更多的投入以提高孩子的质量45 第三节第三节 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伊斯特林的生育率 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46 p伊斯特林(伊斯特林(R·A·Easterlin)1961年发表的年发表的《《历史上的美国婴儿热历史上的美国婴儿热》》论文和以后的一论文和以后的一些论著,都提出了生育率微观经济分析的些论著,都提出了生育率微观经济分析的不同看法,其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微观不同看法,其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微观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分析理论来研究生育率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分析理论来研究生育率变化47 l他提出用供求理论来分析生育率从高到低他提出用供求理论来分析生育率从高到低的转变,是对莱宾斯坦和贝克尔的理论的的转变,是对莱宾斯坦和贝克尔的理论的补充。

      补充l他的分析的一个突出特色是结合社会和经他的分析的一个突出特色是结合社会和经济现代化过程来观察生育率的变动他既济现代化过程来观察生育率的变动他既强调纯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又强调纯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又注意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公共注意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公共卫生、医疗条件、强制性义务教育和家庭卫生、医疗条件、强制性义务教育和家庭计划对节制生育的重大作用计划对节制生育的重大作用48 p伊斯特林认为,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伊斯特林认为,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生育水平但是随着现代化定着一个家庭的生育水平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都会产生正的的发展,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都会产生正的和负的效应譬如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负的效应譬如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婴儿死亡的下降,使成活的孩子供给增加,婴儿死亡的下降,使成活的孩子供给增加,抚养成本的提高使对孩子的需求下降等等抚养成本的提高使对孩子的需求下降等等因而,现代化会使对孩子的供需发生变化,因而,现代化会使对孩子的供需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一场从而引起一场“生育率革命生育率革命”49 影响孩子供给和需求的内生因素影响孩子供给和需求的内生因素l影响孩子需求的内生因素影响孩子需求的内生因素–内生因素是指直接影响内生因素是指直接影响供给与需求,与孩供给与需求,与孩子的生育、抚养本身有关的变量,如父母子的生育、抚养本身有关的变量,如父母的收入、孩子的相对价格、父母生理和心的收入、孩子的相对价格、父母生理和心理条件,等等。

      理条件,等等外生因素是指间接影响外生因素是指间接影响孩孩子供给和需求的社会经济变量子供给和需求的社会经济变量–直接影响孩子需求的因素是家庭收入、价直接影响孩子需求的因素是家庭收入、价格和偏好格和偏好50 l影响孩子供给的内生因素影响孩子供给的内生因素–孩子的供给又可理解为孩子的潜在供给孩子的供给又可理解为孩子的潜在供给潜在供给是从夫妇的生育能力来看,如若潜在供给是从夫妇的生育能力来看,如若没有有意识的节育,一对夫妇可能有的存没有有意识的节育,一对夫妇可能有的存活的孩子人数活的孩子人数–即影响自然生育率的因素包括:产后非怀即影响自然生育率的因素包括:产后非怀孕时间的长短、自然死亡率、不孕率等等孕时间的长短、自然死亡率、不孕率等等51 现代化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现代化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l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影响较大的有五个方面:影响较大的有五个方面:–第一、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第一、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第二、教育和公众传媒;第二、教育和公众传媒;–第三、城市化;第三、城市化;–第四、新商品的引进;第四、新商品的引进;–第五、家庭计划政策。

      第五、家庭计划政策52 l一、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的影响一、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的影响 ((1)可能增加婚姻内妇女的自然生育率;)可能增加婚姻内妇女的自然生育率; ((2)在自然生育率不变时,提高婴儿的存活)在自然生育率不变时,提高婴儿的存活率;率;l二、教育和公众传媒的影响二、教育和公众传媒的影响 受教育的父母,会减少对小孩的需求受教育的父母,会减少对小孩的需求53 l三、城市化的影响三、城市化的影响 人口从农村到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口从农村到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中的人们对小孩的需求减趋势,城市中的人们对小孩的需求减少有以下原因:少有以下原因: ((1)人们较多偏好商品,)人们较多偏好商品, ((2)市场的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市场的商品价格相对便宜, ((3)城市化使节育成本下降城市化使节育成本下降54 l四、新商品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四、新商品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 新产品的出现,可以改变青年夫妇的消新产品的出现,可以改变青年夫妇的消费嗜好,从而减少对孩子的需求费嗜好,从而减少对孩子的需求l五、家庭计划政策的影响五、家庭计划政策的影响 可以减少对孩子的需求可以减少对孩子的需求55 生育率革命及其原因生育率革命及其原因l生育率革命是指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现代生育率革命是指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出现的化出现的生育率从高到底的转变生育率从高到底的转变。

      与此同与此同时,人类的再生产行为也在从一种自然生时,人类的再生产行为也在从一种自然生育体系向着由一对夫妇实施家庭规模的审育体系向着由一对夫妇实施家庭规模的审慎控制体系转变慎控制体系转变l生育率革命的第二个特征是生育调节模型生育率革命的第二个特征是生育调节模型的变化,即从由生物学的调节生育机制向的变化,即从由生物学的调节生育机制向着由各个家庭有意识地限制家庭规模的调着由各个家庭有意识地限制家庭规模的调节生育机制的转变节生育机制的转变56 作业作业1、请简介莱本斯坦的生育率理论内容请简介莱本斯坦的生育率理论内容2、请简介贝克尔的生育率理论请简介贝克尔的生育率理论3、请简介伊斯特林的生育率理论请简介伊斯特林的生育率理论4、你认为应该如何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你认为应该如何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生育率的差异?国家生育率的差异?57 家庭类型家庭类型l1、、单身家庭单身家庭–由一个单身男人或一个单身女人构成的家庭自由一个单身男人或一个单身女人构成的家庭自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单身家庭越来越多近几年,德国有统计发现,柏林、汉堡、慕尼社会的单身家庭越来越多近几年,德国有统计发现,柏林、汉堡、慕尼黑如今的单身家庭占黑如今的单身家庭占60%,%,35岁以上不结婚的大龄女青年很多。

      而中国的岁以上不结婚的大龄女青年很多而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随着城市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单身家庭越来越多,情况也是如此,随着城市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单身家庭越来越多,比如现今城市大龄青年中存在的比如现今城市大龄青年中存在的“甲女丁男现象甲女丁男现象”l2、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包括完全核心家庭和不完全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由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包括完全核心家庭和不完全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由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完全核心家庭;只有男性家长或者只有女性家长为和女组成的家庭,称为完全核心家庭;只有男性家长或者只有女性家长为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为单亲家庭据统计,英国单亲家庭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为单亲家庭据统计,英国单亲家庭1988年比年比1971年年增加增加8倍,占全国家庭总数的倍,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16,而到,而到1993年则占年则占27%,,1995年占年占30%;英国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子女美国每五个孩子就有;英国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子女美国每五个孩子就有两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子女两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子女l3、联合家庭联合家庭–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夫妇组成的家庭。

      这类家庭的人数较多,家庭规模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夫妇组成的家庭这类家庭的人数较多,家庭规模较大,往往是三代、四代人在一起居住和生活较大,往往是三代、四代人在一起居住和生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