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doc
20页上海民语言应用能力调———————————————————————————————— 作者:———————————————————————————————— 日期: 2 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为了客观、准确地了解上海市民的语言应用能力,2013年上海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13岁及以上市民中开展了一次调查,共获取成功样本1008份本次调查采用了五分评价法,其中5分为很好、4分为较好、3分为一般、2分为较差、1分为差,且对各项语言能力评分仅针对所有表示“会/会一些”该种语言的市民市民语言能力的区分标准:“听”指能听懂广播、谈话;“说”指能进行人际交流;“读”指能阅读书报;“写”指能进行基本文体写作调查主要结果如下:一、97%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普通话1.97%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普通话调查显示,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分年龄看,13-4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的比例为100%,41-60岁为96.9%,61-70岁为95.5%,71岁及以上为89.4%。
2.绝大多数市民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在3分及以上以普通话“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94.5%,“说”为91.1%,“读”为90.3%,“写”为88.6%3.各年龄段“说”的差距大,“写”的差距小分年龄看,市民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总体上呈现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其中,各年龄段“说”的能力差距最大,13-20岁市民平均为4.3分,比71岁及以上市民高1.1分;“写”的能力差距最小,13-20岁市民平均为4.1分,比71岁及以上市民高0.7分另外两项能力的同比差距,“听”为相差0.8分,“读”为相差0.9分(见表1)表1 分年龄上海市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年龄段听说读写13-20岁4.54.34.44.121-30岁4.44.24.34.131-40岁4.34.14.24.041-50岁4.33.93.93.751-60岁4.23.63.73.561-70岁4.03.63.63.571岁及以上3.73.23.53.44.学历越高普通话能力越强分学历看,市民普通话四项能力总体上呈现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其中,“硕士及以上”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高,为4.6分-4.8分之间;“小学及以下”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低,为2.8分-3.5分之间。
初高中”和“大专和本科”的四项能力在3.5分-4.5分之间(见表2)表2 分学历阶段上海市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学历阶段听说读写小学及以下3.53.13.12.8初高中4.03.63.73.5大专和本科4.54.34.34.2硕士及以上4.84.64.74.75.沪生市民普通话能力总体上与非沪生市民无大差异上海出生的市民普通话“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平均分依次为4.2分、3.8分、3.9分和3.7分,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的四项能力相比,“听读”的平均分相同,“说写”均低0.1分,总体上无大差异二、81.4%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上海话1.81.4%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上海话调查显示,81.4%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的比例为78.8%,21-40岁为68.6%,41-60岁为86.2%,61-70岁为93%,71岁及以上为89.4%2.不足八成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在3分及以上以上海话的“听说”两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79.3%,“说”为74.4%3.各年龄段“说”的差距大,“听”的差距小分年龄看,市民上海话“听说”两项能力总体上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倒U型分布,即青少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能力相对较差,中青年群体的能力相对较好,并且“说”的差距大,各年龄组之间同比差距为1.2分;“听”的差距小,各年龄组之间同比差距为0.6分(见表3)。
表3 分年龄段上海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年龄段听说13-20岁3.83.021-30岁4.23.831-40岁4.13.741-50岁4.34.051-60岁4.34.161-70岁4.44.271岁以上4.13.84.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上海话能力最低分学历看,市民上海话“听说”两项能力呈现随着学历升高而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大专和本科”市民两项能力平均分最高,分别为“听”4.4分,“说”4.1分;“小学及以下”市民平均分最低,分别为“听”3.8分,“说”3.6分(见表4)表4 分学历阶段上海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学历阶段听说小学及以下3.83.6初高中4.23.9大专和本科4.44.1硕士及以上4.33.65.沪生低龄市民上海话水平堪忧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出生的市民中,13-20岁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均为各年龄段最低其中,“听”的能力平均分为3.9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0.4分;“说”的能力平均分为3.1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1分(见表5)表5 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上海话听说13-20岁3.93.121-30岁4.44.231-40岁4.34.141-50岁4.44.251-60岁4.44.261-70岁4.44.271岁以上4.24.0平均分4.34.1三、47.5%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英语1.47.5%的市民表示会或会一些英语调查显示,47.5%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英语。
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英语的比例为92.3%,21-40岁为75.7%,41-60岁为33.9%,61-70岁为21%,71岁及以上为19.5%2.约三成市民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3分及以上以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看,认为自己能力在3分及以上的市民比例,“听”为30.4%,“说”为28.4%,“读”为31.1%,“写”为28.7%,均在3成左右3.各年龄段“读”的差距大,“写”的差距小分年龄看,市民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总体上呈现出青年群体高于中老年群体的分布特征,并且“读”的能力差距相对较大,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为1.7分;“听”的能力差距相对较小,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为1.3分;“说”和“写”的能力各年龄组间同比差距均为1.5分(见表6)表6 分年龄段上海市民英语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年龄段听说读写13-20岁3.23.13.33.221-30岁3.33.33.53.331-40岁2.82.62.92.641-50岁2.72.52.82.451-60岁2.01.81.81.861-70岁2.12.12.22.271岁及以上2.42.32.52.24.学历越高英语能力越强分学历看,市民英语四项能力呈现随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的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高,分别为“听”3.6分、“说”3.4分、“读”3.9分、“写”3.5分;“小学及以下”学历市民的四项能力平均分均为最低,与“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相比,“听说读写”依次分别相差1.8分、1.6分、2.1分和1.5分(见表7)表7 分学历程度上海市民英语应用能力评分 单位:分 学历阶段听说读写小学及以下1.81.81.82.0初高中2.32.22.22.2大专和本科3.02.83.12.9硕士及以上3.63.43.93.55.沪生市民与非沪生市民英语能力差别不大上海出生的市民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平均分依次分别为2.8分、2.7分、2.9分、2.7分,与非上海出生的市民四项能力平均分2.8分、2.7分、3.0分、2.8分相比,差别不大四、29.7%的市民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1.29.7%的市民会或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根据语言学分类,汉语方言可以分为7大种类,本次调查遵循此分类如果市民表示会多种同类汉语方言,则视为会一种该类方言计入,同类少数民族语言也视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计入调查显示,除了上海话以外,2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其中,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的占29.5%,表示“会/会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占0.4%2.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会者最多在汉语方言方面,分方言种类看,上海市民中表示会或会一些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15%和14.4%从综合应用能力评分看,市民的该两种方言平均分分别为3.7分和3.6分会客家方言的市民比例最小,仅为0.5%,综合应用能力评分为2.8分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市民比例相对最高,为0.2%;藏语次之,为0.1%;另有个别市民表示会满语(见图1)图1 市民表示会其他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3.中青年及老年市民中会者居多分年龄看,21-30岁市民中会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3.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其次为71岁及以上老年市民,比例为35.4%;31-40岁市民比例也相对较高,为35.3%13-20岁市民会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低,为19.2%(见表8)4.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中会者居多分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市民会其他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2%;其次是大专和本科学历市民的比例,为31.5%。
而初高中学历市民的比例最低,为27.1%(见表8)表8 分年龄、分学历市民会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比例 单位:%年龄人数比例学历人数比例13-20岁19.2小学及以下28.721-30岁43.5初高中27.131-40岁35.3大专和本科31.541-50岁19.7硕士及以上47.251-60岁20.461-70岁2571岁及以上35.45.0.2%的汉族市民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汉族市民中,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占0.2%其中,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占0.1%,表示会藏语的占0.1%(如果推断市民总体,应考虑抽样误差)6.30.8%的少数民族表示会汉族方言46.2%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占所有会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市民的2%其中,30.8%的少数民族表示会汉族方言,15.4%的少数民族市民表示会少数民族语言,7.7%的少数民族市民会本民族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