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尼迪航天中心.doc
10页肯尼迪肯尼迪 航天中心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缩写为 KSC,又译甘乃迪太空中心)是美国最大的航天器发射场,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地区,位于杰克逊维尔和迈阿密之间,整个场地长 55 千米,宽 10 千米,面积 567 平方公里,中心坐标为西经 80°42′,北纬 28°30′卡纳维拉尔角一带偏僻,人烟稀少,便于保安,自然条件好。平均气温为 22.5℃,8 月份最热,全年大部分月份湿度大,平均降雨量为 1041.4 毫米。该角最高海拔高度为 3.048 米。成立于 1962 年 7 月,其名称是为了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约 1. 7 万人在那里工作在佛罗里达州卡角建立发射场的建议于 1947 年 6 月提出。1950 年 7 月,首次发射了一枚 A-4/WAC 下士火箭。此后,又进行过多次运载火箭的发射工作,包括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宇宙神-阿金纳火箭、侦察兵火箭、土星 5 火箭、土星 1B 火箭等。从卡角进行的航天器发射任务,包括了美国所有向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从这里还发射过阿波罗飞船、天空实验室、不载人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科学、气象、通信卫星等。因此,卡角是美国航宇局的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进行飞行前试验、测试、总装和实施发射的重要基地。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佛罗里达州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点。
场地上有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和参观者中心,同时由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大部分地区不开放,它也是一个美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除支持设施和管理总部外在工业区内还有国际空间站的太空站制造设备主要用于发射小轨道倾角的航天器向东和东南方向发射,可把航天器送入轨道倾角为 28°30′~52°24′的轨道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 14 个发射区,其中多数区已停止使用或拆除,仍在使用的是 1966年建成的 39 号发射场及其工业区,它是为实施“阿波罗”工程计划而建造的,经改建后用于航天飞机的发射和试验主要设施有飞行器装配大楼(称为航天飞机装配检验站)、发射控制中心、39A 和 39B发射区、活动发射台和运输车、固定式勤务塔和航天飞机服务塔、防爆的自燃推进剂贮存库和加注设施、监测设施、轨道器着陆设施(跑道长 4800 米,宽 91 米)、轨道器处理设施、固体火箭助推器处理设施工业区有各种地面试验设施、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航天员训练设施、水运码头和各种辅助设施,以及行政管理中心和生活区在执行发射任务时,还可得到空军东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的卡纳维拉尔角地区和沿航线大西洋岛屿上的跟踪测量站的勤务支援,可利用设置在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 30 多个测控站和通信网。
航天器发射时还使用装有专门设备的测量船、打捞回收船和飞机飞行器装配大楼建于 1963 年—1965 年,但直到 1968 后 10 月,首次载有 3 名宇航员的“阿波罗号”载人飞行才得以实现1969 年 7 月,“阿波罗 2 号”航天器首次把人送上月球最后一次”阿波罗号”飞行是在 1972 年飞行器装配大楼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楼现在保持这个记录的是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里特市的波音公司飞机装配总厂经多年扩建,飞行器装配大楼如今已比初建时扩容了两倍 近期的扩建是为新 777 客机有生产做准备目前大楼占地 415 万平方米肯尼迪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历史历史1949 年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在卡纳维尔角设立了实验导弹的联合长距离试验场这个地方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因为导弹可以飞向大西洋,而且它比美国其它任何地方离赤道都要近,在赤道附近火箭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加速度美国的第一次亚轨道火箭飞行是在卡纳维尔角获得成功的1951 年美国空军在巴那那河海军空军基地(Banana River Naval Air Station)附近建立了空军导弹测试中心1957 年 12 月 6 日,苏联的卫星 1 号发射成功后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海军的前卫一号发射成功。
1958 年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卡纳维尔角被改造为一个重要发射场红石火箭、木星中程导弹、木星-C 探空火箭、潘星导弹、北极星导弹、雷神火箭、大力神火箭、泰坦火箭和民兵导弹都是在这里成功试验的雷神后来成为今天主要使用的三角翼火箭的基础,三角翼火箭是 1962 年 7 月 1 日运载 Telstar 卫星时首次启用的登月计划被宣布后卡纳维尔角的操作范围增大扩展到了邻近的梅里特岛上1962 年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买地,通过购买它获得了 340 平方公里,又通过与佛罗里达州的谈判获得了 226 平方公里1962 年 7 月这里被命名为发射操作中心1963 年 11 月为纪念刚刚被刺杀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它被改名为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环绕的卡纳维尔角也被改名为肯尼迪角,但当地人对这个新名字不满,因此 1973 年它又被改回去了登月计划共分三个阶段: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水星计划的目标是将人送上地球轨道后再将他们接回来这个计划于 1957 年 10 月开始,使用的是大力神火箭,运载的是水星负荷一开始的试验使用的是红石火箭,它们将宇航员送到亚轨道飞行,其中包括 1961 年 5 月 5 日艾伦·谢泼德和 7 月 21 日维吉尔·格里森的 15 分钟的的飞行。
第一位被大力神运载的宇航员是约翰·格伦,他的飞行是在 1962 年 2 月 20 日进行的通过水星计划的经验美国设置了装载两人的双子座运载舱,发射火箭是泰坦二号火箭第一次双子座发射是在1965 年 3 月 23 日,宇航员是约翰·杨和弗吉尔·格里森双子座四号是第一次宇航员登出飞行器的试验,宇航员是爱德华·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共起飞过 12 次双子座飞船阿波罗计划使用的是三级的土星 5 号火箭(高 111 米,直径为 10 米),制造厂是波音(第一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引擎和第二级)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第三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还制造了指挥和服务舱,登月舱是由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制造的IBM、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仪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发射中心,39 号发射中心共耗费了 8 亿美元它包括一个能够同时组装 4 个土星 5 号火箭的组装建筑物,一个能够运输 5440 吨的运输设施,一个 136 米高的服务结构和一个控制中心整个建设于 1962 年 11 月开始,发射场于 1965 年 10 月完工,组装建筑物于 1965 年 6 月完工,基础建设与 1966 年底完成从 1967 年到 1973年从 39 号发射中心共发射了 13 颗土星 5 号火箭。
39 号发射中心启用以前在 34 号发射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土星 1 号和土星 1B 的试验1967 年 1 月 27 日发生的阿波罗-土星 204 号(阿波罗 1 号)的大火造成三名宇航员丧身就是在 34 号发射中心发生的土星 5 号的试验飞行(阿波罗 4 号)是在 1967 年 10 月 30 日进行的,第一次载人飞行(阿波罗 7 号)是 1968 年 10 月 11 日进行的1968 年 12 月 24 日和 25 日阿波罗 8 号绕月球环绕了 10 圈阿波罗 9 号和阿波罗 10 号测试登月舱阿波罗 11 号于 1969 年 7月 16 日起飞,7 月 20 日在登月此后所有的阿波罗飞船都是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一直到 1972 年 12 月的阿波罗 17 号空军决定对能够提升重负载的泰坦火箭进一步改进,为此他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以南建立了卡纳维尔角空军 40 号发射中心和卡纳维尔角空军 41 号发射中心来发射空军的泰坦3 号和泰坦 4 号火箭泰坦 3 号的负载与土星 1B 的差不多,但要便宜得多这两个发射中心被用来发射间谍、通讯、气象卫星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星探测器本来空军还打算进行自己的载人飞行,但这些计划后来被取消了。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阿波罗计划的同时继续研究非载人火箭1966 年 5 月 30 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 36 号发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马火箭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此后从这里还发射了另外 5 颗月球探测器从 1974 年到 1977 年大力神-半人马火箭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局重负载火箭,用它从借给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41 号发射中心发射了海盗计划和旅行者计划的探测器后来从这里还发射了美国最强大的不载人火箭,土星 4号1973 年土星 5 号火箭也是将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为了适应土星 1B 的发射,39B 号发射场被稍微改变1973 年从这里发射了三次载人赴太空实验室的飞行1975 年从这里发射了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场和降落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 1981 年 4月 12 日首次发射的1986 年 1 月 28 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爆炸被毁后到1988 年 9 月 29 日航天飞机的发射一度中断2004 年 9 月,肯尼迪航天中心部分结构被弗朗西斯飓风摧毁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南边和东边有一千多块 1.2x3 米大的瓦片被揭落,使得整个建筑物 3700 平方米被暴露在外面。
航天飞机防热瓦的生产工厂也遭破坏,部分屋顶被揭开,内部受到严重水害发射场:1-39B 发射阵地;2-39A 发射阵地;3-41 号发射阵地; 4-40 号发射阵地;5-37A 和 37B 发射阵地,已拆除; 6-34 号发射阵地,已拆除;7-20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 8-19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9-16 号发射阵地; 10-15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11-14 号发射阵地,已拆除; 12-13 号发射阵地;13-12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 14-11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15-36 号发射阵地; 16-31、32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17-18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 18-17 号发射阵地;19-空军航天博物馆; 20-30 号发射阵地,已撤消;21-25 号发射阵地; 22-29 号发射阵地;23-火箭组装区;24-天线阵区; 25-推进剂贮存区;26-指挥控制大楼;27-旋转试验设施 28-液体燃料库;29-控制中心;30-推进剂检验区; 31-固体推进剂库;32-发动机库;33-旋转试验设施; 34-固体发动机组装大楼肯尼迪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组成组成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四个部分组成,工业区、39 号发射中心和它的两个发射场 LC-39A 和LC-39B、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和参观者中心。
39 号发射中心号发射中心39 号发射中心一开始是为阿波罗计划建立的其东部是工场和控制中心其北边是维护降落的航天飞机的宇宙飞船处理厂中心的大建筑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其中有组装四种不同火箭(包括土星 5 号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和固态火箭推进器的装置组装建筑物的南边是低的工场建筑这里有组装航天飞机火箭的设施整个组装建筑物高 160 米,面积为218x158 米建筑物内的 1 号和 3 号组装台位于建筑物的东边,2 号和 4 号位于西边由于实际上进行的发射次数比计划的要少,2 号组装台只被使用过一次,而 4 号组装台从未被使用过今天建筑物西部的一边被用作仓库建筑物的大门有 139 米高,由七个门板组成,每个门板可以单个地向上提起1976 年庆祝美国建国 200 周年时建筑物的南墙被画上了一面 64x33.5 米大的美国国旗旗上的每个条与一辆公共汽车一样宽由于建筑物内没有空调装置,过去外面阴雨时建筑物内的顶部会形成雨云,后来建筑物内加入了抽干器后这个问题才被解决从组装建筑物有两条通向发射场 A(在南边)和发射场B(在北边)的 6 千米长的路这两条路是给运输组装好的火箭或航天飞机的爬行者运输车用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两辆爬行者运输车,每辆重 2721 吨,载物面积为 40x35 米它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可转向的车它们的速度为 1.6 千米/小时,因此从组装建筑物到发射场它们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