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诗词鉴赏人教版.doc
20页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1人教版清代古诗词鉴赏高鼎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个人作品: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③散学:放学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⑤东风:春风鉴赏 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2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袁枚个人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个人作品:所见牧童骑黄牛, 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3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注释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④欲:想要⑤捕:捉⑥鸣:叫⑦立:站立创作背景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
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鉴赏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 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4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个人作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创作背景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改词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鉴赏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 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6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纳兰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
更”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王国维曾评:“容若词自然真切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怕语文,找心田花开 官网:www.xintian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