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肢的作业治疗.ppt
59页截肢的作业治疗 Amputation,李福胜 主讲,第一节 概 述,,一、定义:,是将没有生命、丧失功能或因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截除的手术 分类: 截骨:将肢体截除 关节离断:从关节分离,二、截肢的原因:,1、四肢的恶性肿瘤(肉瘤为主) 2、外伤及后遗症: 1)复杂骨折功能预后不良 2)血管损伤造成肢体坏死 3)烧伤、冻伤功能预后不良 3、末梢循环障碍(动脉硬化症、脉管炎、糖尿病等) 4、炎症性疾病(气性坏疽、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等) 5、先天性畸形 6、神经性疾病(脊髓损伤、脊椎裂等),三、常见类型:,上肢截肢: 肩胛胸廓截 肩关节离断 上臂截肢 肘关节离断 前臂截肢 腕关节离断 腕掌关节离断 掌骨截肢 指骨截肢,下肢截肢的分类:,1.髋关节离断 2.大腿截肢 3.膝关节离断 4.小腿截肢 5.足离断,四、假肢装配对截肢的要求:,1、残肢应有适当的长度,以保证有足够的杠杆力; 2、残存关节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理功能,无挛缩畸形; 3、残端应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没有压痛、骨刺或神经瘤; 4、残肢要有良好的皮肤条件,瘢痕粘连少、程度轻,无窦道溃疡。
五、截肢后康复的工作方式和程序,(一)工作方式: 康复治疗小组 (二)工作程序:,截肢前 心理治 疗、假 肢咨询,,截 肢 手 术,,术后残 肢评估、 残肢护 理、训练,,假 肢 处 方,,残肢并发症处 理、临时假肢 使用训练、功 能训练,,临时假 肢功能 训练后 出评,,装配 正式 假肢,,假肢 试配 检查 动态 对线,,假肢装配 后穿戴训 练、功能 训练、职 能训练,,终期 适配 检查 功能 评估,第二节 功能障碍的特点,,一、截肢平面愈高,致残率愈高; 二、截肢平面愈高,使用假肢的难度愈大; 三、截肢后功能障碍较恒定: 1、大腿截肢 2、小腿截肢 3、部分足截肢,第三节 截肢后的评价,,一、一般状况的评价:,性别、 年龄、 既往史、 合并症、 截肢部位、 职业及工作环境、 住址及居住环境、 生活方式、 兴趣、 习惯等二、全身状态的评定:,目的:在于判断患者承受装配假肢后的 康复功能训练和利用假肢活动的 能力 1、截肢的原因; 2、截肢后时间的长短; 3、是否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心脑血管 疾病, 糖尿病等); 4、其他肢体有无残损或功能障碍。
三、残肢的评定:,1、残肢畸形: 2、皮肤情况: 3、残肢长度: 4、残肢形状: 5、关节活动度: 6、肌力: 7、残端疼痛: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四、临时假肢的评定:,1、接受腔适合程度的评定 2、悬吊能力的评定 3、对线的评定 4、穿戴临时假肢后残肢情况的评定五、永久性假肢的评定:,1、接受腔合适程度的评定 2、对线的评定 3、悬吊带与操纵索系统的评定六、非理想残肢的评定:,非理想残肢是不能安装假肢或穿戴 假肢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的残肢1、不良残肢:,1)短残肢; 2)圆锥形残肢; 3)残肢软组织过度且松弛; 4)残端骨突出2、残肢合并症:,1)残端骨刺; 2)较大面积的皮肤斑痕或在主要部位的皮斑痕 3)皮肤溃疡、窦道、过敏反应; 4)有慢性骨髓炎; 5)神经瘤; 6)残肢合并骨折畸形愈合; 7)残肢合并关节损伤或骨关节病; 8)残肢畸形; 9)残肢痛; 10)患肢及患肢痛七、假肢安装后的效果评定:,I —— 完全康复:仅略有不适感,能完全自理生活,恢复原工作,照常参加社会活动 II—— 部分康复:仍有轻微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但不能恢复原工作,需改换工种 III —— 完全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但不能参加正常工作。
IV —— 部分自理:生活仅能部分自理,相当部分需依赖他人 V —— 仅外观、美容改善,功能无好转八、假肢代偿功能评定标准:,(一)假肢代偿功能评定(操纵标准): 1、双臂截肢者应能按表所列时间完成规定动作 2、操纵假肢时姿态自然 3、操纵假手时能将手张开,且能在有效范围内随意控制假手的张开距离 4、在连续完成一整套操纵假肢的动作中,不应出现相互干扰现象二)上肢假肢使用训练评定:,1、双手活动(一侧截肢)双侧截肢,健手一侧可用功能较好的一侧假肢代替 2、在拿起使用和放下物件时动作要自然 3、在使用物件的过程中,不得出现物件松脱或其他不安全的现象三)下肢假肢的功能评定:,1、每日穿戴假肢 2、步行距离 3、步行速度 4、上下台阶 5、是否用辅助具 6、骑自行车能力 7、适应不同路面的能力 8、步态 9、体位转换第四节 作业治疗,,治疗内容:,1、心理和社会康复 2、安装假肢前后的功能训练 3、居家和社区环境的适应性改造 4、截肢者再就业前的评定和训练一、假肢装配前训练:,(一)心理调整: 无论是手术前、手术后,还是康复过程中, 都要多给予鼓励,使其充满信心使患者充 分利用假肢二)、保持断端良好形态:,弹力绷带包扎: 改善远端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使松弛的肌肉收缩,让患者习惯于残端持续的被包扎感觉,为装配假肢准备良好的残端。
绷带:宽10cm、长2~4.5cm 每4小时重缠一次,(三)维持关节活动范围训练:,1、肩胛胸廓关节活动度训练: 训练方法: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截肢侧肩胛骨下角,另一手固定上臂残端,让患者主动完成肩胛骨的向上移动(耸肩)、向外移动(外展)、向下移动(下降)、向脊柱方向移动(内收) 注意:患者躯干要保持稳定,防止出现代偿运动,动作范围要充分2、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坐位,双侧上肢外展、上举,尽 量靠近头部,然后返回原位,再从前方上举, 上臂触头部,返回原位置后,双侧完成后伸 动作四)增强肌力训练:,1、上臂截肢的肌力训练: 2、前臂截肢的肌力训练:,(五)利手交换训练:,鼓励患者在假肢配戴前应用健手进 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果被截的是利手,应 进行利手交换训练六)知识教育:,对患者进行有关截肢和假手方面的知 识宣讲,协助患者根据个人目的和要求选 择装饰手或是功能手七)促进残端成熟:,鼓励患者在残端愈合期间多用残端活 动,当创口愈合后对残端实施手法按摩, 促进循环,防止斑痕组织粘连,减少残端 过敏和浮肿,克服畏惧残端接触的心理八)预防继发异常:,防止和矫正由于截肢后重心变化造成 的脊柱侧弯等姿势异常。
二、装配假肢后的训练:,,(一)肩关节离断假肢穿脱训练,用健手将假肢接受腔放到残端,利用墙 壁或桌子将其固定,健手绕到背后抓住胸廓 固定带,拉到胸前加以固定,再将健手向背 后插入肩固定带,完成假肢的穿戴动作与 以上动作相反,可完成脱拆假肢的动作二)、前臂假肢穿脱训练:,将前臂假肢置于桌上,固定带下垂于桌 边患肢的残端插入接受腔,将患肢上举, 固定带在身后下垂健侧上肢后伸,插入 固定带环内,完成假肢的穿戴 脱假肢时,用假手将健侧肩部的固定带 脱下,将假肢平放在桌上三)上臂假肢的基本操作技术:,1、锁定技术: 肘关节90度屈曲时肘关节控制锁打开;前 臂不动,肩部前突,断端向后用力时肘关节 控制锁关闭2、勾状手开合技术:,在肘关节锁住状态下,肩胛骨前屈, 勾状手打开;肩胛骨后伸,勾状手关闭3、勾状手定位技术:,1)手移动到最方便抓持的位置; 2)判断钩状手的固定片和移动片; 3)使固定片靠近物品, 活动片与固定片平行四)假手持物练习:,1、大物品(方木块)开始练习,逐渐过度到小物品(跳棋、象棋等)练习 2、动作熟练后,加大动作难度,如采用柔软物品、一次性纸杯等 3、最后练习握持表面光滑、形状复杂的物品,如玻璃杯、钢笔、皮夹、等。
五)、穿戴假肢的注意事项:,1、保持适当的体重; 2、防止残肢肌肉萎缩; 3、防止残肢肿胀及脂肪沉积; 4、保持残肢皮肤和假肢接受腔的清洁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1、起居(移动):,1)障碍表现: 下肢截肢后坐起移动困难 2)解决方法: 床上移动(翻身、坐起) 轮椅 转移,2、进食:,1)障碍表现: 上肢截肢后不能握匙、端碗 2)解决方法:,3、排泄:,1)障碍表现: 双上肢截肢或下肢截肢后移动困难 2)解决方法:,4、整容:,1)障碍表现: 上肢截肢后拿毛巾、牙刷、梳子困难 2)解决方法:,5、入浴:,1)障碍表现: 上肢截肢后不能拿毛巾搓后背 2)解决方法:,6、更衣:,1)障碍表现: 上肢截肢后不能完成穿衣服动作 2)解决方法:,7、交流:,1)障碍表现: 上肢截肢后不能握笔、拿 2)解决方法:,8、家务:,1)障碍表现: 上肢截肢后不能洗衣服、做饭、拖地 2)解决方法:,9、健康管理:,1)障碍表现: 截肢后可能出现情绪异常 2)解决方法:,10、外出,1)障碍表现: 下肢截肢后不能上下台阶、上下公共汽车 2)解决方法:,第五节 常见上肢假肢,,假肢:,是用于截肢者为弥补其肢体缺损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它可以代偿丧失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部分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上肢假肢的目的:,为了在上肢截肢后,用类似于上肢外观的假体,改善外观形象,并利用残存功能或借助外力,代替手部功能 构成部件:残肢接受腔、假手、仿生的人工关节、悬吊装置、控制装置和连接部件下肢假肢使用目的:,为了保持双下肢等长,支持体重和行走 构成部件:残肢接受腔、仿生假脚与人工关节、连接部件、下肢假肢的对线装置、悬吊装置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