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光枝无籽刺梨栽培技术规程贵州标准2020版.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沧海****3
  • 文档编号:136679709
  • 上传时间:2020-06-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9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DB52/T 1499—2020 1 光枝无籽刺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枝无籽刺梨的栽培环境、扦插育苗、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造林技术、幼林抚育 管理、成林抚育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光枝无籽刺梨产区食用果实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枝无籽刺梨 Rosa sterilis var.leioclada 别名安顺金刺梨属蔷薇科一新变种,多年生落叶攀援性灌木 3.2 幼林 young forest 建园1 年~2 年、生长稳定的光枝无籽刺梨林 3.3 成林 mature forest 建园3年后进入产期的光枝无籽刺梨林 4 光枝无籽刺梨主要特性 见附录 A DB52/T 1499—2020 2 5 栽培环境 5.1 适宜区 北纬25~27,适宜海拔600 m~1500 m。

      5.2 气候 年平均气温15 ℃~21 ℃;≥10 ℃的有效积温4000 ℃~5500 ℃年均降雨量1000 mm以上 5.3 土壤 黄壤、水稻土、石灰土均适宜,pH值5~7.5,土层厚≥40 cm 5.4 环境质量 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 6 扦插育苗 6.1 圃地选择 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沃且无病虫 害的地块 6.2 整地作床 6.2.1 整地 深翻25 cm以上,耙细、整平,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山地应沿等高线带状整地 6.2.2 施基肥 施腐熟基肥(堆肥、厩肥)2000 kg/667 m 2~2500 kg/667 m2或施复合肥(总含量20%~30%) 100 kg/667 m 2~150 kg/667 m2,结合整地、作床时均匀施入土 6.2.3 作床 床宽1.0 m~1.2 m、床高20 cm~25 cm、步道宽50 cm~60 cm 6.2.4 土壤消毒 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浇透土壤,用薄膜覆盖3 d~4 d,揭膜7 d后可用 6.3 插条采集 6月下旬~7月,从采穗圃或良种母树上选择花后生长的直径≥0.3 cm且无病虫害的嫩枝,10月~ 11 月上旬采集直径≥0.5 cm以上且无病虫害的1年~2年生枝条,保湿带回。

      DB52/T 1499—2020 3 6.4 插条处理 插条直径≥0.3 cm、插条直径≥0.5 cm以上,插穗长度6 cm~8 cm,保留2个~3个芽,枝条顶端带 两片叶上端剪平,下端剪成斜面,插条切口平滑,无劈裂、机械损伤,注意保湿用1 mg/L多菌灵溶 液消毒10 min~30 min,再用30 mg/LGGR生根粉浸蘸处理15 min~20 min 6.5 扦插方法 时间 6 月~7 月、10 月~11 月上旬月随采随插,按株距 8 cm~10 cm,行距 10 cm~12 cm,在整 好的苗床面上垂直打孔,插穗插入孔中,扦插深度为穗条长度的 1/2,插后压实,浇透水 6.6 插后管理 6.6.1 遮荫 插后用竹条和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每10 d喷1次50%多菌灵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 湿度保持在80%, 用透光度30%的遮阳网覆盖在小拱棚上遮荫 6.6.2 追肥 插后20 d开始每隔10 d用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1次,50 d后每隔20 d~25 d用0.5%~1%的 尿素水溶液喷施1次,直到苗木出圃 6.6.3 除草 人工适时松土、除草。

      7 苗木出圃 7.1 苗木调查 调查方法按GB 6001 标准执行 7.2 苗木分级 苗木分级见表1 表1 光枝无籽刺梨苗木分级 Ⅰ级苗 Ⅱ级苗 综合指标 苗木类型 苗龄 地径 (cm) 侧根数量 苗高 地径(cm) 侧根数量苗高 扦插苗 1~0 ≥0.45 ≥6 ≥45≥0.3~<0.454~5 ≥35~<45 无检疫对象, 苗木新 鲜,色泽正常,充分 木质化,无机械损 伤,主、侧枝健壮 7.3 截干 在起苗前10 d~15 d截干,保留主干高30 cm~35 cm DB52/T 1499—2020 4 7.4 起苗 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应避免损伤若土壤过于干旱,提前1 d~2 d对圃地进行浇水 7.5 苗木标签 应按照LY/T 2290的规定执行 7.6 苗木档案建立 应按照GB 6001的规定执行 8 造林技术 8.1 造林地选择 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选坡面向阳、背风的耕地、坡地、石旮旯地均适宜 8.2 林地清理 全面清理,砍除林地上的杂草,集中处理 8.3 栽植密度 坡地3 m4 m、耕地4 m4 m、石旮旯地见缝插针。

      8.4 整地 定植前20 d~30d 按株行距挖定植穴,规格50 cm40 cm40 cm,每穴用6 kg~8 kg腐熟的有机 肥,再回填20 cm表土 8.5 栽植时间 11 月下旬~4 月上旬 8.6 定植 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先填表土,轻轻向上提苗,扶正压实,后 填心土,踏实,浇足定根水 9 抚育管理 9.1 幼龄抚育管理 9.1.1 中耕除草 一年三次,4 月~5 月、7月~8月、10 月底~12 月底各一次 9.1.2 施肥 结合中耕除草施腐熟有机肥,在树冠滴水线处环状挖深15 cm~25 cm、宽10 cm~20 cm的扩穴沟, 每株施4 kg~6 kg后覆土 DB52/T 1499—2020 5 9.1.3 水分管理 干旱时浇水,雨季时排水 9.1.4 整型 栽植一年后进行定干,在主干20 cm处四个方向共保留3个~5个主枝,剪除过密枝、纤细枝、病虫 枝等第二年5月~6月将基部抽生的超过树冠的强梢及时短剪,促发夏梢落叶后将衰弱枝回缩修剪到 健壮枝处 9.2 成林抚育管理 9.2.1 中耕除草 成林后每年4月~5月、11月~12月各中耕除草1次,中耕深度10 cm~15 cm。

      9.2.2 施肥 成林后每年4月~5 月、11月~12月结合中耕除草施腐熟有机肥,在树冠滴水线处环状挖20 cm~ 30 cm深、10 cm~20 cm宽的扩穴沟,每株施8 kg~10 kg后覆土 9.2.3 水分管理 干旱时浇水,雨季排水 9.2.4 修剪 在果实采收后,剪除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和纤弱枝等在6月初,疏除过密枝,剪除内膛荫蔽枝, 对超过树冠的徒长梢从其着生处剪除 10 病虫害防治 见附录B DB52/T 1499—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光籽无籽刺梨主要特性 表A.1 光籽无籽刺梨主要特性 名称 形态特性 生物学特性 适宜种植区域 光枝 无籽刺梨 属蔷薇科一新变种,多年生落 叶攀援性灌木,树高4 m~6 m 左右,冠幅2 m~3 m左右,树 冠极开张,枝粗长,徒长性的 结果母枝长2 m左右,小枝和 叶柄浅绿色,光滑无毛;小叶 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2~ 6(15)朵组成伞房花序,花瓣 浅粉白色;果实卵球形,密被 刺果面皮刺基本脱落,成熟果 暗橙黄色,果肉橙黄色 单株产20 kg~25 kg,果实卵球形,密被刺 果面皮刺基本脱落,成熟果暗橙黄色,果肉 橙黄色,清脆爽口,酸甜适中,单果平均重 5.2 g左右,最大果重10.1 g,果肉厚,果 肉含维生素维C含高达1030 mg/100 g、总酸 18.85 g/kg,还原糖为8.65 g/kg,SOD含量 为12510.72 U/g,β—胡萝卜155 ug/100g。

      纤维多, 肉质肥厚、 味酸甜适中, 品质上等 贵州境内海拔在 600 m~1500 m均可种植, 其它适生区需作引种试验 DB52/T 1499—2020 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光枝无籽刺梨主要病虫害种类名录及防治方法 表B.1 光枝无籽刺梨主要病虫害种类名录及防治方法 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 危害特点 危害性 防治方法(加一栏禁止使用农药) 蔷薇长管蚜 Macrosiphum euphorbiae 嫩芽、 花蕾, 叶片 吃芽和花蕾、叶 汁液的摄取导致植物缺乏 活力生长率降低、叶斑、 泛黄、发育不良、卷叶、 产量降低、枯萎以及死亡 ①秋后剪除有虫枝条, 及时清除杂草和 落叶;在芽蚜发生初期喷 40%氧化乐果 1500 倍液 ②虫害大面积发生时,喷施 25%灭蚜威 (乙硫苯威)1000 倍液,或 0.5%醇溶 液 (虫敌) 500 倍液, 或 50%辟蚜雾 1500 倍液喷雾 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m 叶背 成虫和若虫集群 叶背面 使被害叶面褪绿变黄植株 长势衰弱、出现萎焉,甚 至全株枯死 ①适当修枝,改善通风透光。

      ②在成虫发生盛期或幼虫大量孵化时, 可选用 25%吡虫|啉乳油喷施特别是 在卵孵化盛期喷 2.5%敌杀死乳油 5000 倍液防治,喷 2 次~3 次,防治效果 最好亦可用黄色粘油板诱杀 刺蛾 Phlossa conjuncta 幼虫危害幼 叶 初龄幼虫食叶肉 将叶片吃成网状 和叶片成缺刻 分散叶背取食,啃食叶肉, 留下表皮虫龄稍大即取 食全叶,导致全株枯死 ①及时清理林内的垃圾, 并在幼虫初孵 期喷70%辛硫磷1000 倍液喷雾, 可取得 较好的效果 ② 在 危 害 初 期 喷40% 乐 果 乳 剂 1000―1500 倍液,或速灭杀丁 2000 倍液 白粉病 Erysiphe sp. 嫩梢、 嫩叶 植株嫩梢、 嫩叶覆盖白色粉 层 严重为害时造成枝枯, 甚至全株枯死 ①2250 g/hm2的哈茨木霉菌制剂喷施, 连续施药2次,间隔7天喷施2 次 ②春梢和秋梢受害初期,各喷25%粉锈 宁2000 倍液或农用抗生素 (B0-10) 200 倍液1次 ③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 倍~ 1000 倍液喷雾每隔7 d~10 d喷1次, 连喷3 次~4 次。

      褐斑病 Cercospora rosicolapass 叶部 初期叶上现小褐 点, 后扩大并呈黄 褐色和暗紫色, 边 缘色较深 叶片变黄脱落茎和叶柄 染病生暗褐色短条状边缘 不清晰的病斑、嫩叶枯死 ①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 ②发病初期喷 70%代森锰锌 600 倍液 或50%多菌灵800 倍液或50%甲基布津 800 倍液每 15 d 喷 1 次, 共防治 4 次, 防治效果可达 85%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