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3湖北省职业指导师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x
30页备考2023湖北省职业指导师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测评的理论基础() A. 人的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性 B. 人员素质测评是客观的,间接的和相对的测量 C. 科学的测评是基于统计规律之上的 D. 心理动力理论和行为理论 试题答案:D 2、个体职业生活的历程,包括职业的维持与变更、职业升迁与职位的变动等,反映了个体职业发展整体路线,这指的是,() A. 职业生活 B. 职业生涯 C. 职业活动 D. 生活经历 试题答案:B 3、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示范信息咨询时,模仿性训练小组的适宜规模是() A. 50人以下 B. 30人以下 C. 20人以下 D. 根据场地确定 试题答案:C 4、员工对本单位的岗位用人设计与管理者意见不一致时,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 认真核实情况,必要时通过查阅工作日志进行核对 B. 要征求专家的意见 C. 必要时可通过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核实 D. 管理者的意见起决定性作用 试题答案:D 5、按照报送对象,报表可以分为() A. 岗位资源表、劳动力资源表、业务运行表和专题报表四类 B. 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 C. 反映某一特定时间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静态报表和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动态报表 D. 简单报表和复杂报表 试题答案:B 6、一般来说,来访者寻求就业政策咨询的目的有两个,是() A. 正确理解就业政策,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对用工单位的违法行为予以证实,获得职业指导人员的同情 C.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法律支持 D.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督用工单位的行为 试题答案:A 7、在职业指导中,根据就业条件不同,有些群体容易出现疑难问题,下列哪个群体不在其中,() A. 本地区失地农民 B. 大专毕业生 C. 智力残疾 D. 特困群体 试题答案:C 8、下面对于团体咨询局限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团体咨询不是唯一或全能的咨询方法 B. 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会很容易暴露出来,从而给咨询带来问题 C. 有人会过分依赖天团体,而把参加团体咨询本身作为目的 D.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参加团体咨询 试题答案:B 9、开展网上远程招聘时,服务平台的选择至关重要,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服务平台时要考虑的关键要素,() A. 网站有没有开展此项服务的经营考虑 B. 网站服务方式是否满足远程招聘的要求 C. 网站是否隶属于劳动保障系统 D. 网站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实力 试题答案:C 10、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下列哪一条不是享受失业保险的必要条件,() A. 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缴费满1年 B. 非因个人意愿中断就业 C. 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D. 失业6个月以上 试题答案:D 11、在面试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工作岗位,始终如一地使用事先确定了答案的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问题。
该面试过程属于() A. 结构化面试 B. 非结构化面试 C. 半结构化面试 D. 固定结构面试 试题答案:A 12、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是() A. 劳动合同的终止 B. 劳动合同的解除 C. 劳动合同的中断 D. 劳动合同无效 试题答案:B 1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A. 满足不同部门需求 B. 满足求职者个人爱好需求 C. 满足一定数量的职业需求 D. 满足更多功能的需求 试题答案:B 14、咨询关系建立的技术不包含下面哪一项() A. 行动的技术 B. 具体化技术 C. 立即性技术 D. 沉默技术 试题答案:A 15、在信息采集与处理中,能够组织大型劳动力供需交流会,属于下列哪项工作内容,() A. 信息采集与处理 B. 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C.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D. 信息的发布 试题答案:D 16、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喜欢摆弄和操作工具、机械、电子设备等具体有形实物,属于下列哪一类型群体的典型特征,() A. 艺术型 B. 现实型 C. 探索型 D. 社会型 试题答案:B 17、张某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国家干部,但目前公务员的招考要求越来越严格,录取率也越来越低,因此他考公务员时屡屡受挫,现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针对张某,职业指导员最应该:() A. 引导张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 建议张某暂缓就业 C. 建议张某先成家再立业 D. 建议张某继续深造 试题答案:A 18、帮助用人单位选择招聘方式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A. 招聘成功的可能性分析 B. 介绍招聘方式的种类 C. 组织落实招聘计划 D. 确定合理的招聘方式 试题答案:B 19、接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技能的求职人员时,如果发现有的求职人员存在求职障碍,应该:() A. 先测试,后登记,再指导 B. 先登记,后指导,再测试 C. 先指导,后登记,再测试 D. 先指导,后测试,再登记 试题答案:A 20、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试题答案:B 21、职业指导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首要的步骤是() A. 确定评估方式 B. 编制学员反馈评估问卷 C. 实施学习评估 D. 撰写培训项目评估报告 试题答案:B 22、个体职业生活的历程,包括职业的维持与变更、职业升迁与职位的变动等,指的是() A. 职业生活 B. 职业生涯 C. 职业活动 D. 生活经历 试题答案:B 23、新建企业应在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后的多长时间内办理养老保险登记手续,() A. 30日内 B. 60日内 C. 90日内 D. 半年之内 试题答案:C 24、来访者:“我们来不喜欢跟别人斤斤计较,结果往往吃亏的人是自己。
而且,时间一长,别人都认为我不会反抗,不把我放在眼里,对我指手划脚咨询师:“因为你不喜欢跟别人计较,所以别人便不在乎你、占你便宜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咨询师主要运用了什么技术,() A. 咨询技术 B. 简述语意 C. 情感反应 D. 鼓励技术 试题答案:B 25、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对工作本身以及任职者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分析,以获得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的过程称为:() A. 工作样本 B. 工作说明 C. 胜任特征描述 D. 工作分析 试题答案:D 26、求职者在选择职业时,不顾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制度的特征,希望选一个能干一辈子的单位这种错误的择业观属于() A. 墨守成规型 B. 偏好国有企业型 C. 偏好一劳永逸型 D. 好高骛远型 试题答案:C 27、影响个体职业取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家庭背景 B. 社会环境 C. 受教育程度 D. 职业需要 试题答案:B 28、职业指导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其根本性质是() A. 咨询关系 B. 领导关系 C. 同事关系 D. 朋友关系 试题答案:A 29、在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广告策划时,广告后期活动的主要依据是() A. 广告实施计划书 B. 广告创作样例 C. 广告媒体选择 D. 广告成本核算 试题答案:A 30、下列哪一项没有违反《劳动法》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规定,() A. 安排怀孕七个月的女职工值夜班 B. 安排女职工80天的产假 C. 安排女职工经期从事低温作用 D. 安排怀孕女职工改变工作岗位 试题答案:D 31、下列哪项不属于团体咨询中的反应技术,() A. 倾听 B. 复述 C. 澄清 D. 解释 试题答案:D 32、在团体咨询的互动技术中,团体指导者采取措施促使团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技术,称为() A. 促动 B. 联结 C. 解释 D. 鼓励 试题答案:A 33、失业保险的对象不包括下列哪种人员,() A.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B.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C. 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企业和本人已按规定缴费满一年 D. 与单位发生纠纷自愿离职的 试题答案:D 34、不属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是() A. 主要用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B. 领取转业训练费、生产自救费 C.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 D. 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试题答案:B 35、小高通过职业素质测评中的职业兴趣测验,确定属于“高人际+高观念型”,请问他适合做哪种职业,() A. IT硬件维护技术师 B. 速录师 C. 心理咨询师 D. 组合机床操作工 试题答案:C 36、负责调解本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是() A. 劳动监察 B. 工会组织 C. 仲裁委员会 D.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试题答案:D 37、职业指导人员对来访者职业取向咨询时,就语言技巧而言,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 注意不要使用生硬的语言 B. 要多使用鼓励和肯定的语言 C. 要循循善诱,引导来访者说出真实的想法 D. 要果断,很坚决地告诉来访者应该选择何种职业 试题答案:D 38、在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时,按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比例等特征分组的方式属于() A. 按质量标志分组 B. 按数量标志分组 C. 按空间标志分组 D. 按时间标志分组 试题答案:B 39、集体合同是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签约的双方是() A. 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 B. 集体所有制企业与职工 C. 农民合同工与企业 D. 全体职工与企业 试题答案:A 40、在团体咨询的互动技术中,包含所有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巧是() A. 解释技术 B. 联结技术 C. 沟通技术 D. 促动技术 试题答案:C 41、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取向的主要类型,() A. 行业取向 B. 单位取向 C. 上司取向 D. 社会取向 试题答案:D 42、职业指导教学训练被列入技校学生和培训机构劳动预备制培训学员的() A. 专业课程 B. 必修课程 C. 选修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