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docx
3页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 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认知关系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基本,师生之 间的正确感知和相互理解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前提情感关系是心理关系的重要内 容一、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认识和一般认识一样, 也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认识 时,不要停留在表面浮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有的学生好心办错事,如不 做分析调查,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 由于年幼缺乏经验,也易凭一时的印象,对教师做出武断的结论如对性格内向的 教师错认为待人冷漠、难以接近,故敬而远之有鉴于此,教师在认识一个学生 时,要深入分析、了解问题实质,消除心理误会,加强彼此认识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想,和其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一样,还要受社会心理 学规律的制约,这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因素的参与比如,教师对自己赏识的 学生的优点,感知强烈、评价偏高,而对自己厌恶的学生的错误缺点则不能容忍和谅解,容易小题大作、借题发挥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对他喜欢 崇拜的教师“爱屋及乌”,相反,对有成见的教师,哪怕他发出的是善意的信号, 也会被学生认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因此,教师要注意“成见效应”,重视 “首次印象”,加强思想接触,增进彼此了解师生之间的认识,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这种特点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 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 换取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理解,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满意学生这一认识 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相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上带偏见和误 解,必将引起学生对教师的错误认识师生相互认识中的良性循环,可以促进良好 师生关系的发展,而恶性循环则会导致师生关系破裂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现 代心理学指出,人的活动是受人的需要驱使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动 力学生都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平时表 现,也迫切希望能得到教师和组织的认可和赞扬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和称 赞,或学生取得某一进步而受到鼓励和表扬时,学生便会意识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 重视和承认,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对有归属感的学生来说,比得到物质奖励还会 高兴得多这时,学生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良好认知关系的建立三、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作为心理关系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 和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指出: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 作用这一功能运用到教育中,就能起到直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 的喜爱以及暗含于教育中的期待会使学生体会到都是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起极大 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对教师学生爱的 效应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便会感受 到教师的爱护和鼓励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度来尊敬教师,对待自己的行为,因而 更加自信和自强,诱发出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激情不久后,学生便会像教师所 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相反,如果都是嫌弃或厌恶学生,对他们的期待较低或不抱 期望,学生便从教师的冷漠或歧视的表情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因而也以 消极的态度对抗教师,拒绝教师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产生自卑心理、敌 视态度和消极情绪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任 何一个人总是为他热爱的对象所控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激发出教师的事业心 和责任心;任何一个人也总是为他所喜欢的对象所吸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缩 短其与学生之间的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
同样一句话,同一教师用不同 的情感可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一句批评语,由与学生建立了不同感 情的教师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同样,学生的积极热情对教师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 师,总会伴着某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赋予教师的教导以一种魅力,从而增强教育 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