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docx

38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58341240
  • 上传时间:2023-08-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22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共60题)1、( )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一阶段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等A.常模参照B.目标参照C.诊断性D.形成性【答案】 B2、高中化学课程中,体现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侧重探究能力和方法培养的是( )A.实验教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有机化学基础【答案】 A3、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见表格选项AB.见表格选项BC.见表格选项CD.见表格选项D【答案】 B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5、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X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Z与W同主族,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R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W>X>Y>ZB.均能形成氢化物,且R的氢化物最稳定C.最高正价均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R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答案】 D6、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s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 B7、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 C8、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A9、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 D11、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A12、小唐同学对所需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KMnO4和MnO2都是氧化物B.合金和合成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过滤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D.实验室收集氧气和氢气都可以使用排水法【答案】 D13、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14、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体系的压强【答案】 B15、化学教材不包括( )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 C16、某学生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 )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1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

      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 B18、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19、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答案】 D20、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0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单宁酸中含有76个碳原子C.单宁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单宁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38:26:23【答案】 A21、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慢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答案】 B22、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

      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23、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 )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D24、关于化学课程中的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化学问题B.使学生从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响D.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答案】 A2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 A26、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27、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答案】 A28、下面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描述所用词语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知道、认识、理解、应用B.认识、知道、理解、应用C.识别、分类、区分、评价D.区分、识别、分类、评价【答案】 A29、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D.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答案】 D30、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31、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答案】 D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B33、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  )。

      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π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σ键电子对、又是π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34、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2(SO4)3]制取Na2SO4·H2O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的NaOH;⑤加适量的HN03;⑥过滤其中正确的操作有( )A.②⑥⑤③B.④⑥③①C.④⑥①③D.②⑥③⑤【答案】 C35、某化学教师在讲述石墨的性质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石墨内部层状的原子结构分A.宏观表征B.微观表征C.符号表征D.数字表征【答案】 B36、在“氨的实验室制法”这一实验活动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