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第四单元教案内容.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98312525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教版二年级音乐第四单元教案内容 第四单元 喜悦的嬉戏 一、 教学内容调配建议表 音乐与相关文化 课 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第一课时 ①唱歌《阿西里西》②堂鼓、小堂鼓、小钹、木鱼的其他彝族风 钹、木鱼的根本演奏方法 演奏方法 土人情 ①随着《转圆圈》的音乐,①随着赏识曲《转圆圈》哼唱部即兴表演动作 其次赏识《转圆圈》 分词句②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课时 ②用堂鼓等为《阿西里西》西》 作伴奏 第三赏识《踢踺子》 课时 唱歌《拔河》①用人声、打击乐①歌表演《拔河》 器为《拔河》制造气氛 ②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②合着音乐表演踢踺子的动作 河》设计伴奏 ①赏识《布老虎》第四用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表现另行设计动作表现《士兵布老虎②活动《士兵举行课时 《士兵举行曲》的节律 举行曲》的节律 的民俗 曲》 第五课时 设计动作表现《士兵举行曲》的节律 活动 士兵举行曲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持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 2.持续引导学生经常留神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举行模仿。

      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4.持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仰 (二)概括要求 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拔河》,并能随歌声作表演 2.熟悉堂鼓、小钹、木鱼,掌管根本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伴奏 3.听赏《转圆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回响 4.用人声和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为《士兵举行曲》设计动作 三、教学打定 (一)教具 1.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兵举行曲》 2.投影仪 34 3.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 (二)文字图片材料 1.图片、各种布老虎、彝族山寨的图片 2.节奏卡片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阿西里西》、《拔河》两首唱歌曲目、赏识曲目《转圆圈》、《踢踺子》、《布老虎》及音乐活动《士兵举行曲》组成,其主题是儿童们喜悦的嬉戏这一贴近儿童生活、易为儿童所采纳和表现的题材,必将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在儿童嬉戏歌曲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阿西里西》和《转圆圈》都是特别典型的嬉戏歌曲,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单元持续使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诸方面得到磨练,更加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更是四处有空间和机遇,例如探索堂鼓、小做木鱼的分外规演奏方法就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练习,学生们很可能想出一些连教师也想不到的演奏方法来例如《拔河》中的领唱和齐唱;音乐活动壮兵举行曲》,不仅要求学生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律吻合,而且还要求学生回响灵敏,动作协调,这对学生的身心进展是很有利的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加入各项音乐活动,持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才能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咏才能和表演才能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本单元的难点: 1.《拔河》中领唱与齐唱的相互贯穿与合作 2.同时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打击乐器,少数学生会感到困难 3.《士兵举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且要合拍,轻易发生手忙脚乱的处境 4.《踢踺子》和《布老虎》这两首管弦乐小品虽然都对比形象,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赏识时依旧有确定困难,主要是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尚没有较多的感性积累 (三)音乐材料分析 本单元是一组贴近儿童生活的音乐作品,音乐心绪根本上都是欢快的,很轻易被学生采纳。

      这个单元展现了一组新的民族打击乐器:堂鼓、小钱和木鱼,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打击乐器增加歌曲的气氛 1.唱歌《阿西里西》 每一首音乐作品,根据个人的理解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现,过去的唱歌,我们习惯了按着教师的一种理解来表现,即使是启发学生,结果还是要绕到教师设计好的结果中去我们可以尝试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可快、可慢,可伸张、可腾跃,可强、可弱,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赏识《转圆圈》 歌曲虽然只用了1、3、5三个音,但通过不同的节奏组合和不同的速度,表达了抒情和欢快两种不同的心绪在赏识这首歌曲时,首先要让学生分清两片面音乐第一片面速度徐缓,附点音符的使用使节奏较为伸张,犹如表现在月光下,召唤小伙伴来玩耍其次片面 35 速度转为小快板,气氛一下子强烈起来,四三拍和四二拍的交替使用,一高一低的旋律宛如对话一样 赏识这首歌曲可结合前面的《阿细跳月》,增加对彝族音乐的感受 3.唱歌《拔河》 这是一首类似号子的歌曲,一领一和,很有气氛,并运用堂鼓、小钱和木鱼,更增加了歌曲的强烈气氛在使用这些打击乐器时,首先要掌管正确的演奏方法,然后要激励学生创造出其他的方法。

      不要认为只有传统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只有创新才能有进展,譬如二胡的拨弦、和弦奏法,以前是没有的所以,不要限制学生的别出心裁学会歌曲后,可以到室外边拔河边唱,感受音乐带来的强烈心绪 4.赏识《踢毽子》《布老虎》 这两首乐曲都是学生分外熟谙的嬉戏内容,《踢毽子》的节奏感很强,让学生按音乐的节奏踢毯子,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布老虎》是儿童热爱玩的一种民间玩具,布老虎的造型多姿多彩、栩栩如生,音乐表现了布老虎的各种容貌和动作,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赏识音乐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或画一个布老虎,在音乐声中嬉戏 5.活动《士兵举行曲》 首先要熟谙音乐,感受音乐的雄壮,能在座位上和着音乐的节拍拍手、踏脚、拍腿、打枪、立正、敬礼然后分小组设计走步的动作,举行表演 第一课《阿西里西》 教学内容 1、唱歌《阿西里西》 2、做彝族舞蹈的几个根本动作 3、音乐嬉戏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并能随歌声做表演 2、学会彝族舞蹈的几个动作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3、了解彝族风土人情 4、持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仰。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加入各项音乐活动,持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才能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咏才能和表演才能 教学难点 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学打定 电子琴、录音机、阿西里西伴奏带、跳绳、毽子、多媒体软件(彝族山寨的图片)、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36 2、师生问好歌 3、跟着音乐动起来 二、导入新课 1、从赏识曲《阿细跳月》引入《阿西里西》,这两者都是彝族的音乐,前者是表现青年们的舞蹈,后者是表现儿童们的嬉戏 2、让学生凝听《阿西里西》的伴奏带,教师随音乐做彝族的几个音乐舞蹈动作表演导入本课 3、乐曲介绍 教师结合多媒体软件陈述一些有关彝族风土人情的文化学识:这段音乐是我国贵州彝族的一首民歌,它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挚友做嬉戏时唱的歌曲贵州有大量少数民族,其中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等其中彝族人民居住在乌蒙山区,有美观的草海、心爱的天颈鹤、那里的人民热心好客、每逢节日都会穿上盛装去加入宴会、载歌载舞,那气氛可喧嚷了?? 三、教唱新歌 1、教师范唱这首歌曲,请学生留神凝听。

      2、教师范唱后,请同学们说出听到哪些歌词学生边说教 师一边在黑板上贴歌词 3、让学生看一看有没有不熟悉的生词,教师在一边指导校正 4、教师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让学生自己跟着电子琴的节奏试着朗读一下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孩子们读不准的地方,譬如:“丘都拉迪”孩子们很轻易读不准节奏,教师就理应提出来加强练习,直到读准为止 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整地跟着电子琴的节奏把歌词朗读一边 7、接龙嬉戏:教师读上句,同学们读下句 8、教师解释“阿西里西”(我们是好挚友)和“丘都拉迪嗡啊”(表现快乐的衬词)的含义 9、学生凝听录音,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10、教师逐句教唱歌词,学生在后面跟唱 11、对于重难点的地方,教师加强指导例如:结果一句“大家快来做嬉戏、人人高兴笑嘻嘻”孩子们很轻易唱错 12、再次凝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说说听后感受让孩子们自己能感受到并且自己说出这首歌是欢高兴泼的心绪 13、引导学生议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师的指挥下,随着伴奏带全体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14、曲调接龙嬉戏,老师唱上句,同学们唱下句。

      15、同学们评论歌曲的演唱 四、拓展片面 1、学生随《阿西里西》音乐跟着老师学做彝族舞蹈的几个动作 2、在学会做彝族舞蹈的几个动作根基上,引导学生边做舞蹈动作边唱《阿西里西》我会让全体同学参与音乐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唱起来对于舞蹈根基对比好的同学,我会激励他们即兴创编动作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音乐嬉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日都热爱做什么嬉戏,给他们分成小组议论 37 2、同学们分小组议论后,让他们分小组做自己热爱做的音乐嬉戏,要求他们边做音乐嬉戏边演唱《阿西里西》,并且我会要求他们每组在做完嬉戏后,评价各个小组做的怎么样,让他们知道自己组的优缺点,让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才能 六、总结 要求同学们下节课能较为纯熟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并能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 其次课《转圆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转圆圈》,并能随歌声做表演 2、学会彝族舞蹈的几个动作。

      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3、了解彝族风土人情 教具打定: 赏识光盘一盒,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节拍器一台,幻灯片三张,彩色卡片若干,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转圆圈》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练声: G-A 《转圆圈》引子片面 (钢琴伴奏) 三、赏识: 1.导入: 2.作品简介: 3.放《一分钟圆舞曲》音乐 (光盘) 4.接放《多瑙河之波》同时简介: 5.分组议论: 6.教师总结: 7.出示节奏谱,根据规定的速度记号拍出节奏节拍器) 8.嬉戏:O、X 四、新授歌曲《转圆圈》 五、创编舞蹈 六、终止 38 — 1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