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研究.doc
18页古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研究摘要:古罗马帝国是世界上古时期影响较为广 泛的帝国之一,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对中 世纪的西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帝国是在征服基 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民族 和经济问题,无形中为帝国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伴随 着罗马政治形态上从共和走向帝制,罗马原有的小规 模奴隶制经济也正不同步地瓦解,罗马原有的经济基 础遭到破坏,在其之上的很多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 公民政治和公民兵制遇到危机,公民道德沦丧,同时 自然资源流失,农业发展不平衡在这些因素综合作 用下,罗马帝国衰落了下去关键词:罗马;衰亡;环境;政治腐败马从建城、建国到建立帝国,走了一条武力征服 的道路伴随着军事上的武力征服,小奴隶制经济向 大奴隶制经济形态演变在这种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 中,衍生并附带了很多环境和社会结构问题这些问 题深化了罗马本身的深层次的矛盾,使庞大的帝国难 堪重负,举步为艰所以说,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正如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没有 任何一种单一解释足以说明罗马衰落的原因,多种力 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1]但是,在 这所有的各种因素中,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影 响是决定性的。
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罗马原是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国家,在长期的对征 服和扩张战争中,罗马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同 时也俘获了大批奴隶,为大奴隶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条 件奴隶被广泛使用于农业、畜牧业、采矿业和手工 业,逐渐成为罗马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另一方面,战 争掠夺的大量土地被充作国家公有地,出租或出卖给 富有公民于是,罗马贵族和富商竞相侵占、租赁和 购买公有地,兴建庄园,同时兼并小农土地,致使以 大量使用奴隶的大土地所有制迅速增长,大土地所有 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矛 盾,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的矛盾,罗马和同 盟者、被征服者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元老院贵族和 骑士阶层的矛盾等等都充分暴露,并且日益尖锐虽 然当时一些人己经注意到这些问题,试图通过改革来 消除这一矛盾,但是最终失败了公元前133年,罗 马城乡平民在格拉古兄弟领导下,掀起了一场以土地 改革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运动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保 民官后,随即提出土地改革法案:规定公有地永久使 用,不得出卖或转让但是,这一法案遭到了元老院 的强烈反对,提比略.格拉古在混战中被打死,盖约.格 拉古继承了其兄遗志,恢复了土地改革法案,又进行 了一系列改革,可惜最后盖约被逼而死,改革以失败 而告终,土地委员会也被取消了。
这表明小农的分化 和破产已经成为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土地 所有制已不可能维持此后,小奴隶制经济与大奴隶 制经济几经较量,到帝国初期,大奴隶制庄园已经遍 布意大利和各个行省了,成为罗马帝国主流形态这 种经济形态上的巨大跨越无疑为罗马帝国带来了严重 的危机1. 公民兵制无法推行罗马共和国早期实行公民兵制,军队来源于罗马 公民,公民须有一定财产资格才能服役,5个财产等 级公民配有不同的武器装备由于大奴隶制经济的发 展,特别是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之后,大量公民破产, 直接的后果就是公民兵制的难以维系,导致罗马兵源 危机日益严重在危机无法根本解除的情况下,马略 为了迅速征集军队,便以募兵制代替了原有的公民兵 制,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吸引无产者加入军队士 兵在服役期后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从此,职业军队长 期追随和服从自己的统帅,而统帅则笼络收买军队, 利用军队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这样,就为后来罗马 奴隶主权贵建立军事独裁提供了条件到了帝国时期, 近卫军统领之所以可以随意废立皇帝,就是因为他们 有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2. 公民阶层权力下降由于大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罗马的公民阶层也发 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因经商、包税和信贷活动发财致 富,于是,在罗马社会中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骑士阶层。
而在广大农村,大量的公民丧失了土地,少数人在本 地充当雇工或佃农,大多数人则流落城市,沦为社会 的一个寄生阶层,依靠国家赈济或富人的施舍过活 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这些人不劳而食, 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这些人反对权贵 兼并土地,要求恢复自己的土地,激化了罗马的社会 矛盾;更重要的影响是,这些原来的公民阶层已事实 上丧失了原来的权力-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加上 政治形态的变化,原来国家机器中的民主机构正在变 得事实上无权,公民大会的权力也形同虚设,甚至很 少召开,这也使公民个体的权力和共同权力无以实现3. 奴隶反抗大奴隶制经济形态的发展使原来的奴隶和奴隶主 阶级的矛盾激化,新的奴隶制度激起奴隶们进行反抗 --武装起义和消极怠工从公元2世纪初,奴隶起义 不断发生,影响比较大的有西西里两次奴隶起义、公 元66年的犹太人起义、公元3世纪中叶的高卢11巴高 达运动"和公元4世纪北非阿哥尼斯特运动,另外,著 名的莫过于斯巴达克起义了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奴 隶阶级发动的一次伟大的反抗斗争,其人数之多、时 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古代世界实属罕见,给统治阶 级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但对于罗马来说,奴隶起义并 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奴隶的消极怠工。
奴隶们 常以破坏工具、践踏良田等方式发泄他们的仇恨,使 本来已经低产的农田产量更加的低,直接造成了农业 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粮食产量的下降,而这是对罗马国 家最坏的影响科鲁美拉在《论农业》中描述道:“他 们(奴隶)把土地耕种地极坏,在播种时故意乱播而 浪费了极大数量的种子,他们不管田里的谷物是否成 熟便收割了,运到打谷场上去,他们甚至在打谷时把 一部分谷物藏起来,或以故意的疏忽造成损失 [2]:、环境因素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属地中海类型气候,冬季 温暖湿润,夏季较为干热,境内河流较密,水流揣急, 山区森林茂密,农业作业区广泛在阿尔卑斯山北部 和高卢等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丰富,空气 湿润,也是比较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但是随着罗马 的发展,其境内的自然资源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直 接影响了罗马的农业生产这对于依赖意大利本土农 业很强的罗马来说,是致命的1.土地荒芜在意大利本土,亚平宁山区森林茂密,丘陵和河 谷地区覆盖着灌木丛和草坡,适宜作牧场;西部平原 富于火山灰,可种植大麦、二粒小麦、小麦和豆类, 也可栽培橄榄和葡萄但是,在前两次布匿战争时期, 意大利的土地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争夺西西里, 罗马大量砍伐亚平宁山区的树木制造军舰和运输船, 致使无耕裸地增加。
同时,罗马公民应召入伍,致使 大面积的农田荒芜第二次布匿战争进行了 15年之久 汉尼拔军队践踏了许多农田,致使更多农田荒芜虽 然这些荒田后来又重新被开垦,但是也只是利用它们 种植葡萄、橄榄或进行放牧,不能从事粮食作物的种植从公元前2世纪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意大利 从来没有能生产出足以供养自己人口需要的粮食古 典作家斯特累波在《地理学》第三卷中写道:“南意大 利变成了荒芜的土地 [3]在哈德良时代(公元 117-138),罗马城附近的绝大多数耕地都己成为大庄 园的一部分,为了追求利润,生产率较高的土地用来 种植橄榄和葡萄,生产率较低的土地则用来放牧,粮 食产量逐年下降科鲁美拉在《论农业》中指出公元 1世纪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仅是种子的4倍; 这与公元前1世纪的情况相差甚远,那时粮食产量是 种子的15倍苏埃托尼乌斯在《诸凯撒生平?克劳狄》 中也有记载:“他始终为城市和粮食供应操心挂 虑,……由于连年歉收,粮食供应严重短缺 [4]击败迦太基之后,西西里、萨丁尼亚、西班牙东部、北非都成了罗马的领土这些地区 的农业较为发达,于是,这些地区总督的一项重要使 命就是"最高产量就是一切--要给罗马运来更多的小麦、 肉食、羊毛与橄榄油! ”然而,这个要求的代价是十分 沉重的。
迦太基战败后,该地区仍然繁荣罗马在这 个地区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北非的农业深入到更遥远 的山里,为了扩大耕地,成片的森林被砍伐这种方 式扩大的土地很容易被侵蚀,逐渐的沙漠化甚至于最后哈德良不得不下令,禁止任何人接近叙利亚残留 下来的森林在埃及,农业的显著特点是荒地和贫瘠土地不断 增多一份草纸反映,当时有的土地几乎没有收成或 者需要穷耕苦作而埃及耕地大量荒芜的原因也可能 是由于水利系统的荒废至于希腊,这里土地贫瘠,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农 业不景气的状况,只适合种植橄揽和葡萄所以,希 腊在粮食生产方面对于罗马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多瑙河地区的各行省,特 别是潘诺尼亚和米西亚曾是罗马的新粮仓,高卢的北部也盛产粮这些地区是帝国农业的支柱然而,不断的奴隶起义和高卢的民族运动,使这些地区并不 稳定,甚至高卢人还曾一度脱离了罗马统治,所以, 这些新粮仓的作用也没有能够真正地完全发挥出来2.水土流失进入帝国时期后,水土流失现象时常发生由于 大量砍伐森林开荒种田和过度放牧,地表稀松的植被 已经不能阻止大风,河流带走泥沙佩斯图姆的荒废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佩斯图姆位于意大利西海岸, 公元前8世纪前后,希腊人曾在此地建立了殖民城市。
以后,希腊人在城郊役使原居民耕种土地公元前273年罗马并吞了这个城市,在以后的两个世纪中,它一 直是一个重要的海港和商业中心到公元前1世纪, 高原上冲泻下来的土屑堵塞了河道与排水渠,造成了 严重的沉积障碍,并在佩斯图姆这块曾经是非常肥沃 的沿海平原上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并导致疟疾的流 行后来淤泥又堵塞了港口,最终使它报废到罗马 帝国行将崩溃时,它已变成一个仅有着古希腊神殿废 墟的小村落三、公民政治衰落王政时代结束后的罗马,是以美德和荣誉为宗旨 的罗马公民纯朴、高尚、富有爱国心和荣誉感,具 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尚武精神这种传统美德和道德 精神使人人争先为祖国效力,这是罗马共和国之所以 能够经历严峻考验却依然屹立地中海的原因之一早 期罗马公民为富者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为民者,崇 俭耻奢、保守纯朴即使像西庇阿这样的将军,也亲 自耕作然而,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和疆域的不断扩大, 以前那种道德观正在迅速成为过时的东西1.公民道德水准下滑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奢华之风悄悄吹入了罗马一些贵重的奢华品输入罗马,引起了罗马人的强烈反 响随之而来的还有希腊的个人主义思想公元前156 年,希腊学园派卡尔内亚德在罗马做公开演讲。
他说, 当船破落水时,你可以牺牲别的弱者,来拯救自己的 生命,否则,你就是个傻瓜[5]罗马贵族将伊壁鸠鲁 派的伦理学曲解为一种享乐主义道德--崇尚奢华、狂 欢纵欲,并以此理论辩护他们穷奢极欲生活的正当性 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挥金如土的消遣娱乐活动规模 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罗马公民沉湎于观看奴隶 角斗、斗兽、海战、戏剧等表演,其糜费之大令人震 惊仅就淋浴一事,就足以体现罗马人的铺张,谁家 室内的墙壁要是没有金碧辉煌的饰板,没有亚历山大 志的行为,使罗马公民失去了斗志,更使庞大的罗马 国家失去了活力,沉重地走向灭亡的大理石,就会觉得自己寒酸 [6]这种玩物丧2.贪污受贿成风当奢华之风吹遍罗马之时,拜金主义思潮也涌进 了罗马人们认为只有大量的财富才能享有崇高的光 荣和价值,而贪污和受贿成了公开的秘密这时的罗马官员,不论元老院,还是深得人民信 任的保民官,已经丧失了从前的清正廉洁的精神他 们为了显示阔气,竞相在罗马城和意大利各地修建宏伟的大厦、富丽的花园和舒适的别墅平民领袖提比 略?格拉古的岳父克劳狄乌斯建造了一座价值1480万 塞币的大厦;元老院议事厅也花了 1000万塞币改建重修,不少人家在那不勒斯海岸建有别墅罗马郊外也别墅林立;富人们往往拥有若干栋别墅,以适应季 节变迁。
此外,大量金钱被用于室内装饰、家具、餐 具等,西塞罗以50万塞币买了一张柑木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