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宣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doc
13页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30每小题1分,31—35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下列有关下丘脑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血糖的调节与下丘脑有关 B.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3.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加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4.控制下列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 A.人类的色盲 B.紫茉莉植株花色的遗传 C.豌豆种皮形状和子叶颜色的遗传 D.链孢酶线粒体的遗传5.在叶绿体中,NADPH和NADP + 的运动方向是 ( ) A.NADPH与NADP + 同时由囊状结构和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NADPH与NADP + 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囊状结构的薄膜运动 C.NADPH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 + 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D.NADP + 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6.下列关于无土栽培营养液、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组成成分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无机成分相同、有机成分不同 B.无机成分不同、有机成分相同 C.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均相同 D.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均不同7.右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2天开始 B.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18天开始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D.效应B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业的8.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B.人体排出的尿素是在肾脏中形成的 C.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为氮气 D.生物体内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9.下列关于基因结构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放线菌基因的编码区中不存在非编码序列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10.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 ( )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A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浮液B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C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培养克隆动物D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动物血清一般不可缺少11.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B.组成酶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C.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积累过量,酶的活性就下降 D.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可以同时存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pH有关 B.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C.黄色短杆菌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才能得到谷氨酸 D.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13.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
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生产氨基酸B,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 A.用CaCl2处理面包霉,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 B.在反应物中增加面包霉生长因子的含量,并加大面包霉的接种量 C.人工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面包霉 D.人工诱变,选育出能产生抑制酶活性③的面包霉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所有细胞的细胞壁 B.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15.下列有关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Mg是叶绿素的成分,缺Mg不能合成叶绿素,也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N素供应不足会使光合作用下降 C.K+、Fe2+ 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但能影响到植物的其它代谢 D.P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等16.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属于无性生殖 B.主要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培养过程中由于人工培养基含大量营养,不需光照就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D.人工培养基中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糖、维生素等17.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纯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8.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内合成蛋白质需要消耗ATP B.ATP释放能量往往是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和某些反应相联系 C.酶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 D.酶结构的改变通常和反馈调节有关20.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C.通常一个抗原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 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21.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和Tc的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茺为T022.年胰岛素基因的编码序列共有306个碱基组成,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牛胰岛素有2条肽链组成,那么该胰岛素中至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 A.20 B.49 C.51 D.15323.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下列依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处理方法重量(g)种子幼苗湿重直接称重160750干重70℃,72h138118灰分550℃,16h22 A.幼苗和种子相比湿重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 B.幼苗和种子相比干重减少,原因是有机物被呼吸消耗 C.灰分代表的物质主要是矿质元素 D.幼苗和种子相比,有机物的种类减少24.血液中pH保持在7.35 ~ 7.45是非常必要的,血液中存在以下平衡体系:H2O + CO2H2CO3H+ + HCO 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约为H2CO3的20倍。
如果<15时,立即发生酸中毒此实例说明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 ( )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调节细胞的pH C.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维护细胞的正常形态25.下列有关C3植物和C4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3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 B.C4植物首先固定CO2形成C4化合物,C4化合物直接参与C3途径形成葡萄糖 C.C4植物的花环型结构中,C3途径只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 D.C4植物的叶肉细胞只进行光反应,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只进行暗反应26.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决定图中种子种皮基因型的是 ( ) A.由植株A和植株B共同决定 B.只由植株A决定 C.只由植株B决定 D.与植株A或植株B无关27.右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 位变化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28.下图表示将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时植物生长状况。
对比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及细胞伸长速度正确的一组是 ( )生长素浓度较高处细胞伸长较快处AcdcdBacbcCbcbdDacac29.对于基因型是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假如不发生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中,黄色基因的频率是 ( ) A.50% B.25% C.75% D.不一定30.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阐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生物进化在实质上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1.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类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A.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 B.细胞膜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C.膜面积变化受温度的影响 D.构成质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2.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 B.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X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 因型为ABcXD、abCXd、abCXd C.据此图就可知果蝇的单倍体基因组组成 D.基因型BbXDXd的个体产生各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33.下面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