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天中分校高二语文2016秋季期中试卷参考答案.pdf
5页1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 .B:“他们只能用网络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说法过于肯定,原文为“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2 .A:对“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的原因分析错误,就原文看原因是“网红”粉丝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大多数无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3 .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与“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网红’粉丝群体”两个分句从原文看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一)文言文阅读( 21 分)4.C(C 均为助词,的 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B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D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 )5.B( “刻廉刚直”是“廉洁无私,刚正不阿”的意思④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 ⑤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⑥说的不是平原君6.C(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7. (1)现在他的母亲已经去世,您如果赠送厚礼为他母亲送丧,那么他一定愿意为您拼死效劳2)现在辟阳侯受宠于太后,却被逮捕入狱,满城的人都说是您给说的坏话,想杀掉您3)我实在是担心被大王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因此就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抄小路回到赵国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8.①从视觉、听觉、嗅觉多种角度来写景,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 “翻空白鸟” “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 “细细香”描写荷花清香②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林” “竹” “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 “明” “隐” ,使这些静景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 “翻空白鸟”,生动活泼③远近结合,层次分明由远处的山林到近处的池塘、村落;仰看俯察,由高飞的白鸟到低处的荷花④景中含情,如“乱蝉” “衰草”就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是包含了词人苦闷的心境每点两分,答对三点给6 分,只有概括,没有联系诗句具体分析,每点给 1 分 )9.手拄藜杖缓步游赏的闲居者(或“隐逸者”、 “贬谪者” )形象 (2 分) “杖藜2 徐步转斜阳”一句表达了诗人超然俗务、悠闲自适的志趣,“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但从“又”、 “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流露出百无聊赖、 得过且过的无可奈何之情2 分)(意思对即可 ) 10.(1)东篱把酒黄昏后( 2)樯橹灰飞烟灭(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水随天去秋无际( 5) )徒慕君之高义( 6)烽火扬州路(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1、BE(答 B 得 3 分,E 得 2 分,D 得 1 分;答 A、C 不得分。
A 石头退学的原因不是“天寒雪飘,远离城区”等自然原因,主要是贫穷、妈妈残疾等原因;C“自己吃着方便”的说法不妥,主要是挽回石头退学,以便能使他专心读书;D“巧妙地过渡到‘我’收购冬笋的情节上来”不全面,还包括“我”到竹林里去了解石头的思想行为 ) 12.①“ 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天很冷” ,交代故事发生的季节,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 ②烘托人物的心境, 暗示了人物可怜的命运, 揭示人物性格③为下文写老师收购冬笋的情节做铺垫每点 2 分) 13.①善解人意,孝敬母亲石头体谅老师大雪天来老鸹坡不容易,请老师到他家吃饭,还要回家给老师找火②坚强有韧性,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善生存条件父亲死,母亲病,为给母亲治病,他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补贴家用③知恩图报石头成大学生后,给老师寄来了一包玉兰片和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报答老师14.观点一:“我”是最大的赢家2 分)①“我”有善良的品行,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牺牲自己的利益,并赚取了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的心2分)②“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感恩和回报2 分)③石头教育的成功,坚定了“我”教书育人的信念 (2 分) 观点二:石头才是最大的赢家。
2 分)①石头在“我”的教育与帮助下,经济明显好转,有精力专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2 分)②石头不仅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认识到杨老师的一片至诚的苦心,性格走向成熟与独立; (2 分)③一个人孤立奋斗很难成功, 石头因他人的帮助实现了腾飞的梦想,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2 分) 观点三:“我”与石头都是最大的赢家2 分)综合上边两种观点分析即可15、A(B 项坐收余利应为坐收渔利;C 项责无旁待应为责无旁贷; D 项沧海一栗应为沧海一粟)3 16.D (D 项,甚嚣尘上,贬义,指错误言论十分嚣张用法正确A 项,适用对象不对, “见仁见智”指的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B 项,望文生义,“浩如烟海”指文献资料丰富;C 项,感情色彩误用,“首屈一指”含褒义,指最好的 ) 17.【答案解析】答案: B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将“炸鸡和啤酒”调到“不仅”后面 C 项,赘余,“引发”与“发生”重复累赘D 项,句式杂糅,删去“建设有”或“可供人游玩” 18.D《威尼斯商人》应为《麦克白》19.C:注意观察的顺序,先是“上观”,①④句在前;然后是“下望”,⑥③句在后;⑤②句谈谷底美景,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 项。
20. 结尾:秋天过去了,场上的谷粒被收进了粮仓,什么也没有了,麻雀无可奈何地飞走了寓意:①毫无资本的夸耀,最终会破灭,使自己一无所获;②脚踏实地的劳动胜过空洞的炫耀21、 [ 写作指导 ] 如何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抓关键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题材料的关键句是苏格拉底的答语对于集市中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学生们满心艳羡;然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其实是自己不需要的由此,我们不难玩味出苏格拉底的人生志趣——崇尚简单从这一立意点切人, 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中心论点:(1)快乐源于简单的生活;(2)生活因简单而幸福;(3)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5)欲壑难填,当思自制;(6)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7)富有的是精神;(8)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 (9)学会放下;(10)做好人生的加减法;等等附 参考译文平原君朱建是楚国人从前当过淮南王黥布的相国因犯罪离去,后来又跟了黥布,黥布想反叛时问过朱建, 朱建劝谏阻止, 黥布不听他的, 却听梁父侯的,造起反来汉朝诛灭了黥布,得知朱建曾劝阻过,高祖就赐朱建封号为平原君,迁居长安朱建有口才,为人严肃廉洁,刚毅正直,办事不随波逐流,有原则。
辟阳侯行为不正,但受吕后宠信, 他想和朱建交往, 朱建不肯见他 后来朱建母亲去世,陆贾一向和朱建关系好,去拜访他平原君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给母亲出殡送葬4 的钱,正要借钱置办殡丧用品,陆生让平原君只管发丧陆贾去见辟阳侯,道贺说: “平原君的母亲死了 ”辟阳侯不解:“他母亲死了,向我道什么贺?”陆贾说: “前些时你想交结平原君,他守节义不肯见你,是由于母亲的缘故现在他的母亲已经去世,您如果赠送厚礼为他母亲送丧,那么他一定愿意为您拼死效劳 ”辟阳侯于是送上百金备置送终的衣被其他列侯贵人因辟阳侯的缘故,前去送礼吊丧的不少,送礼金五百金辟阳侯特别受吕太后的宠爱,有的人就在孝惠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孝惠帝大怒,就把他逮捕交给官吏审讯,并想借此机会杀掉他吕太后感到惭愧,又不能替他说情而大臣们大都痛恨辟阳侯的丑行更想借此机会杀掉他辟阳侯很着急,就派人给平原君传话,说自己想见见他但平原君却推辞说:“您的案子现在正紧,我不敢会见您然后平原君请求会见孝惠帝的宠臣闳籍孺,说服他道:“皇帝宠爱您的原因,天下的人谁都知道现在辟阳侯受宠于太后,却被逮捕入狱,满城的人都说是您给说的坏话,想杀掉您如果今天辟阳侯被皇上杀了,那么明天早上太后发了火,也会杀掉您。
您为什么还不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替辟阳侯到皇帝那里求个情呢?如果皇帝听了您的话,放出辟阳侯,太后一定会非常高兴而太后、皇帝两人都宠爱您,那么您也就会加倍富贵了于是闳籍孺非常害怕,就听从了平原君的主意,到皇帝那里给辟阳侯说情,皇帝果然放出了辟阳侯辟阳侯在被囚禁的时候,很想会见平原君,但是平原君却不肯见辟阳侯,辟阳侯认为这是背叛自己,所以对他很是恼恨等到他被平原君成功地救出之后,才感到特别吃惊吕太后去世之后,大臣们杀死了诸吕辟阳侯和诸吕关系极深,但最终没有被杀死保全辟阳侯生命计划之所以实现,都是陆生和平原君的力量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了辟阳侯,也和辟阳侯党附吕氏有关孝文帝得知辟阳侯的门客朱建曾替辟阳侯出谋划策,便差人抓朱建治罪朱建听说捕吏上门,便要自杀,他的儿子和捕吏都说: “事情究竟怎么样还不知道,为什么自杀?”朱建说: “我一死, 灾祸到此为止, 不会连累你们于是自刎而死 文帝听说后,很惋惜地说:“我本来没有杀朱建的意思 ”就召朱建的儿子,拜为中大夫朱建的儿子后来出使匈奴,匈奴单于无礼,他责骂单于,最后死在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