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docx
9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参考答案:D2. 他的画重视色彩和主观感情,喜欢激动人心的事件作题材他所画的形象色彩饱满热烈,有强烈的音乐感,能表现出一种诗意的美这位画家是指( )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梵高 D.毕加索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的对基础知识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绘画注重色彩和主观感情的是德拉克洛瓦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 1904 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 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参考答案:C4.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参考答案:D考点:皇帝制度从材料“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可以看出皇帝有着明显的特权,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故选DABC项材料均无体现5. 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蒸汽机的发明使用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参考答案:B6. 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参考答案:知识考点:孙中山三民主义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考查学生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1925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可以知道当时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所以选择A7.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力的变化C.中国革命形式的变化 D.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参考答案:A8.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从侧面说明雅典民主A.直接民主的特点B.城邦利益高于一切C.是少数人的民主D.建立在城邦基础上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男人就是城邦”可以反映出城邦中男人的重要雅典民主是公民的民主,而公民的范围是成年男子这都说明只有城邦中的成年男子才能享受民主,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这是少数人的民主;直接民主的特点小国寡民,因此A项错误;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因此D项错误9.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①“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②“用粪犹用药也③“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④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10. 右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映的实质问题应该是( ) 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参考答案:C按照材料中的主人公身份,漫画表达的不是乒乓球运动,故A项错误;同上述理由一样,故B项错误;70年代初期,因为各自内外因素的作用,中美谋求关系正常化,但是因为牵涉利益较多,当时美国绕开了日本单独和中国接触,故C项正确;当时的日本在国际关系上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虽然接触过程中要绕开日本以减少第三方势力的干扰,但是说成“大障碍”还是夸大的,故D项错误。
11. 下列对四个人物改革的论述,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②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赫鲁晓夫改革最终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③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劳工的权益,是工人阶级的代言人;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立足于国情A、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B、①③错误②④正确C、③④错误①②正确 D、③错误①②④正确参考答案:D12. 李悝:“治田勤谨,则田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其意在勉励农作应A.讲究精细性 B.摆脱落后性C.打破封闭性 D.克服自足性参考答案:A材料言论肯定了“勤谨”对土地产出的重要性,即精耕细作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A项材料言论没有体现出对“落后性”“封闭性”“自足性”的态度,排除B、C、D三项13. 据徐珂记载:中华民国成立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但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社会革命的进程充满曲折性、艰巨性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了旧有统治秩序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 D.辛亥革命推动了移风易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仍有不少士绅反对剪辫,甚至成立的“保辫会”,以致到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故BD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士绅”属于社会的上层人士,而不是基层民众,故排除C。
故选A14. 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率先采用机器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A.纺织业生产技术简单.易于采用机器生产B.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增势强劲.推动了技术革新C.棉纺织业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庞大D.英国从殖民地获得大量财富,生产所需资金充足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情况,新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往往是在新的部门和领域,受旧势力影响小,便于推广新技术,并且市场对棉纺品的需求量大增,从些角度考虑,应选B.15. 伯利克里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希腊语polites),而是私人(希腊语idiotes).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是 A.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 B.不存在任何不公正的民主 C.从事脑力劳动者的民主 D.雅典居民的直接民主参考答案:A略16. 甲午战前,湖南“风气未开,向来最恶洋务”,而战后,“贤士大夫渐谙外情,竞讲新政”这一变化表明A.洋务运动难以拓展B.西学影响日益加深C.维新政策得以实践D.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参考答案:试题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分析:材料中湖南“贤士大夫”由“风气未开”到“竞讲新政”表明西学的影响日益加深,故选B项。
17. 李大钊在《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中号召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这说明李大钊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明B.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C.对东西方文明存在偏激认识D.主张有选择的吸收西方文明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可知,李大钊否定传统历史文化,肯定西方文明,这是对东西方文明存在偏激认识,C项正确AB项只涉及李大钊单方面的态度,与材料强调对东西方文明存在偏激认识不符,排除材料反映李大钊主张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而不是有选择的吸收西方文明,排除D18.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蔓延到全世界 D.危机持续时间长参考答案:B19. 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C.他的家安装了电灯 D.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参考答案:B20. 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
这意味着A.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 B.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C.官职向全体国民开放 D.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可知,公民享有均等地参与政治的机会,故D项正确;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雅典国家性质仍是奴隶社会,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公民不等于全体国民,故C项错误21.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北伐战争的推动B.南昌起义的爆发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参考答案:C22.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参考答案:C23. 1911年10月13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
该报道中的□□应是( )A.南京 B.广州 C.武昌 D.南昌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从材料中“1911年10月13日”“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可知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24. 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