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军事制度比较.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0737852
  • 上传时间:2019-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军事制度比较  篇一:日本军衔制度  日本军衔制度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新日军军衔等级,1950年,日本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日本军衔  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重建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将一相当于上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补相当于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  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军1970年增设了准尉,1980年又增设了曹长(即军士长)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5等18级  日军上将是最高军衔,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长;陆军各军长、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方面队司令为中将;陆军师长、海军队群司令、空军战斗航空团团长为少将;陆军师参谋长、团长,海军舰长、空军战斗航空团副团长等为上校;陆军副团长、海军副舰长、空军飞行队长为中校;陆车宫长为少校;陆军连长、海军分队长、空军中队长等为上尉;陆军排长、海军分队长、空军小队长为中尉和少尉  篇二: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队别:研究生四队  姓名:郭涛  学号: 152050  摘 要  从唐朝以来,我国与日本之间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系,中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如今,中国持续和平发展,日本日趋衰落,中日关系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战略相持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结果既取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质量提升,也取决于双方的战略选择与部署日本的战略趋向具体表现为:全球战略收缩,东亚战略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深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防务部署和对外军 事合作有鉴于此,面对日本的战略趋向,中国应善加应对,加强全球议程上的倡议和塑造能力,积极锤炼大国心态,确立更具针对性的东亚地区战略,以长远眼光处理中日关系。

        本文通过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为时间基础,介绍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从而总结出日本军事战略思想中自古至今所传承的一些思想,以及介绍近几年日本的新军事变革及其国际秩序观最后阐述其对我国的影响,并针对日本的一系列措施我国所应做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日本军事思想;日本国际秩序观;中国应对对策  目 录  摘 要 ................................................. I 1 日本军事思想的发展历史 .............................. 1   日本的兵书《斗战经》.................................... 1 中日之间爆发的战争...................................... 2  2 日本的国际秩序观 .................................... 3 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 4 参考文献 ...........................................  4 6 8  1 日本军事思想的发展历史   日本的兵书《斗战经》  日本的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同日本的军事著作密不可分。

      而日本关于军事方面的著作中《斗战经》是对日本军事思想形成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斗战经》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其作者,据《斗战经》序中说,“或曰太祖宰相维时卿作,或曰太宰师匡房卿书也,今不可考证[1]日本平安时代中后期,是中国兵书,特别是《孙子兵法》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时代《斗战经》一书就是日本兵学家深入研究中国兵书和日本传统兵学思想的结晶书中批判了当时在日本影响很大的《孙子兵法》的一些观点,指出要从日本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孙子兵法》,强调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突出宣传日本的民族精神因此,《斗战经》一书充分体现了日本结合自身民族特性对于军事及战争的看法该书问世以后,深受日本民众欢迎,“自幼至名,手不舍卷”,广为流传日本兵学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此书不在奇,不在正,不在权,与天地同于理,与阴阳合于化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一、提倡继承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本书特别强调日本要有自己的民族性,要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二、提出“武”是天地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是“先武后文”,本书十分重视“武”的作用,认为“武”乃是促进天地形成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对于战争的看法是战争推动历史发展,崇尚武力。

      这是日本传统军事思想中的精髓,同我国的中庸仁爱之道相背驰三、主张正攻战  法,以“力”和“势”致胜四、强调刚毅是战争中制胜的根本条件本书认为,刚毅精神是日本民族的根本五、揭示用兵规律和原则本书根据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和战争经验,总结了用兵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用兵原则该书虽然反映了日本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一些战争规律和作战原则,但对中国古代兵学名著的看法却是错误的,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和很大的片面性   中日之间爆发的战争  纵观中日历史,是战争与和平纠缠不休历史上,中日曾经发生五次大规模战争,结果三胜两败古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过三次战争:白江口之战(胜)、蒙日战争(败)和万历援朝战争(胜)近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过二次战争:甲午海战(败)和抗日战争(胜)  [2]  中日第一战: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 公元660年,唐军跨海进军朝鲜半岛,联合新罗准备先灭百济,再灭高丽,以雪唐太宗讨伐高丽战败之耻百济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前往日本求援得知消息的天智天皇为保护这个精心扶持的半岛跳板,倾其国力应援百济此战日本战败,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上扩张势力的野心成为泡影,天智天皇不得不在战后与唐重新修好。

      日本积极向唐朝学习军事制度及军事知识,大化革新也使国内全盘唐化盛唐时期,日本也得以发展,强壮自身力量  中日第二战:元朝时期蒙日战争自唐朝以后,被注入了盛唐精气的日本在中国面前越来越自信了,而中国的朝廷相反却在日本人面前越  篇三:从国情国力军力的比较中看中日甲午战争  从国情国力军力的比较中看中日甲午战争  20XX年05月23日10:11新浪历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