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兔螨虫(疥癣)病与真菌毛癣病的区别认识与误区.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7911420
  • 上传时间:2023-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兔螨虫(疥癣)病与真菌毛癣病的区别认识与误区徐海林兔螨虫病是由疥癣科、痒螨科、恙螨科、肉食螨科的螨类寄生于家兔体表或表皮 内引起的慢性皮肤病,病兔发生剧烈的痒觉以及各种类型的皮炎,可导致患兔死亡由兔痒螨引起的螨虫病主要发生于外耳道内,引起外耳道炎,渗出物常干燥成黄色 痂皮、呈纸卷状,塞满耳道病兔以耳朵下垂、不断摇头和用脚搔耳朵等症状常见由兔疥螨引起的螨虫病一般由嘴、鼻周围、脚爪部发病,出现灰白色结痂,脚爪上 产生灰白色痂块,引起兔行动不便,从而影响兔只运动本病特点为接触感染,发病急、传播快病初患部发红、脱毛、长疙瘩,随之疙瘩 破溃流黄水,结痂皮肤增厚,患部奇痒病兔用嘴啃咬患部,摩擦兔笼擦痒,不安宁, 口咬患部直到流血、结痂秋冬季节时,在潮湿、阴暗、拥挤的环境中发病率高家兔皮肤真菌病是由丝状真菌侵入皮肤角质层及其附属物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是一 类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接触性皮肤病,又称脱毛癣随着养兔业向规模化、工厂化 的发展,家兔皮肤真菌病发生也越来越普遍,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家兔皮肤真菌病的病原菌是生长在毛和皮肤或二者之上的真菌,以皮肤真菌最重要, 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均属于半知菌亚门,大多以出芽、分枝和断裂或形成无性孢子 等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1997 年,我国首次从患皮肤真菌病的家兔皮肤病料中分离出絮状表皮癣菌 目前分 离到的家兔皮肤真菌病病原有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及黄癣菌 等,此外,念珠菌属的热带念珠菌也可引起该病皮肤真菌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对一般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对干 燥及日光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 3~4 个月,在自然环境下可存活 1 年以 上这主要是由于多数真菌能产生孢子,在不利环境下,孢子内的孢浆可以浓缩,孢 壁增厚,变成厚壁孢子,增强了对外界的抵抗力但充分暴露于阳光,紫外线及干燥情况下大多数真菌可被杀死, 且对 2.5% 碘酒、10% 福尔马林都敏感,一般可用福尔马林薰蒸被真菌污染的房间真菌的菌体对热的耐受 力与不产生芽抱的细菌相同,在60°C中lOmin即可被杀死而抱子较菌体耐热力高出 5~10 倍家兔皮肤真菌病呈世界性分布,散发或流行发生一年四季皆可发生,拥挤、阴暗 和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本病的发生该病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幼兔比成年兔更易 感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兔的免疫功 能逐渐增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降低该病与兔的品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品 种的兔,如长毛兔、獭兔、肉兔均可感染。

      该病可在兔与兔之间因接触而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笼具、饮水、饲料等间接 传播如果兔舍饲养密度过高,感染病兔未能及时隔离治疗,与健康兔密切接触,则 可引起疾病传播蔓延舍内可长期保持传染性若保持干燥,真菌孢子可保存活力若 干年根据资料统计,许多地区存在家兔皮肤真菌的广泛感染,该病在国内的流行区域亦 较广,不同地区兔皮肤真菌病的感染率不同,存在地区性差异,这可能与当地兔群的 营养水平、兔场卫生条件及调查者采用的诊断方法不同有关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兔 皮肤真菌病优势真菌,家兔感染不同的病原菌,表现症状也不相同1. 须癣毛癣菌病须癣毛癣菌病多发生在脑门和背部,皮肤的其它部位也可发生表现为圆形脱毛, 形成边缘整齐的秃毛斑,露出淡红色皮肤,表面粗糙,并有灰色鳞屑,有的病兔被毛 似剪刀剪过一样患兔一般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石膏样毛癣菌(即须癣毛癣菌)可引起全身各部位发病,1型主要以脱毛、皮肤红 而光亮或覆有少量皮屑、无痂皮、较易感染葡萄球菌而化脓和症状较轻等为特征III型主要以脱毛、皮肤粗糙干裂、覆有少量痂皮、较易继发或并发脓肿和螨病及症 状较重等为特征V型主要以结较厚的石膏样痂皮,很易继发或并发脓肿和螨病、不易脱痂及症状较 重等为特征。

      2. 石膏样小孢子菌病患兔开始多发生在头部,如口、耳朵、鼻部、眼周、面部、嘴 以及颈部等,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断、脱 落形成环形或不规则的脱毛区,表面覆盖灰白色片,并发生炎性变化,初为红斑、丘 疹、水泡,最后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呈现小的溃疡患兔瘦弱、被毛粗乱、无光泽、精神不安,时常用后肢抓搔嘴、眼、耳和胸腹部摩 擦蹭痒,互相嘶咬,发出尖叫声;或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使病情恶化,最 终死亡泌乳母兔患病,其仔兔吃奶后感染,在其口、眼睛和鼻子周围形成红褐色结痂,母 兔乳头周围有同样结痂刚断乳幼兔发病常怕冷、扎堆、精神沉郁,常因抵抗力下降 发生继发病而死亡鉴别诊断:1. 兔螨病病灶多发于耳内外侧、鼻尖、四肢末端、爪部、下腹及阴部或全身病初毛根发红、搔痒、起絮状白皮;患兔不时搔抓,皮肤脱毛形成较硬的痂皮,有石灰 样的白色沉着物;拔取患部毛发或刮取皮屑,溶于10%氢氧化钾溶液中,置载玻片上于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及虫卵2. 兔真菌病患兔病灶发于脸部,耳外侧,大腿外侧或背部,腹部被毛处;多从头部开始蔓延至全身,也有从身上某一部位发病的病灶呈不规则块状或圆形脱毛,也有的表现为断落性脱毛;患部周边被毛轻轻拉扯即易脱落,痂皮较薄,呈糠麸样,镜检 可见真菌孢子。

      3. 兔湿性皮肤炎病灶多发于颌部、颈部或前肢患兔表现为皮肤发红,有腐烂、溃 疡、坏死等病理变化4. 中耳炎病灶多发于耳道表现为耳道内发炎,分单侧、双侧性;初期耳道内有少 量痂皮,继而痂皮增多,塞满耳道;严重病例病灶处化脓、甚至穿孔患兔继发脑膜炎死亡以上是各位老师专家对家兔螨虫病和家兔真菌病的详细阐述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 数养殖户还是存在不明白两者区别和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在名称上容易混淆,疥癣病,到底是疥?还是癣?,因为毛癣病的危害极大,只 要听到癣这个字,就让人不寒而栗从分类学上只有螨虫病才称之为疥癣(兔螨虫病 是由疥癣科、痒螨科、恙螨科、肉食螨科的螨类) 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疥癣是 螨虫病,而不是真菌性毛癣病真菌性毛癣病是毛癣,不是疥癣二是人为的误导,因为螨虫病与真菌病的症状相似性较大,某些专业性不强的 (包括 一些推销药品的 )有意或无意的指导,延误或加重病情三是混合感染造成的认知偏差, 两者症状相似度高,卫生不良时两者会混合感染发病, 两者兼有,症状加剧仔细观察还是能分辨出来的部位区别,螨虫病发生在耳壳内,真菌病发生在耳朵边缘与耳梢螨虫病发生在脚趾 端痂皮逐渐加厚开裂, 真菌病发生在整个脚趾。

      螨虫病主要发生部位脚趾端, 耳壳内, 鼻端真菌病发生部位几乎无处不发年龄区别,螨虫病青年兔至成年兔多发真菌病主要发生在三月龄内幼兔大概十日 龄内仔细观察即可见真菌症状,出箱仔兔即痂皮明显从时间上看,兔场中大兔螨虫病少见,而三月龄内至哺乳仔兔大量发病,这种情况是 基本已经是真菌病了当两者同时感染时,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首先治疗螨虫病,螨虫病现在已不是什么 难治疗的病了,伊维菌素可谓特效药物了控制住螨虫对机体的伤害,再着手治疗真 菌毛癣病会事半功倍 真菌毛癣病的治疗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 否则治疗起来很麻烦 尤其是工厂化养殖,从实际生产角度上说,一些方法并不实用治疗:螨虫(疥癣)病:治疗免螨虫病药物很多,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双甲眯乳油剂、辛硫磷乳油剂、三氯 杀螨醇、氯苯脒、敌百虫、色拉茵素、倍硫磷等均有疗效伊维菌素注射液是目前用于驱除家兔螨虫的首选药物,因其临床应用安全范围较大, 毒性相对较小,对螨虫的成螨阶段有较好灭杀作用但该药对幼螨无效,在生产实践 中,需在首次用药 7~10 天后再重复用药几次给兔饲喂足量的青绿多汁饲料,注意观察患兔的食欲、精神状况对体质较弱或年龄 较小、病情又严重的患兔,要精心护理;患兔接触过的用品必须用沸水冲洗,并外喷 药物消毒,或者用火焰灭虫;治疗过程中清理下的痂皮和皮屑不得随意丢弃,最好放 入药液中,将螨虫杀死后掩埋或放入火中烧掉,以免传染给其他家兔或人。

      真菌毛癣病:近 20 年来人用抗真菌的药物发展很快 ,从传统的碘化钾、灰黄霉素、克霉唑、两性霉 素 B 发展到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这些药物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膜、 细胞核或细胞壁 ,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1)仔兔撒窝粉预防真菌病,仔兔出生后取适量撒窝粉撒在垫草中,预防效果显著2)克霉唑癣药水或克霉唑软膏,均匀涂擦患部每天3-4 次,直至痊愈3)10%水杨酸酒精或 5-10%的硫酸铜溶液涂擦患部、醋柳碘溶液或浓碘酊外涂及环吡 酊胺软膏外敷4)采用1%环已吡酮氨乙醇霜或 1%特比萘芬霜治疗,对兔皮肤红色毛癣菌病和石膏 样毛癣菌效果均较好5) 灰黄霉素口服25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14日混饲每吨饲料250克6) 两种病同时发生时,使用百日净 (由阿苯达唑、阿维菌素、长效缓释因子组成 ) 针剂皮下注射,每7天一次,连用2次,同时在每1000千克饲料中添加100g灰黄霉素, 饲喂 14天停药一周,连续用药 2个疗程,对獭兔的疥癣、真菌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而且 复发率低4.综合防治 家兔皮肤真菌病病情顽固 ,传播快,病因复杂,并可引起交叉和继发感染。

      因此,需要从引种和饲养管理方面来控制本病的发生尽量避免从患有真菌病的兔 场引种 (引种时一定要看该场的仔幼兔生长情况 ),加强日常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 意兔舍内的湿度和通风,经常检查兔群,发现可疑患兔,应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火焰消毒和化学药物消毒对环境消毒用的消毒药品应做到不断 更换,轮流使用本病是人畜共患病,饲养员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资料引用:郭海宁,高宝荷,肖秋萍,陈茂金,吴家斌.伊维菌素治疗家兔螨虫病效果观察[J]《黑 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年 12 月(下)崔丽娜,姜文学,杨丽萍.张秀玲,张振杰,高淑霞家兔皮肤真菌病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11 年1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