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第一节大白菜第二节结球甘蓝.ppt
70页概述第一节 大白菜第二节 结球甘蓝第六章 白菜类概述一、白菜类蔬菜分类二、白菜类三个种在遗传及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三、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求一、白菜类蔬菜分类(一)植物学分类1芸薹: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芜菁等 2甘蓝:结球甘蓝、皱叶甘蓝、抱子甘蓝、球茎甘蓝、芥蓝、花椰菜、青花菜等3芥菜: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等二)农业生物学分类方法 在栽培上,小白菜、乌塌菜、菜苔、芥蓝属于绿叶菜类;芜菁、根用芥菜等则为根菜类 1、白菜(芸薹):叶薄,绿色、无明显蜡粉、叶缘波状 (AA,n=10)2、甘蓝:叶厚,兰绿色,有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 (CC,n=9) 3、芥菜:叶薄,绿色,无明显蜡粉,叶缘锯齿状AABB,n=18) 二、白菜类三个种在遗传及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三、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求1.都起源于温带,喜温和,适于15~18℃的月均温较耐寒,但多不耐热结球甘蓝的部分品种耐热,多数白菜类蔬菜均为耐寒性,半耐寒性(白菜、茎用芥菜和花椰菜),月均温在21℃以上的季节生长不良。
2.低温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通过光照阶段其中白菜、芥菜多属于种子及绿体春化,要求的低温较高(15℃),日数较短;12小时以上的光照;甘兰多属于绿体春化,要求的低温较低(10℃),日数较长,需14小时以上的光照条件;而花椰菜、青花菜及菜薹等对低温及光照要求不严 三、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求 3.叶面积大,蒸腾量大,但根系浅,所以要求合理灌溉 4.需肥多,特别是N、P、K肥基肥和追肥 5.均用种子繁殖,属于一、二年生植物也可育苗移栽,侧芽也可以扦插繁殖易互相杂交 6.有许多共同的病虫害 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黑斑病、根肿病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猿叶虫、黄曲条跳蛱等 第一节 大白菜一、大白菜的分类与栽培品种一、大白菜的分类与栽培品种二、大白菜的生物学特性二、大白菜的生物学特性 三、三、 大白菜栽培技术大白菜栽培技术 一、大白菜的分类与栽培品种一、大白菜的分类与栽培品种 (一)大白菜的分类(一)大白菜的分类1.大白菜变种的分类.大白菜变种的分类2大白菜的基本生态型大白菜的基本生态型(二)我国栽培的大白菜品种(二)我国栽培的大白菜品种 1)散叶变种:顶芽不发达,不结球,抗性强。
2)半结球变种:顶芽较发达,结球但不紧实 3)花心变种:顶芽发达,球紧实、褶抱外翻 4)结球变种:顶芽发达,球紧实、抱合 (一)大白菜的分类1.大白菜变种的分类1 1)卵圆型:海洋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卵圆形,球形指数(叶球高)卵圆型:海洋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卵圆形,球形指数(叶球高度度÷÷叶球直径)约为叶球直径)约为1 1..5 5;球顶尖锐或钝圆,近于闭合顶生叶;球顶尖锐或钝圆,近于闭合顶生叶倒卵圆形至阔倒圆形,褶抱,中生叶倒卵圆形至阔倒圆形,披张倒卵圆形至阔倒圆形,褶抱,中生叶倒卵圆形至阔倒圆形,披张2 2)直筒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大于)直筒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大于4 4球顶近于闭合或尖顶生叶及中生叶皆阔披针形,中生叶第一球顶近于闭合或尖顶生叶及中生叶皆阔披针形,中生叶第一叶环及第二叶环半直立第三叶环和顶生叶一同构成叶球,拧抱叶环及第二叶环半直立第三叶环和顶生叶一同构成叶球,拧抱3 3)平头型:大陆气候生态型,叶球倒圆锥形,上大下小,球形指)平头型:大陆气候生态型,叶球倒圆锥形,上大下小,球形指数接近于数接近于1 1。
球顶平坦,完全闭合顶生叶横倒卵圆形,叠抱,中球顶平坦,完全闭合顶生叶横倒卵圆形,叠抱,中生叶阔倒卵圆形,披张生叶阔倒卵圆形,披张 2大白菜的基本生态型大白菜的基本生态型我国大白菜的基本类型我国大白菜的基本类型 基本类型:基本类型:A-散叶变种散叶变种 B-半结球变种半结球变种 C-花心变种花心变种 D-结球变种:结球变种: D1卵圆型卵圆型 D2平头型平头型D3 直筒型直筒型次级类型:次级类型:CD1 花心卵圆型花心卵圆型:CD3花心直花心直筒型筒型D1D2平筒卵圆型平筒卵圆型D1D3圆筒型圆筒型D2D3平头直平头直筒型筒型(二)我国栽培的大白菜品种(二)我国栽培的大白菜品种 1.合抱类型:山东合抱类型:山东2、、5号,鲁白号,鲁白2、、3、、4、、7号等号等2.叠抱类型:郑杂叠抱类型:郑杂1号、豫白号、豫白3号等号等3.拧抱类型:北京拧抱类型:北京4、、10、、106,新,新1号等号等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性 1.根 大白菜的根系属于直根系,主根较发达,上粗下细,主根上有侧根两列,每列两排团棵时主根深达60cm,结球期根系最大分布直径约80cm。
但总的看,大白菜根仍属浅根系,主要分布在25cm土层内所以,栽培上需要促根壮根,方能增产 营养生长时期茎短缩肥大,花芽分化前圆形、顶部平坦,花芽分化时伸长为圆锥形,最后抽生花芽 2.茎 营养生长时期叶很发达,是产品器官大白菜叶呈明显的“器官异态”现象,即具有“异型性”,分为子叶、基生叶、中生叶、顶生叶及茎生叶子叶两枚,对生有柄;之后生出一对基生叶或称初生叶,长椭圆形,有柄无翼;再往后则着生中生叶、互生,一般2~3个叶环,早熟品种叶序2/5(3/8)型,晚熟品种叶序3/8(5/13)型,这是大白菜的主要同化器官完成中生叶叶环生长后,再向内即是构成叶球的顶生叶,也叫球叶它着生在茎的顶端,是同化产物的贮藏器官在通过春化阶段以后,花薹抽生,产生花茎,其上着生的叶叫茎生叶异态叶型是结球白菜的一个特征 3.3.叶叶4.花 花淡黄色,为总状花序,未开花前短缩,开花结果时不断伸长完全花,花萼、花瓣各4枚,雄蕊6枚为强雄蕊,子房上位开放时先从主枝开放,自下而上 为长角果,成熟时纵裂为两瓣种子圆形较小,红褐色,无胚乳,有纵凹纹 5.果实和种子 1.营养生长时期 1) 发芽期:种子萌动~“拉十字”,一般3天子叶展开,7~8天拉十字,两片子叶与两片基生叶交叉生长的长相称为拉十字,拉十字为其临界特征。
(二)生活周期1.种子休眠期 2.发芽期 3.幼苗期 4.莲座期5. 结球期 6.休眠期 7.抽薹期 8.结果期 2) 幼苗期:拉十字~第一叶环叶长出并且完全展开(开小盘)即“团棵”早熟品种12~13天,中晚熟品种17~18天,团棵为期临界特征该期生长量小,但生长速度快,增重达24~25%/日这一时期幼苗小,需加强管理 1.营养生长时期1.种子休眠期 2.发芽期 3.幼苗期 4.莲座期5. 结球期 6.休眠期 7.抽薹期 8.结果期 3) 莲座期:团棵至再长出1~2个叶环,形成发达的叶丛形成大白菜的主要同化面积,苗端已分化球叶此期生长量大而且迅速当球叶分化停止,株心小球叶开始有抱合生长时,莲座期即告结束栽培上,莲座期要通过追肥灌水来促进莲座叶的生长及球叶的分化;后期则需适当控制浇水,避免莲座叶生长过旺,影响转入结球 1.种子休眠期 2.发芽期 3.幼苗期 4.莲座期5. 结球期 6.休眠期 7.抽薹期 8.结果期 1.营养生长时期4) 结球期:从开始包心至形成整个叶球此期生长量最大 结球前期:从开始包心到叶球的轮廓形成。
这时莲座叶的面积继续扩大,外层球叶旺长,需要大量的肥水 结球中期:是球叶生长充实叶球的时期此时球重增加最快,量最大要大力促进养分的制造和向叶球的运输积累 结球后期:指收获前7~15天至收获这时莲座叶开始衰老,球叶生长减慢,叶球进一步充实 1.种子休眠期 2.发芽期 3.幼苗期 4.莲座期5. 结球期 6.休眠期 7.抽薹期 8.结果期 1.营养生长时期5) 休眠期:收获后贮藏,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1.种子休眠期 2.发芽期 3.幼苗期 4.莲座期5. 结球期 6.休眠期 7.抽薹期 8.结果期 1.营养生长时期生殖生长阶段包括返青抽薹期、生殖生长阶段包括返青抽薹期、开花期、结果期开花期、结果期 1.种子休眠期 2.发芽期 3.幼苗期 4.莲座期5. 结球期 6.休眠期 7.抽薹期 8.结果期 2.. 生殖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1.温度 大白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生长期要求温和的气候,不耐热也不耐寒32℃以上及5℃下会生长不良能忍受0~-2℃短期低温,到-4~-5℃则会冻死,一般可忍耐轻霜发芽期适宜温度20~25℃,幼苗期适温为22~25℃,莲座期适温17~22℃。
温度过高,产生徒长,低了则推迟生长期结球期适温为12~22℃,最好有较大的昼夜温差,白天为15~22℃,夜间12~15℃贮藏期以0~2℃为宜 大白菜的春化温度为15℃以下 大白菜植株在完成春化后,在12小时以上日照和18~20℃的较高温度条件下,有利于抽薹、开花,秋白菜播种后在发芽期、幼苗期和莲座期的短缩茎顶端陆续产生叶原基,形成新叶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光照 大白菜是要求中等光强的作物 大白菜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光合强度有差异深绿品种较能适应低温弱光条件,淡绿品种则较能适应高温强光条件光合强度幼苗期最低,莲座期较强,结球期最强 大白菜在12小时长日照下,有利于抽薹、开花 3.水分 大白菜叶子多,面积大,叶面角质层薄,水分蒸腾量大,并且根系浅所以需水多,特别是结球期,需水量最大 4.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为好一般砂壤土前期白菜生长良好而后期不良,产量和品质均低壤土及粘壤土,土层深厚,保肥保水力强,最适于白菜栽培,叶球充实,叶片及叶柄大而薄,叶脉细小纤维细软,味甜,产量和品质均高。
中粘土或重粘土土质粘重,保肥保水力强,亦能获高产,但有缺点,发芽期遇雨发芽慢;雨后天晴易板结,出苗困难;莲座期易徒长;结球期易使球充实,但叶柄过于肥厚,叶脉粗大,纤维发达,含水多,味淡品质不好,且易感病 5. 矿质营养 氮素的作用对白菜的生长最为重要,尤其在幼苗期和莲座期,在N过多而P、K不足时,叶原基的分化受影响,养分的转化、运输受抑,大大影响莲座和叶球的形成,抗性降低,开花结实也受抑 缺P时叶子呈暗绿色,叶背和叶柄发紫,植株矮小缺K时叶缘枯黄而呈“焦边”状,影响养分运转,且莲座叶未老先衰 钙的缺乏会导致“干烧心”,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土壤干燥或施肥过多白菜对硼的吸收随着生长而增加,生长盛期缺硼,引起叶柄内侧组织木栓化,由褐变黑褐色,结球不良 三、三、 大白菜栽培技术大白菜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 (二)大白菜(结球白菜)秋季栽培技术 大白菜以秋季栽培为主,近年来也有少量春夏栽培秋季栽培是最适大白菜以秋季栽培为主,近年来也有少量春夏栽培秋季栽培是最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一般我省多用倒茬地,上茬为越冬菜、春菜或早夏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一般我省多用倒茬地,上茬为越冬菜、春菜或早夏菜,也有晒茬地栽培的。
一般要菜,也有晒茬地栽培的一般要2 2~~3 3年轮作春季栽培主要需解决早春低年轮作春季栽培主要需解决早春低温春化及长日照造成的抽苔,以及高温不结球问题可选用生长期短的夏温春化及长日照造成的抽苔,以及高温不结球问题可选用生长期短的夏结球品种,且早期要避免低温结球品种,且早期要避免低温 (一)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 在播种前要做好选地、腾茬、整地、施基肥及打垅等工作最好实行在播种前要做好选地、腾茬、整地、施基肥及打垅等工作最好实行2~~3年年的轮作用晒茬地栽培大白菜的,要事先搞好除草、施肥、整地、打垅等工作用晒茬地栽培大白菜的,要事先搞好除草、施肥、整地、打垅等工作但秋白菜生产多用倒茬地,这就要求在前茬作物栽培结束后,及时抢时间整地施但秋白菜生产多用倒茬地,这就要求在前茬作物栽培结束后,及时抢时间整地施肥大白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需施用大量的有机肥作底肥,施有机肥肥大白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需施用大量的有机肥作底肥,施有机肥5000公斤公斤/667平方米,最好分次施用并掺施过石平方米,最好分次施用并掺施过石30~~40公斤或磷酸二铵公斤或磷酸二铵20~~30公公斤斤最好作垅,一般为。
最好作垅,一般为60cm宽的大垄宽的大垄 (二)大白菜(结球白菜)秋季栽培技术 1.整地施基肥.整地施基肥 大白菜品种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早熟栽培国庆前上市或播种期晚的应选长春快菜(65天)等生育期短的品种一般冬贮菜倒茬及时或晒茬地多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如吉研2号、九白一号、白帮河头生育期85天;吉林大矬、秋杂2号生育期85~90天;通杂1号生育期90~95天,四平矬生育期80~85天 2.选择适宜品种 1)播期 大白菜对播种期要求比较严格,播种过早,易得病,后期易脱帮,播种晚了又包心不实,影响产量和品质我省秋白菜的播种均在7月中下旬,一般中部地区的丰产播期在7月20日至28日中晚熟品种最好在7月25日前播种生育期长的品种如通杂1号,可适当早播一些早熟栽培的要在7月20日前播完;腾茬晚的,可栽培长春快菜等早熟品种,在8月初播种;气候低温可早播;沙土地可晚播;肥力足的晚播,病虫害重的晚播;10月中旬收获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也影响产量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地力来确定播种密度一般早播种密度也影响产量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地力来确定播种密度。
一般早熟品种熟品种30×60cm,中晚熟品种,中晚熟品种40×60cm,生育期长的可,生育期长的可45×60cm如果地力差可栽培一些棵较小的品种,同一品种适当稀些,大白菜的播种量一地力差可栽培一些棵较小的品种,同一品种适当稀些,大白菜的播种量一般约般约150~~250g/667㎡㎡ 2)密度)密度 大白菜的播种方法有穴播和条播,以穴播为主一般采用刨埯,每埯约10余粒,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不可过深,一般为1~1.5cm,稍压土壤较湿时,更应浅覆土土干时可坐水种 3)播种方法 ((1)苗期管理)苗期管理 实际生产中,苗期管理指幼苗出土到团棵这段时间的管理实际生产中,苗期管理指幼苗出土到团棵这段时间的管理 秋白菜的苗期是灾害性天气的多发期此时正值高温季节,又旱涝不定,幼苗秋白菜的苗期是灾害性天气的多发期此时正值高温季节,又旱涝不定,幼苗的抗灾能力又不强,所以对幼苗的生长极为不利蚜虫、跳钾、菜螟等害虫也经的抗灾能力又不强,所以对幼苗的生长极为不利蚜虫、跳钾、菜螟等害虫也经常危害幼苗所以管理上要精心常危害幼苗所以管理上要精心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 播种时如遇高温干旱,需要在播前播后浇水,促其发芽出苗。
出苗后在及时播种时如遇高温干旱,需要在播前播后浇水,促其发芽出苗出苗后在及时进行间苗、中耕、除草的同时,为防止干旱及造成病毒病,要浇水增湿降温保进行间苗、中耕、除草的同时,为防止干旱及造成病毒病,要浇水增湿降温保苗如遇多雨,必需及时排除水涝幼苗如发生不整齐时,可对小苗点浇肥水苗如遇多雨,必需及时排除水涝幼苗如发生不整齐时,可对小苗点浇肥水(200倍尿素倍尿素)为了壮苗,可在为了壮苗,可在3~~4叶时少量追施一次化肥,称为叶时少量追施一次化肥,称为“提苗肥提苗肥”(5 kg/667㎡㎡) 1) 肥水管理肥水管理 苗期间苗、定苗及抓全苗是苗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在苗期间苗、定苗及抓全苗是苗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在定苗前至少要间定苗前至少要间2 2次,最好间次,最好间3 3次苗,然后定苗次苗,然后定苗两间一定两间一定””的在露真叶时间第一次、留的在露真叶时间第一次、留4 4~~5 5株;株;3 3~~4 4叶时间第二次,留叶时间第二次,留2 2~~3 3株;株;5 5~~6 6叶时打单株叶时打单株————定苗三间一定三间一定””者,在子叶展开者,在子叶展开时间第一次,拉十字时间第二次,时间第一次,拉十字时间第二次,3 3~~4 4叶时间第三次,叶时间第三次,5 5~~6 6叶叶时定苗。
在出苗、间苗、定苗后,一定要浇水防跑风在出苗、间苗、定苗后,一定要浇水防跑风 间苗和定苗时应有意识地按株距选留生长健壮、位置较正间苗和定苗时应有意识地按株距选留生长健壮、位置较正的苗,去除弱、小、病、畸、残的幼苗及垄帮苗在拉十字时的苗,去除弱、小、病、畸、残的幼苗及垄帮苗在拉十字时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此时补栽易活,对根系影响小补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此时补栽易活,对根系影响小补栽苗一定要连浇几次水栽苗一定要连浇几次水 2) 间苗、定苗、保全苗间苗、定苗、保全苗 要及时铲趟、除草、打药防治病虫害 3) 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 莲座期的管理原则是:扩大叶面积,平衡根叶生长,莲座期的管理原则是:扩大叶面积,平衡根叶生长,促进迅速形成心叶,为结球期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莲促进迅速形成心叶,为结球期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莲座期以后,需要大量追肥灌水,应及时地追一次莲座肥座期以后,需要大量追肥灌水,应及时地追一次莲座肥( (发棵肥发棵肥) ),以促进外叶的生长,心叶的分化和根系的增,以促进外叶的生长,心叶的分化和根系的增大到了莲座期,包心前大到了莲座期,包心前7 7~~1010天左右,应适当进行蹲天左右,应适当进行蹲苗,暂停浇水,只进行中耕松土,使根、叶生长更为均苗,暂停浇水,只进行中耕松土,使根、叶生长更为均衡,也有利于心叶抱合。
但是,如果作为早熟栽培,随衡,也有利于心叶抱合但是,如果作为早熟栽培,随时收获上市的,或有的时收获上市的,或有的““连心壮连心壮””的品种,以及播种过的品种,以及播种过晚,或缺肥缺水的田块,都不宜蹲苗晚,或缺肥缺水的田块,都不宜蹲苗 ((2)莲座期管理)莲座期管理 结球期叶球生长迅速,重量增加快,是肥水需要量最多结球期叶球生长迅速,重量增加快,是肥水需要量最多的时期在蹲苗后进入结球初期,要进行一次大追肥,俗称的时期在蹲苗后进入结球初期,要进行一次大追肥,俗称““关键肥关键肥””或或““创筒肥创筒肥””,以促进心叶猛长追肥后要连浇,以促进心叶猛长追肥后要连浇2 2次大水以后应一直保持土壤湿润,不可忽干忽湿,以免次大水以后应一直保持土壤湿润,不可忽干忽湿,以免伤根,一般隔伤根,一般隔5 5~~7 7天浇一次水到结球中期又需追一次天浇一次水到结球中期又需追一次““灌灌心肥心肥””收获前7 7~~1010天,需停止浇水,以保质量天,需停止浇水,以保质量 总之,秋白菜的田间管理在苗期、莲座期、结球期都要加总之,秋白菜的田间管理在苗期、莲座期、结球期都要加强管理,才能获得高产,但各期也各有重点。
强管理,才能获得高产,但各期也各有重点 ((3)结球期管理)结球期管理1) 病毒病 为病毒浸染所致,有芜菁花叶病毒(TuMV)、烟草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白菜上主要是TMV主要由蚜虫传播或接触传染 病毒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浸染危害前期特别是苗期易感病,如播种过早,遇高温干旱或连雨涝后暴晴,发病重,植株呈皱缩,叶弯曲等症状结球期感病较轻,但包心不紧 防治上要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的肥水管理,及时消灭呀虫也可以用一些农药,如植病灵、病毒A、病毒B等 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 ((1)病害)病害 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白菜霜霉病菌在气温较低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白菜霜霉病菌在气温较低(16℃(16℃左右左右) ),昼夜温,昼夜温差较大,雨后有露水或雾,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病多在莲座末期至结球初期差较大,雨后有露水或雾,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病多在莲座末期至结球初期发病病原主要来源于土壤及种子病原主要来源于土壤及种子 防治上要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青帮者抗性强;多施有机肥,加强肥水管防治上要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青帮者抗性强;多施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抗性。
发病时可用药剂防治如百菌清、代森锌等理,增强抗性发病时可用药剂防治如百菌清、代森锌等 2) 霜霉病霜霉病 为细菌性病害一般在结球期发病,在贮藏期间危害严重病菌浸入为细菌性病害一般在结球期发病,在贮藏期间危害严重病菌浸入后分泌的霉能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发出恶臭发病适温为后分泌的霉能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发出恶臭发病适温为2727~~30℃30℃,但,但在在2 2~~38℃38℃范围内都可发病该病菌不耐干燥及日光直射,在地温高,多雨范围内都可发病该病菌不耐干燥及日光直射,在地温高,多雨潮湿时易发病该病从伤口浸入,所以要避免积水,防治地下害虫,防止潮湿时易发病该病从伤口浸入,所以要避免积水,防治地下害虫,防止机械损伤可用农用链霉素机械损伤可用农用链霉素200200~~250ppm250ppm进行防治进行防治 3) 软腐病软腐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跳钾、菜青虫、地蛆、甘蓝夜盗等特别在苗期危害主要虫害有蚜虫、跳钾、菜青虫、地蛆、甘蓝夜盗等特别在苗期危害严重一般在苗期可喷施敌敌畏加乐果或氧化乐果,敌杀死等防治菜青虫、严重一般在苗期可喷施敌敌畏加乐果或氧化乐果,敌杀死等防治菜青虫、跳钾、蚜虫等。
中后期用敌百虫灌根防治地蛆跳钾、蚜虫等中后期用敌百虫灌根防治地蛆 ((2)虫害)虫害 大白菜在叶球充分长成时收获一般秋季尽可能晚收白菜能耐轻霜,大白菜在叶球充分长成时收获一般秋季尽可能晚收白菜能耐轻霜,在已发生轻霜时尚可在田间继续生长,充实叶球但在严霜时温度降至-在已发生轻霜时尚可在田间继续生长,充实叶球但在严霜时温度降至-3℃3℃以下,会发生冻害,需特别注意有的采取束叶措施收获以拔菜更利以下,会发生冻害,需特别注意有的采取束叶措施收获以拔菜更利于贮藏 6.收获.收获一、类型与品种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三、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四、栽培技术四、栽培技术 第二节 结球甘蓝第二节 结球甘蓝 ( (一一) )类型类型 结球甘蓝根据叶型和色泽可分为普通甘蓝、皱叶甘蓝和 结球甘蓝根据叶型和色泽可分为普通甘蓝、皱叶甘蓝和紫甘蓝等我国以普通甘蓝为主紫甘蓝等我国以普通甘蓝为主 普通甘蓝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尖头、圆头和平头三普通甘蓝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尖头、圆头和平头三个类型个类型 一、类型与品种一、类型与品种普通甘蓝叶球类型 1.尖头类型 2.圆头类型 3.平头类型 1.1.中甘中甘1111号 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生育期号 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生育期9090~~9595天,天,2.52.5万万公斤公斤/ha/ha产量。
产量 2.2.吉春 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杂一代,生育期吉春 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杂一代,生育期110110天春天春甘蓝产量甘蓝产量3 3~~4 4万公斤万公斤/ha/ha 3.3.京丰 属夏甘蓝一代杂种,生育期为京丰 属夏甘蓝一代杂种,生育期为130130天,中晚熟,产量天,中晚熟,产量4 4..5 5万公斤万公斤/ha/ha 4.4.吉夏 省所育成的中晚熟杂一代,生育期吉夏 省所育成的中晚熟杂一代,生育期130130天,产量天,产量5 5万公万公斤斤/ha/ha 5.5.吉秋 秋甘蓝一代杂种,生育期吉秋 秋甘蓝一代杂种,生育期140140天,天,5 5月中旬播种,月中旬播种,6 6月上月上旬移,旬移,7 7月上旬定植,产量月上旬定植,产量6 6万公斤万公斤/ha/ha 6.6.晚丰 中国所育成的杂一代晚熟品种,生育期晚丰 中国所育成的杂一代晚熟品种,生育期140140天 7.7.中甘中甘1212 早熟杂交种,比中甘 早熟杂交种,比中甘1111早早7 7天。
天 (二二)品种品种 ( (一一)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结球甘蓝的根系也较浅,主要分布在 结球甘蓝的根系也较浅,主要分布在5050~~60cm60cm以上的土以上的土层中,层中,30cm30cm以上最多,其根展直径可达以上最多,其根展直径可达1m1m,吸肥能力强,抗,吸肥能力强,抗旱能力较弱旱能力较弱 叶片多为绿色,叶面光滑,早出叶为倒卵圆形,具有叶 叶片多为绿色,叶面光滑,早出叶为倒卵圆形,具有叶柄,有缺刻但叶片随着生长渐变圆,叶柄变短,到结球叶柄,有缺刻但叶片随着生长渐变圆,叶柄变短,到结球叶片时,叶柄几乎消失叶序为互生片时,叶柄几乎消失叶序为互生2/52/5或或3/83/8型有左右旋之型有左右旋之分,但与栽培关系不大分,但与栽培关系不大 茎在营养生长期短缩,经春化后顶芽或侧芽抽苔开花, 茎在营养生长期短缩,经春化后顶芽或侧芽抽苔开花,其侧芽可以在除顶芽后二次生长其侧芽可以在除顶芽后二次生长 二、生物学特性二、生物学特性 结球甘蓝为二年生,第一年形成叶球,第二年抽苔开花其生育周期 结球甘蓝为二年生,第一年形成叶球,第二年抽苔开花。
其生育周期与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时间长,营养生长期约与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时间长,营养生长期约100100天,由营养生长转到生殖天,由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要求的条件严格生长要求的条件严格 其通过春化的类型为绿体春化,长日照开花,通过春化的低温范围为 其通过春化的类型为绿体春化,长日照开花,通过春化的低温范围为0 0~~10℃10℃,,2 2~~5℃5℃完成春化速度快完成春化速度快 (二二)生活周期生活周期 结球甘蓝耐寒喜温和,生长适温为 结球甘蓝耐寒喜温和,生长适温为1313~~20℃20℃,但在,但在7 7~~25℃25℃条件下,均能正常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生长,1515~~18℃18℃生长最快种子在生长最快种子在2 2~~3℃3℃,可缓慢发芽,发芽适温为,可缓慢发芽,发芽适温为1818~~20℃20℃,,幼苗可忍耐-幼苗可忍耐-2 2~-~-5℃5℃低温,秋甘蓝结球后短时间的-低温,秋甘蓝结球后短时间的-10℃10℃外叶受冻,升温后可外叶受冻,升温后可以恢复甘蓝结球以以恢复甘蓝结球以1717~~20℃20℃为最好,温度过高,质量下降,但耐热力比白菜强为最好,温度过高,质量下降,但耐热力比白菜强。
(三三)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1.温度温度 甘蓝要求充足的水分一般在空气湿度 甘蓝要求充足的水分一般在空气湿度8080~~90%90%,土壤湿度,土壤湿度7070~~80%80%条条件下结球最好因为甘蓝叶片肥大且两面有气孔,根系分布浅,当土壤干件下结球最好因为甘蓝叶片肥大且两面有气孔,根系分布浅,当土壤干旱时,生长受抑,外叶易脱落,地上茎伸长,不包球尤其在结球期对水旱时,生长受抑,外叶易脱落,地上茎伸长,不包球尤其在结球期对水分要求更为突出,约占总需水量的分要求更为突出,约占总需水量的70%70% 2.水分水分 光周期 光周期:长日照作物,在未春化时长日照对生长有力,长日照作物,在未春化时长日照对生长有力, 光强光强:光强要求不高,比较耐荫光强要求不高,比较耐荫 3.光照光照 结球甘蓝对土壤适应性强,适于在中性、微酸性土壤栽培,也可以忍 结球甘蓝对土壤适应性强,适于在中性、微酸性土壤栽培,也可以忍耐一定的盐碱性甘蓝喜肥,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因其产量高,耐一定的盐碱性甘蓝喜肥,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因其产量高,需肥多,早期尤其以需肥多,早期尤其以N N为突出,后期需为突出,后期需K K和和P P多。
一般吸收比为多一般吸收比为3∶1∶43∶1∶4 4.土壤及营养土壤及营养 甘蓝的叶球形成是其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甘蓝的叶球形成是其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叶球具有保护顶芽、储蓄养分的作用叶球具有保护顶芽、储蓄养分的作用 冷凉的气候冷凉的气候(15(15~~20℃)20℃)和较短的日照,充足的阳光以及肥沃的土壤,和较短的日照,充足的阳光以及肥沃的土壤,充分的水肥等因素,成为其结球的最佳条件充分的水肥等因素,成为其结球的最佳条件 25℃25℃以上的高温,以上的高温,1414小时以上的日照及肥水不足,则不结球或球松小时以上的日照及肥水不足,则不结球或球松 (四四)叶球的形成条件叶球的形成条件 甘蓝在未结球以前,遇到一定的低温条件或者在幼苗期间 甘蓝在未结球以前,遇到一定的低温条件或者在幼苗期间就满足了春化的要求,定植以后一旦遇到了长日照,就不能继就满足了春化的要求,定植以后一旦遇到了长日照,就不能继续长叶结球,而形成花苔开花,称为未熟抽苔或先期抽苔续长叶结球,而形成花苔开花,称为未熟抽苔或先期抽苔 甘蓝是冬性较强的作物,其春化要在一定大小的幼苗阶段,甘蓝是冬性较强的作物,其春化要在一定大小的幼苗阶段,才能感应低温。
低温程度高限为才能感应低温低温程度高限为15.5~~17℃℃,,0~~2℃℃春化最快春化最快春化完成的时间长短与低温程度及品种特性有关一般早熟品春化完成的时间长短与低温程度及品种特性有关一般早熟品种快,晚熟品种慢,中熟品种居中种快,晚熟品种慢,中熟品种居中 春化时苗的大小,早熟品种在 春化时苗的大小,早熟品种在3叶、茎粗叶、茎粗5~~6mm以上,以上,中晚熟品种在中晚熟品种在6叶、茎粗叶、茎粗7~~8mm避免未熟抽苔,应从品种避免未熟抽苔,应从品种选择、育苗播期及其温度条件、防止干旱等方面采取措施选择、育苗播期及其温度条件、防止干旱等方面采取措施 (五五)未熟抽苔问题未熟抽苔问题 结球甘蓝耐寒且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在我省分为春、夏、秋三季栽培,主要是春、秋两季春季栽培一般选用冬性强的早熟品种,早春育苗,化冻后定植,5~6月份上市秋甘蓝5月份播种育苗,晚秋收获夏甘蓝、半夏甘蓝居于其中甘蓝栽培也应进行2~3年的轮作 三、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三、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一一)播种育苗播种育苗 1. 播种播种 (1)播前准备 我省春甘蓝多用温室播种或温床播种,中晚熟甘蓝在温床播前准备 我省春甘蓝多用温室播种或温床播种,中晚熟甘蓝在温床或冷床育苗播种。
在播种前应做好播种床的准备工作种子也应进行处理、或冷床育苗播种在播种前应做好播种床的准备工作种子也应进行处理、消毒、浸种催芽后再播消毒、浸种催芽后再播 四、栽培技术四、栽培技术 春甘蓝在春甘蓝在2月中下旬温室播种,苗龄月中下旬温室播种,苗龄60~~70天;夏甘蓝由天;夏甘蓝由3月到月到4月可排开月可排开播种于温室或温床,分期定植,苗龄播种于温室或温床,分期定植,苗龄50~~60天半夏甘蓝于天半夏甘蓝于4月末~月末~5月初月初播于露地冷床,苗龄播于露地冷床,苗龄30~~40天秋甘蓝于天秋甘蓝于5月中下旬播于露地,苗龄月中下旬播于露地,苗龄30~~40天 (2)播种期 播种期 (3)播量 播量 一般每平方米床播一般每平方米床播10g~~15g,,30g~~50g /667㎡㎡ (1)温度 甘蓝要求较低的温度,高温易引起徒长播种~出苗温度 甘蓝要求较低的温度,高温易引起徒长播种~出苗18~~22℃℃;出土后保持在;出土后保持在10℃℃左右防徒长;移植后白天左右防徒长;移植后白天15℃℃、夜、夜10℃℃,但早熟品种,但早熟品种移苗后夜温要特别注意,不能长期处于移苗后夜温要特别注意,不能长期处于10℃℃以下,以防春化。
以下,以防春化 2.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 苗期一般采取控温控水办法调节其生长浇水多了易引起徒长和发病苗期一般采取控温控水办法调节其生长浇水多了易引起徒长和发病一般在播种及移苗时浇透水,以后不旱不浇育苗期间最好结合浇水,轻一般在播种及移苗时浇透水,以后不旱不浇育苗期间最好结合浇水,轻浇浇1~~2次肥水 (2)水肥水肥 (3)定植前10~15天开始控制水分,大通风进行秧苗锻炼定前3~5天昼夜不盖 (4)移植 在露真时移植,营养面积为6×6~8×8cm,土方育苗 由于甘蓝抗旱力不强,应选择地势较低但排水良好,灌溉方便,保肥由于甘蓝抗旱力不强,应选择地势较低但排水良好,灌溉方便,保肥保水力强的土壤早熟品种适于沙壤土保水力强的土壤早熟品种适于沙壤土 栽培甘蓝的地块应进行秋翻,春天顶浆打垄,做成 栽培甘蓝的地块应进行秋翻,春天顶浆打垄,做成50~~60cm的垄或的垄或1m宽的畦,同时施足底肥肥力不足会低产、球小甚至早期抽苔宽的畦,同时施足底肥肥力不足会低产、球小甚至早期抽苔 (二)整地施肥 1. 时期 早熟者时期 早熟者4月中下旬,中熟者月中下旬,中熟者5月上旬~下旬,半夏者月上旬~下旬,半夏者5月下旬~月下旬~6月中旬,月中旬,晚熟者晚熟者6月下旬定植。
月下旬定植 2. 密度 应根据品种、地力等确定早熟品种密度 应根据品种、地力等确定早熟品种27~~33×60cm,拐子苗,畦作可,拐子苗,畦作可一畦一畦3行,中熟者行,中熟者40×60cm,晚熟者,晚熟者50~~60×60cm 3. 方法 以刨埯后暗水或明水定植,春甘蓝可浅些覆土以埋过土方方法 以刨埯后暗水或明水定植,春甘蓝可浅些覆土以埋过土方1cm为宜 (三三)定植定植 1. 及时中耕及时中耕 为了提高地温,促进土壤疏松,利于根系生长,要结合浇水及时铲趟, 为了提高地温,促进土壤疏松,利于根系生长,要结合浇水及时铲趟,一般一般2~~3遍,头一次铲趟在缓苗后进行,可以深趟不上土遍,头一次铲趟在缓苗后进行,可以深趟不上土 (四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 甘蓝需 甘蓝需N较多,缓苗后要结合铲趟,亩施硝铵较多,缓苗后要结合铲趟,亩施硝铵20公斤,晚熟品种需追公斤,晚熟品种需追两次,第二次在结球时施用甘蓝需水多,一般前期两次,第二次在结球时施用甘蓝需水多,一般前期6~~7天灌一次水,后天灌一次水,后期期4~~5天一次水,避免前期旱、后期水多天一次水,避免前期旱、后期水多。
2. 加强肥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 甘蓝的病害较轻,虫害威胁大育苗时防止椿蟓危害,定植后要防治 甘蓝的病害较轻,虫害威胁大育苗时防止椿蟓危害,定植后要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及甘蓝夜盗,一般应每隔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及甘蓝夜盗,一般应每隔10天施一次药天施一次药 3.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 谢 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