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踝关节功能解剖学.pdf

92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6475946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8MB
  • / 9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踝关节功能解剖学踝关节功能解剖学 康复科:程凤玉康复科:程凤玉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 二、踝关节功能解剖二、踝关节功能解剖 三、踝关节生物力学三、踝关节生物力学 四、足和足弓四、足和足弓 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 即距骨小腿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即距骨小腿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 (一)组成(一)组成 1.关节窝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呈叉状(又称踝穴), 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 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关节头关节头::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 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 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 (二)运动方向(二)运动方向 绕额状轴绕额状轴: 跖屈(繃脚尖)跖屈(繃脚尖) 背伸(勾脚尖)背伸(勾脚尖) 正常背伸至正常背伸至70o,跖屈至,跖屈至140o,约有,约有70o的活动范围的活动范围 绕足的矢状轴绕足的矢状轴: 内翻内翻 外翻外翻 二、踝关节功能解剖二、踝关节功能解剖 (一)骨(一)骨 与踝关节、足部有关的骨共有与踝关节、足部有关的骨共有26块(单侧)。

      块(单侧) 1块胫骨、块胫骨、 1块腓骨、块腓骨、 7块跗骨(包括距骨,跟骨,足舟,块跗骨(包括距骨,跟骨,足舟, 内侧、中间、外侧楔形骨,骰骨)、内侧、中间、外侧楔形骨,骰骨)、 5块跖骨、块跖骨、 14块趾骨(分基节骨,中节骨,末节骨)块趾骨(分基节骨,中节骨,末节骨) 可触及的结构一可触及的结构一 内踝内踝 踝部内侧面,胫骨远端突起踝部内侧面,胫骨远端突起 外踝外踝 踝部外侧面,腓骨远端突起踝部外侧面,腓骨远端突起 外踝低于内踝外踝低于内踝 外翻受限,容易内翻损伤外翻受限,容易内翻损伤 可触及的结构二可触及的结构二 跟骨载距突跟骨载距突 舟骨粗隆舟骨粗隆 足弓重要的结构足弓重要的结构 距骨距骨 三角韧带(内侧副韧三角韧带(内侧副韧 带)带) 强健的内侧副韧带结强健的内侧副韧带结 合较低的外踝,保证合较低的外踝,保证 了踝关节的内侧稳定了踝关节的内侧稳定 性性 可触及的结构三可触及的结构三 内侧楔骨内侧楔骨 第一跗跖关节第一跗跖关节 第一跖骨粗隆第一跖骨粗隆 第一跖骨干第一跖骨干 第一跖趾关节第一跖趾关节 可触及的结构四可触及的结构四 跟骨跟骨 第五跖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 骰骨骰骨 外侧楔骨外侧楔骨 可触及的结构五可触及的结构五 内侧楔骨内侧楔骨 中间楔骨中间楔骨 外侧楔骨外侧楔骨 第一跖骨第一跖骨 第二跖骨第二跖骨 第三跖骨第三跖骨 第四跖骨第四跖骨 第五跖骨第五跖骨 可触及的结构六可触及的结构六 距骨距骨 距骨小腿关节距骨小腿关节 跟距关节(距下关节)跟距关节(距下关节) 距舟关节距舟关节 (跗横关节的一部分)(跗横关节的一部分) 前宽后窄的距骨滑车结构前宽后窄的距骨滑车结构 保证了踝穴的稳定性保证了踝穴的稳定性 可触及的结构七可触及的结构七 距腓前韧带距腓前韧带 跟腓韧带跟腓韧带 距腓后韧带距腓后韧带 (二)踝关节的韧带(二)踝关节的韧带 踝关节的主要韧带有:踝关节的主要韧带有: 1内侧韧带内侧韧带: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

      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 该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力该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力 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 2.外侧韧带外侧韧带: ((1)距腓前韧带)距腓前韧带 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 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距骨向前移位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跟腓韧带 在踝关节在踝关节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位限制足内翻活动 概括起来,外侧韧带的主要作用是概括起来,外侧韧带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足、踝的内翻幅度防止足、踝的内翻幅度 3.下胫腓韧带下胫腓韧带 此韧带可分为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此韧带可分为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 横韧带 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的延续,最为坚固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的延续,最为坚固 下胫腓韧带亦有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下胫腓韧带亦有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 (三)肌肉(三)肌肉 1、、前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前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 肌肌 、第三腓骨肌、第三腓骨肌 2、、外侧群:腓骨短肌、腓骨长肌外侧群:腓骨短肌、腓骨长肌 3、、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 肌肌 、、 趾趾 长长 屈屈 肌肌 拇长屈肌拇长屈肌 小腿前侧肌肉小腿前侧肌肉 胫骨前肌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外髁,胫骨外侧面上起点:胫骨外髁,胫骨外侧面上 1∕3 止点:第一跖骨内侧及跖面,止点:第一跖骨内侧及跖面,  第一跖骨底第一跖骨底 功能:踝关节背曲及内翻功能:踝关节背曲及内翻 神经:腓深神经神经:腓深神经 动脉:胫前动脉动脉:胫前动脉 踇长伸肌踇长伸肌 起点:腓骨前面中部起点:腓骨前面中部1∕3 止点:踇趾末节骨底部止点:踇趾末节骨底部 功能:伸展踇趾、持续伸展时功能:伸展踇趾、持续伸展时  踝关节背曲踝关节背曲 神经:腓伸神经神经:腓伸神经 动脉:胫前动脉动脉:胫前动脉 趾长伸肌趾长伸肌 起点:胫骨外髁、腓骨前面上起点:胫骨外髁、腓骨前面上3∕4 止点:外侧四趾中节趾骨及末节止点:外侧四趾中节趾骨及末节  趾骨背面趾骨背面 功能:外展四趾,伸展动作持续时功能:外展四趾,伸展动作持续时  踝背屈踝背屈 神经:腓深神经神经:腓深神经 动脉:胫前动脉动脉:胫前动脉 第三腓骨肌第三腓骨肌 起点:腓骨下前面起点:腓骨下前面(趾伸肌第五腱(趾伸肌第五腱 止点:第五跖骨底背面止点:第五跖骨底背面 功能:踝关节背曲及外展功能:踝关节背曲及外展 神经:腓深神经神经:腓深神经 动脉:胫前动脉动脉:胫前动脉 小腿外侧肌小腿外侧肌 腓骨长肌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腓骨短肌 腓骨长肌腓骨长肌 起点:胫骨外髁,腓骨小头及腓骨起点:胫骨外髁,腓骨小头及腓骨  外侧面上外侧面上2 ∕ 3 止点:第一楔骨外侧第一跖骨基底止点:第一楔骨外侧第一跖骨基底 功能:踝关节跖屈、外翻功能:踝关节跖屈、外翻 神经:腓浅神经神经:腓浅神经 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 腓骨短肌腓骨短肌 起点:腓骨外侧面下起点:腓骨外侧面下2 ∕ 3 止点:第五跖骨外侧止点:第五跖骨外侧 功能:踝关节跖屈、外翻功能:踝关节跖屈、外翻 神经:腓浅神经神经:腓浅神经 动脉:腓动脉动脉:腓动脉 后侧肌群后侧肌群  腓肠肌腓肠肌 浅层浅层 比目鱼肌比目鱼肌  跖肌跖肌  胫骨后肌胫骨后肌 深层深层 趾长屈肌趾长屈肌 踇长屈踇长屈 肌肌  腘肌腘肌 后侧浅层后侧浅层 腓肠肌腓肠肌 起点:股骨内外侧髁起点:股骨内外侧髁 止点:经跟腱止于跟骨。

      止点:经跟腱止于跟骨 功能:跖屈功能:跖屈、(继续跖屈可膝屈曲)、(继续跖屈可膝屈曲) 神经:胫神经神经:胫神经 动脉:腘动脉腓肠支动脉:腘动脉腓肠支 比目鱼肌比目鱼肌 起点:腓骨头后面及腓骨干上起点:腓骨头后面及腓骨干上1 //3,胫骨,胫骨 比目鱼线比目鱼线(胫骨內缘中(胫骨內缘中1//3胫骨与腓骨间的腱弓)胫骨与腓骨间的腱弓) 止点:经跟腱止于跟骨止点:经跟腱止于跟骨 功能:跖屈踝关节功能:跖屈踝关节 神经:腓神经神经:腓神经 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 腘动脉腓肠支腘动脉腓肠支 跖肌跖肌 plantaris 起点:股骨外上髁起点:股骨外上髁 止点:跟腱止点:跟腱 功能:跖屈踝关节功能:跖屈踝关节 神经:胫神经神经:胫神经 动脉:腘动脉腓肠支动脉:腘动脉腓肠支 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肌 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合成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合成 腓肠肌为双关节肌,以快肌腓肠肌为双关节肌,以快肌 为主为主 比目鱼肌为但关节肌,以慢比目鱼肌为但关节肌,以慢 肌为主肌为主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 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 关节,防止身体向前倾倒关节,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后侧深层后侧深层 胫骨后肌胫骨后肌 tibialis posterior 起点:胫骨后外侧,腓骨内侧面上起点:胫骨后外侧,腓骨内侧面上2∕3 止点:舟骨粗隆、全楔骨底面,止点:舟骨粗隆、全楔骨底面,  第第234跖骨底面、骰骨载距突跖骨底面、骰骨载距突 功能:踝关节跖屈,内翻功能:踝关节跖屈,内翻 神经:胫神经神经:胫神经 踇长屈肌踇长屈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 起点:腓骨下起点:腓骨下2∕3 止点:踇趾末节趾骨底止点:踇趾末节趾骨底 功能:踇趾屈曲功能:踇趾屈曲 神经:胫神经神经:胫神经 动脉:腓动脉肌支动脉:腓动脉肌支 趾长屈肌趾长屈肌 flexor digitorum longus 起点:胫骨后面中起点:胫骨后面中2∕3 止点:外侧四趾末节趾骨底跖面止点:外侧四趾末节趾骨底跖面 功能:屈曲外侧四趾功能:屈曲外侧四趾 神经:胫神经神经:胫神经 动脉:胫后动脉动脉:胫后动脉 腘肌腘肌 起点:股骨外髁、腘斜韧带起点:股骨外髁、腘斜韧带 止点:比目鱼肌线上方胫骨止点:比目鱼肌线上方胫骨  后面的三角面后面的三角面 功能:屈曲膝关节,功能:屈曲膝关节,屈曲开始时使胫骨内旋屈曲开始时使胫骨内旋 神经:胫神经神经:胫神经 动脉:腘动脉动脉:腘动脉 使踝关节运动的肌主要是使踝关节运动的肌主要是:: ((1)跖屈)跖屈:有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有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2)背伸)背伸:有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和:有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和 第三腓骨肌等第三腓骨肌等 ((3)内翻)内翻:有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有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 胫骨前肌胫骨前肌 ((4)外翻)外翻: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 腓骨短肌等腓骨短肌等 2.踝关节运动肌群的功能特征踝关节运动肌群的功能特征 踝关节肌在工作时,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踝关节肌在工作时,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1)跖屈肌所作的功远大于背伸肌跖屈肌所作的功远大于背伸肌 ((2)跖屈肌有对抗踝背伸与足外翻的作用跖屈肌有对抗踝背伸与足外翻的作用 ((3)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在足底部共同形成“腱)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在足底部共同形成“腱 环”环” 有维持足横弓的作用有维持足横弓的作用 (四)肌腱(四)肌腱 1.后面:后面:跟腱最粗大,易于识别最粗大,易于识别 2.前面:前面:有胫骨前肌肌腱,是前面所有肌腱中最粗大者有胫骨前肌肌腱,是前面所有肌腱中最粗大者 胫骨前肌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有:胫骨前肌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