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的茶文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03439842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8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的茶文化日本 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 的一种特殊礼仪日本人饮茶的风俗最早是由中国传入的,后来广泛流行于民 间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约达 1000万,将近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 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正规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号茶室面 积大小不等以“四叠半”(约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于四叠半的称“小间”,大于四叠半的称“广间”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设 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 人小憩用的床等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 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按一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搅成泡沫状),然后依次献给 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 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 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

      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 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 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七则指的是:提前备 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 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日本 日本茶道从古到今茶道,尤其是绿茶,是日本除了喝酒以外,最具特色的消遣茶在 8世纪的时 候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而茶道却是在 12世纪末才被少数人所接受,在14世 纪时,茶道才频繁出现在只有上层人士出席的聚会上日本茶道的前身是“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 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 “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 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着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织锦, 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 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 “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 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15 世纪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 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于是出现了贵族趣 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 “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艺变成了茶道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 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绝对权威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 将军丰臣秀吉籍口平乱,颁布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 休切腹自杀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 路千家”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流派到了 16世纪末,日本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是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去享受一杯茶的味道,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后 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这种固定的方式却是受中国佛教的深 刻影响后发展而来的,它讲究用一种简单的方式,使心灵得到大自然的净化 而这种茶道的主旨在于:平静、优雅和简朴煎茶法已经在日本民众的生活艺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美学角度看, 与欣赏茶道的场所有关,花园与房间相呼应,房间的装饰衬托着茶具,比如, 一卷悬挂的卷轴或一盆插花。

      日本的建筑、园艺、制陶、花道的风格都归功于 茶道,煎茶法的精髓是表现一种与大自然协调地美,简朴而诚实,这也是日本 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茶道的这种礼节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日常礼貌日本茶道讲究典雅、礼仪,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细选,品茶时更配以甜品茶 道己超脱了品茶的范围,日本人视之为一种培养情操的方式日本茶道源之于 中国,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国茶道之风采,恐怕还非去日本不可添加评论(0)xiaohuadede | 2009-06-01 19:38:25有 0 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 0 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茶道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文化的瑰宝!世界已有公认,中国是茶之故乡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 4000年到 10000 年的历史茶道茶道,茶以载道,“道”寓于饮茶之中所以茶道的形成有两个必须具备 的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普遍饮用茶在中国的人工栽培史是世界最早的,早在巴蜀时代,园中就已开始人工栽培 茶叶种茶之举不晚于西周,迄今约 2700年中国茶道酝酿于隋朝之前,形成于唐代,鼎盛于宋明陆羽创立了中国茶道 千余年来,茶叶文学久盛不衰,不断有佳作问世;茶学专著有百余部,可谓著 作大备。

      茶道正是茶文化的结晶中国茶道深深植根于华夏文化,有着浓郁的 民族特色,不仅重视饮茶艺能,还重视饮茶时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 态;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中国茶文化自汉代输入日本,中国茶道唐宋时期就已在日本扎下根来日本人 民的聪慧之处在于富有创意地学习中国茶道,并融入日本文化,形成独具特色 的日本茶道不仅毗邻的亚洲诸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借鉴了中国茶道,从而 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习俗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 步,即一切外部表现都是为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 演而表演因此,中国茶道要求:1 茶具必须清洗洁净;2 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 水煎茶;3 讲求水沸适度刘禹锡在一首煎茶诗中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 徘徊茶便煎好了苏东坡则更加形象地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欲 作松风鸣”(蟹眼形容水沸时的小气泡,鱼眼指随后出现的大些的气泡);4 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并规定首先要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 充分升扬以上四条是茶道基本的要件,如果说这几点都达不到的话,就妄论茶道。

      另外 要注意的一点是:茶道既然是讲究大自然的美,因而所有刻意的不自然的人和 事要尽可能避免,否则的话,则有违茶道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他提出中国的茶道应是“廉,美, 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 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像力,淡化了通过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