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广西方志(共9篇).docx
40页2022年广西方志(共9篇)广西方志(一):宋代的现代化程度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宋朝人口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城市,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宋朝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到22%,几百年后的清朝号称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康乾最鼎盛时期这个比例不足9%.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头,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宋朝打破了唐朝城市的政治区域与平民区域的划分严格的格局,将平民的工商业的经营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宋朝是市民阶层最强大、最富有、最华蜜的时期.由于市民阶级的发展壮大,宋朝的世俗文化各发面都突飞猛进长足的发展宋朝境内少数民族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广西路最多,四川地区次之,以下依次为陕西地区、荆湖地区和河东路.经考证推想,北宋中后期宋朝境内约有少数民族人口467万余人.其中少部分列入方志的当地户口统计,但在全国总户口数中,则只有极少数列入.由宋朝官方全国总户数得出的宋朝总人口数,应加上少数民族人口才是比较真实的总人口.1、宋代,北宋的城市化比率: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包括开封、杭州等.十万户以上四十个,古代一户约5人,40个城市达到了50万以上人口.加上小城市,北宋的城市总人口达到2500万左右.北宋的总人口在7000万到8000万.北宋的城市化率达到30%. 2、宋代主要产品的产量12万吨.也就是2400万斤.除此以外,其他全部矿产品,均是宋代最高. 3、宋代税收,北宋时达到1亿两白银.全国人口7000万.清初为3000万两,到1900年才8000万两.也就是说,1100年1900年中国的国家税收在原地踏步.而宋代的人口只有7000万. 4、宋代的税收结构,北宋中期后,农业税仅占30%.工商业税占70%. 5、据统计,南宋15%是税收为海关. 6、南宋的税收超过北宋. 7、北宋东京人烧炭,南宋杭州一般人穿丝衣. 8、南宋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80%. 9、南宋时期,中国人均海外贸易为三到四吊,大约为3到四两银子. 10、宋代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当时社会经济所建立的经济关系,受到蒙古的破坏,始终没有复原. 11、宋代没有宦官和后宫专权. 12、宋代的武将没有叛国. 13、宋代的科技最发达. 14、宋代的赋税为贯,明朝和满清的财政制度不如宋朝.事实上,明朝、满清的制度,是不如宋朝的. 15、宋朝的皇权受到限制.和唐朝一样. 16、宋朝的人民生活水准(经过统计是明朝和满清的三到四倍)、官吏的俸禄最高、海外贸易最发达、文人没有受到杀害的唯一一个王朝.也是唯一的职业兵.没有义务兵. 17、宋代的生存环境优越. 18、宋代的娴熟雇工工资高於知府的工资,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19、宋代的礼法比较宽松.李清照改嫁. 20、宋代的官员最符合现代文官制度. 21、宋代的典章制度、民主制度都远赛过明清. 22、宋代的经济规模,是满清后期的1、2倍.详细的统计没有打出来. 23、宋代发行了纸币,出现了通货膨胀.明朝中后期通行金属货币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24总结: 宋代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生活水准最高、官吏俸禄最高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封建王朝最民主、科学、自由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的黄金时代 宋代是中国的文化最发达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城市化率最高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率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将欧洲距离最大的朝代 宋代是中国有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的朝代(宋代仅319年.西方从十三十四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600年到700年.假如宋代可以持续300年,那麼宋代必定是资本主义社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旺盛的时代,也是中国封建工商业最发达的朝代约1亿左右的人口 若以《元丰九域志》所载全国16569874户为准,设北方、南方户均7人, 则宋神宗时全国在籍人口约一亿一千余万.广西方志(二):的作者是谁啊?华阳国志 作者晋常强《华阳国志》,一作《华阳国记》①,《水经注》赂称《华m记》②.是书十二卷.晋常强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此书记载地域范围为冒代梁、益、宁三州,当今四JII、云南、皮州三省及陕西、1t肃、湖北三省部分地区.书称“华阳”者,晋代梁、益、宁三州届牧《禹贡》梁州之域,谓“华阳照水惟梁州”,当为滥筋.又是“K《蜀志》云:“蜀之为邦,天文扑洛辉其上,地理顺、嚼铁其娩五岳则华山表其闲”.又白:“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喂,地称大府,原日华闭.”此可见,华阳因取义丁自然地形,以地居华山之阳得名③,亦即以即R国志》名目之来历.作者晋常强,字道路,纷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北)人,生卒不祥.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掌若佩人称“蜀史”.此职使其得以接触大量文献,进行广泛实地调查之便,为编纂是书供应了条件.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常琼劝李势降④,后任桓温参军.晚年或可在理康不得志,于《华阳园志》中每每借题发挥,牢骚溢于言表.掀今人刘琳氏考派此书成书年头当在东晋司马耽永和四年至十年(348—355)之间①.常蹿若述陈是书外,尚有《汉之书》笔 多记成汉民但传下来的难《华阳国志》而已.2、内容·体裁《华阳园志》十二卷,本文约十一万字.其卷次为:第一巴志,其次汉今志(以J:梁州>,第三蜀志(益州),第四角中志(宁州),第五公孙述刘二牧志,第六刘先主志,第七刘后主志,第八大同志(记汉晋平蜀之后事),第九李特雄期寿势志,第十光贤士女总赞(晋前人物),第十一后贤志(晋代人物),第十二序志并益、梁、宁三州光后以来士女书目.是书记事范围,从时间上说,姑于开拓,最终晋水和三年;从地域况为梁、益、宁三州三十三郡一百八十县.全书包括三部分:一至四备写历史、地理,以地理为主,类似正史中的地理志;五至JL卷,以编午休的形式叔述公孙述、刘焉刘球父子、蜀汉、成双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略似正史中的本纪,十至十二卷,记载自西汉迄东晋初年的“贤士贞女”,相当正史中的列传.这种写法,刘琳光生概括为,“从内容来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体裁来况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的三结合.”③这是符合是书实际情况的.然而归根结带,《华阳国志》是一部方志.3、价值.特点我国始有方志之依可溯之于先秦以因为主以文为辅的“土地之固”.汉魏六朝以6,以图文并重之图经体方志,抑或离开图的载言纪事的方志,应运而兴.先于《华阳国志》的各类方志已经很久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即达上百种,惋惜或早已亡仇或只能片断地散见于他化唯独《华阳国志》转辗钞玑挺立于方志之林,成为今日传世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方志.此当非属偶然,应归于它的史料价值和所独具之编祭特色.从历史地理价值氮前四卷是全书的精电正如刘琳先生所归纳的,记载着各州的历史,郡县的沿革,治城的所在,著名的山川,重要的道队一方的物产,各地的风俗,主要的民族,名宦的政筑各县的大姓,等等.全部这色为探讨我国古代西南边疆地理、政治史、经济史、民族文供应了珍贵的史料.特殊是:在古代西南地理方面有补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园志》、《晋书·地理志》;在政治史方面,有补于《三国志》,在经济史方面,有补于《史记.河渠书》、《汉书.沟砌志》,以及《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贷志》、《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贷殖传39在民族史方面它对于西南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部落特殊是其中主要者的历史及其同汉族、中心政府的拄还关系所作记载,比史、汉等《西南夷列传》详尽得多,更有很多为正史所缺失.上述足见此书博大精深,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它的内容上的三结合和体裁上的三结知对后世地志从唐宋时期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安字记》直至元明清时期的《一统志》和各地方各类方志,好像都不无干脆或间接的影响.编纂特点大凡有五:第一,是书内容上的历史、地理、人物的三结合,体裁上的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这是方志史上的一个创举.它比较前此一般方志小历史、地理、人物分别,各执其一,只能反映地方史地的—个侧面来此是一种更完备纳全新的方志体裁.其实,这种写法正是编纂正史的基本要求.作者当是以正史《史》、《汉》犯难修志,既充分发挥了方志记载地方的优执也俭达到了不亚于正史的史料价值.绍二,此书是特地记载包括几十种少数民族的西南边疆地区的方志.从时间说,包括了晋以前上千年历史;从地域范围说,包括了云、贵、JIE省和陕、化、鄂部分地区.从时间范畴抑或空间范畴氰它都是特别博大丰富的,这在我国方志史上不仅是空前的,后世亦属鲜见.广西方志(三):关于我国修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其源头较多,有起源于《周官》说,《禹贡》说,《山海关》说等等.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前1046年~前771年)已有外史“掌四方之志”.《周礼•地官》记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方志之名始于此.时“四方之志”,是记载各诸侯国历史与现状的典籍.广西方志(四):以下有语病的一项是()A没有新发觉,一切学术也就停止,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B他几天没有好睡觉,昨天吃了药,一连睡眠了12个小时C通过努力复习,我最终弄懂了那道数学题D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志,游记,诗词中寻找古代气候的线索选D属于概念分类不合逻辑.史书:古代史书指古籍中特地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方志:具体记载一地的地理、沿革、风俗、教化、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的史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丰富,为探讨历史,特殊是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后面的日志,游记,诗词就不说明了.这样的分类属于交叉关系不行以并列,简言之叫交叉关系并列不当,是不合逻辑中的一种.广西方志(五):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前辈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由此,在世界几大文明中我们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民族.这点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各族人民所称道.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就因为中国人注意爱护自己的文化. 一方面通过典籍的整理传承自己的文化.比如中国有修史的传统,有“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特别重要的方式.对我们来讲,历代修史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一个地方要修方志,一个家族要修家谱,有的家族的家谱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完整的家谱.另外一方面,传承文化的方式还通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各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等;还有各种习俗:祭祀、婚俗、丧俗;传统节日,各种工艺形式,以及各种酒醋的酿造技艺.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了解都已经融入到文化层面了,如中医药、陶瓷的技艺等等.广西方志(六):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继承了古埃及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的传统,成为西方地理学发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他最早探究了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探讨了区域的界线;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人的 4种气质学说,探讨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稍后,德谟克利特对宇宙的无穷性、大气现象的缘由、生物对气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视察和推想.柏拉图从唯心论动身,认为圆是最完备的对称形,演绎出圆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这是球形说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唯物地认为地球和天体都是原质构成的,从试验材料和实地视察中进行了归纳推断,科学地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尚书·禹贡》按地理特征将古代中国版图分为九州,并概要记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活动和物产交通,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员》探究了中国土地的分类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带谱,是世界上最早对土地进行系统分类的作品连年征战、麦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