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寿螺病虫害极其防治技术.doc
7页福寿螺【形态特征】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福寿螺壳薄肉 多,可食部分占螺体重的48%,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高蛋白饲料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 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 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 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 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 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 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 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 则偏扁C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 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 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 壳脐深而宽贝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 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 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
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 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卵于夜间产在水而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而,如茎秆、 沟壁、墙壁、田坡、杂草等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 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早则紧闭壳盖, 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生活习性】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 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C,超过35C 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C,最低临界水温为5C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福寿螺可自然越冬c【生长繁殖】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 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适宜水温为18笆〜30笆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交配后3〜5 天开始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卵 圆形,粉红色,卵径2亳米左右卵粒相互粘连成块状,每次产卵一块,200-1000粒,一 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5万粒广州年生3代,一代幼螺生长93天开始产卵,卵期9天,孵出二代幼螺历期102天, 日均温27.1 C,相对湿度88%,二代螺生长63天产卵,卵期11天,即孵出三代幼螺,历期 74天,日均温29.5C,相对湿度87%o三代螺生长至翌年3月底,共189天,仍为幼螺, 日平均温度18.2C,相对湿度78%,各代螺重叠发生。
螺龄为20〜80天,每只螺经10天, 一代增重0.9g,二代2.398,三代0.188.一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3050只,孵化率为70.1%, 二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1068只,孵化率59.4%, 1只雌螺经1年两代共繁殖幼螺32.5 万余只,繁殖力极强分布范围】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中国分布: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海南、台湾、湖 南等省危害】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 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 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 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己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 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 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 最高达64%o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 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高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 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
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 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 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对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养鸭 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特别是选用的化学杀 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施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福寿螺能够咬断水稻主疑及有效分篥,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除啮 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 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 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防治】农业措施(一) 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要在 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 冬后的残螺量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二) 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 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三) 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 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
利用哂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 拾螺人工摘除卵块和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 采取人工拾螺,也可控制为害四) 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 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 每亩30〜80根竹片(木条、秸秆)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采取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每天早 晨和下午五六点钟各放养一次鸭群(每亩15〜30只)到稻田和水渠中啄食幼螺,降低螺的 数量,减少危害化学防治(一) 防治指标水稻苗田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麋期3〜4头 /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二) 防治药剂10%蜗狙颗粒剂,6%密达杀螺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 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等三) 施药时期两次施药:1、秧田水稻2叶1心期施药2、移栽时施药如螺害严 重隔10天再施药1次四) 施药方法10%蜗狙颗粒剂每亩用量为400〜500克左右,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 5〜10kg撒施。
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用量为400 -550克左右,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 5〜10kg撒 施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每亩用60克兑水20公斤喷雾注意事项:施药时田间水层1〜3厘米,保水7天施药后24小时以内下大雨就需要补施1次杀螺剂对鱼类有毒,施药后7天不可将田水排入鱼塘,也禁止放养鸭子养殖技术】福寿螺乂名苹果螺或大苹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近年 我国许多省市引进,进行繁殖和试验,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福寿螺肉色金黄,脆嫩味美, 是供人们享受的佳肴据测试,螺肉蛋白质含量为29.3%,脂肪含量为0.3%,此外还有丰 富的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是一种很有发展的养殖水产品福寿螺生命力强,很少患病;适应性广,容易饲养;食性广泛,数皮、豆饼粉及鲜嫩水 陆生草类,都可作为福寿螺的饵料;生长迅速,产量高,周期短,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幼螺 经半年饲养,个体可达200g, 一般亩产可达2000—3000kg;繁殖力强,孵出后的幼螺,饲 养4个月便可产卵,在水温适宜时,每15—30d产卵一次,每次产卵100—200粒,卵产出 7-15d后孵出幼螺因此,积极开展养殖福寿螺的生产,不仅可丰富市场水产品花色品种, 也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源,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一、 生活习性福寿螺的螺体呈圆椎状、宽螺蚊,黄褐色,个体大;喜阴怕光,喜洁怕脏,适宜在清新 的浅水中生活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C—30C, 12C以下活动力减弱;水温8C时基本停 止活动,进入冬眠;6C以下会被冻死在适宜温度下螺摄食量大,生长快,尤以傍晚食量 最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构成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幼螺喜食绿萍、 魏皮、豆饼粉、腐殖质等细小饵料,成螺主食鲜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种无毛刺的青草,辅 以商品饲料雌螺个体大,螺身短,庵微凹;雄螺个体小,螺身长,庸凸起生产中一般以 每4一6只雌螺配一只雄螺为宜交配后雌螺傍晚爬离水面,在植物茎叶、地壁或竹竿上产 卵卵呈胶块状,粉红色产卵后10-20h,饲养者可轻轻将卵块收集起来,集中孵化7 — 15d后,卵粒逐渐变为白色,小螺即可破壳掉入水中,开始摄食生长二、 养殖方式螺的养殖一般采用单养法目前螺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精养、小土池精养、池塘养殖、 水沟养殖、网箱养殖和稻田养殖等方式1. 水泥池或小土池精养此种养殖方式适用于农家庭院一般每个池塘长5m、宽2m、 深0.6it1o由于池塘面积小,在管理中应注意水质变化水泥池底铺上20cm厚掺有一定沙 质的塘泥,以供螺体钻泥栖身避暑和防寒。
新建池应先放水浸泡10—15d,然后换水养螺2. 池塘养殖池塘水面较宽阔,水质稳定,故池塘养殖福寿螺生长快,单产高池塘 而积3亩以下为宜,水深Im以下有些养鱼产量低的浅水塘改养福寿螺效果更好一般每 亩投放幼螺5.10万个,一次放种,多次收获,捕大留小,同时让其自然繁殖,自然补种3.水 沟养殖可利用水沟或在低洼田挖沟养螺养螺用的水沟宽Im,深0.5m左右为宜养螺水 沟要搞好排灌水设施,用栏栅把沟分成数段,以便投饵和管理筑起的土基可以种瓜菜或青 饲料三、 养殖技术要点1. 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福寿螺要求水质清新,所以养殖水面应排灌方便,水深以0.3 —Im为宜面积大则3—5亩,小则几平方米均可.养殖水面应栽植水生植物,为螺提供避 暑避光栖息的环境,同时乂可为其提供天然饲料一般水生植物密度可占水面30%—35% 为了便于投饵和管理,可用竹竿将水面拦成数区在成螺池水面中多插竹木条等,为雌螺提 供产卵场所鲤鱼、罗非鱼、鳖都吃食幼螺,可以投放点白就鱼种;故放螺前应用药物除害 排、进水口应拦挡密眼网,防止螺随水漂走2. 螺的放养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饵料、管理条件以及苗种大小和计划收获规格等 条件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刚孵出的幼螺5000个左右;20d长至3g左右可稀疏为2000 个左右;以后又可随螺体长大而酌减稀放;也可一次放足,随个体长大,逐步捕大留小。
螺 体规格不一,摄食能力也不一样,有条件的地方,应将不同规格的螺分开饲养,以求其摄食 均匀,同步生长3. 投喂饵料日投饵总量,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其中精料为螺总体重0.5%以 上,青饲料以满足其摄食需要而定饲料要求新鲜不腐败变质青饲料与精饲料同时投喂时, 可先投喂青饲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精饲料福寿螺忌光线直射,白天沉入水底或躲在 阴暗处,晚上浮到水面活动摄食因此,投饵应在傍晚进行4. 水质管理福寿螺的食量较大,排泄物多,池水易腐败变质,因此,水质管理工作 十分重要为了保证螺能持续快速生长,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水质恶化时螺生长 减慢,甚至死亡有条件的地方,可使养殖水域保持微流水效果最佳静水养殖一般7d左 右换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