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上册课本亮题.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6886719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7.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上册·课本亮题拾贝课本中的例、习题是经过编者反复琢磨,认真筛选后精心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课本,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的教学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题海战术,不但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数学素养.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NMCABP题目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 的距离相等.(人教课本P21例题)分析 如果过点P作三条边的垂线段,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D = PE,PE = PF,故PD = PE = PF,那么点P到三边AB、BC、DNMECABPFCA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证明 略.点评 遇到有角的平分线,常常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或三角形全等,转化解决问题.演变变式1 在原题目的基础上,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还可得到:(1)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 (2)∠BPC = 90° +∠A;(3)面积关系:(r = PD,ha表示BC = a边上的高,下同).变式2 如图,点P是△ABC的外角∠MBC,∠NCB的平分线的交点,则点P到AB、BC、CA的距离相等.证明 过点P分别作PD、PE、PF垂直于AB、BC、CA,垂足依次为点D、E、F.PDBFENAMC∵ PB平分∠MBC,PC平分∠NCB,∴ PD = PE,PE = PF,∴ PD = PE = PF.PBNAMC说明 在变式2中,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还可证得: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BPC = 90°-∠A.变式3 如图,若点P是△ABC一个内角A和外角∠MBC的平分线的交点,则点P到AB、BC、CA的距离相等.证明方法与变式2相同.l3l2l1说明 在变式3中,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外角的性质还可以得到:点P在外角∠BCN的平分线上;∠P =∠ACB.变式4 如图,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 处.(人教P27 6题改编)(答案:4)FGOBCDAE变式5 如图,以△ABC的边AB、AC为边长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CD与BE相交于点O,试探索∠AOD与∠AOE的关系.分析 若能说明OA平分∠DOE,则可知∠AOD =∠AOE.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知,需要证明点A到BE,CD的距离相等.为此可作AF⊥CD于点,AG⊥BE于G,即证AF = AG,因为易证△ABE≌△ADC,从而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问题得证.变式6 P是△ABC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若P到AB边的距离为1,△ABC的周长为10,则△ABC的面积等于 .(答案:5平方单位)变式7 △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OD⊥BC于D,如果AB = 15 cm,BC = 25 cm,AC = 20 cm,且三角形的面积S△ABC = 150 cm2,那么OD = cm.(答案:2.5 cm)EFABCD*变式8 △ABC中,AC = 7,BC = 24,AB = 25.问△ABC内是否有一点P到各点的距离相等?如果有,请作出这一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点P存在)变式9 如图,BD平分∠ABC,DE⊥AB于E,DF⊥BC于F,AB = 18,BC = 12.(1)求S△ABD: S△BCD 的值;(表示面积)(2)若S△ABC = 36,求DE的长. (答案:(1)2:3 (2))12.2 作轴对称图形lAB题目 如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人教课本P42探究问题)分析 把管道l近似地看成一条直线,问题就是要在l上找一点C,使AC与CB的和最小.点评 平面图形上求最短距离有两种情况:(1)若A、B在l的同侧,作对称;(2)若A、B在l的异侧,则直接连结.演变变式1 如图,已知牧马营地M处,每天牧马人要赶马群先到河边饮水,再到草地上吃草,最后回到营地,试设计出最短的牧马路线.河草地营地M解 如图所示(实线).ABCFEM河草地营地MABCFE变式2 如图,E、F为△ABC的边AB、AC上的两定点,在BC上求作一点M,使△MEF的周长最短.解 如图所示,M为所求.变式3 已知,如图,甲、乙、丙三人做接力游戏,开始时甲站在∠AOB内的P点,乙站在OA上的定点Q,丙站在OB上且可以移动.游戏规则:甲将接力棒传给乙,乙将接力棒传给丙,最后丙跑至终点P处.若甲、乙、丙三人速度相同,试用尺规作图找出丙必须站在OB上的何处,使得他们完成接力所用的时间最短?(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QBOPAQBOPA甲乙丙解 如图所示.*变式4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为CD上的点,且ABCDDDMNDM = 1,N为AC上一动点,则DN + MN的最小值为 .(答案:5)*变式5 已知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MP + NP的最小值是( ).A.2 B.1 C. D.(答案:B)*变式6 已知A(5,5),B(2,4),M是x轴上一动点,求使MA + MB最小时的点M的坐标.解 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B′(2,-4).连接AB′,则AB′ 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设AB′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 kx + b,lPQ则 解得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 y = 3x-10.当 y = 0时,x =.故所求的点为M(,0).*变式7 如图,直线l是一条河,P、Q两地相距8千米,它们到l的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Q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MlPQlPQMMlPQMlPQA. B. C. D.(答案:A)*变式8 阅读并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在l上求作一点P,使AP + BP的值最小(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和证明).(2)如图A、B两个化工厂位于一段直线形河堤的同侧,A工厂至河堤的距离AC为1 km,B工厂至河堤的距离BD为2 km,经测量河堤上C、D两地间的距离为6 km.现准备在河堤边修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为使A、B两厂到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道最短,污水处理厂应建在距C地多远的地方?(3)通过以上解答,充分展开联想,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请你尝试解决下面问题:若,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9111119-xxlABCDlAB(答案:(1)略 (2) (3)构造图形,得x = 2-3,y = 3)变式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实验与探究:(1)由图观察易知点A(0,2)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出点B(5,3)、C(-2,5)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C′ 的位置,然后写出它们的坐标:B′ ,C′ .运用与拓广:(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可以发现: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 (不必证明).1AA′B′DEOCylx11QAA′B′C′DEOCylxB′D′′1归纳与发现:(3)已知两点D(1,-3),E(-2,-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点Q的坐标.解 (1)如图,B′(3,5)、C′(5,-2).(2)(b,a).(3)由(2)得,D(1,-3)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D′ 的坐标为(-3,1),连接D′E交直线l 于点Q,此时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设过D′(-3,1),E(-2,-4)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y = kx + b,则 解得 k =-5,b =-14,∴ y =-5x-14.由y =-5x-14 和 y = x,解得,故所求Q点的坐标为(,).12.3 等腰三角形ABCD题目 如图,在△ABC中,AB = AC,点D在AC上,且BD = BC = AD,求△ABC各角的度数.(人教课本P50例1)解 ∵ AB = AC,BD = BC = AD,∴ ∠ABC =∠C =∠BDC,∠A =∠ABD.设 ∠A = x,则 ∠BDC =∠A +∠ABD = 2x,从而 ∠ABC =∠C =∠BDC = 2x.于是在△ABC中,有 ∠A +∠ABC +∠C = x + 2x + 2x = 180°,解得 x = 36°.∴ ∠A = 36°,∠ABC =∠C = 72°.ABCD点评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平行线的性质列出方程,是求角大小的重要方法,充分运用了方程的思想.演变变式1 如图,在△ABC中,AB = AC,∠A = 50°,BD为∠ABC的平分线,则∠BDC = .(答案:82.5°)AEDCB20°变式2 如图,在△ABC中,AB = AC,∠BAD = 20°,且AE = AD,则 ∠CDE =     . (答案:10°)2DABC1变式3 如图,D为BC上一点,且AB = AC = BD,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 ).A.∠1 = 2∠2 B.∠1 +∠2 = 180°C.∠1 + 3∠2 = 180° D.3∠1-∠2 = 180°(答案:D)ABCD变式4 如图,∠A = 36°,∠DBC = 36°,∠C = 72°,找出图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解 等腰三角形有:△ABC,△BDC 或 △DAB.证明 在△ABC中,∵ ∠A = 36°,∠C = 72°,∴ ∠ABC = 180°-(72° + 36°)= 72°.∴ ∠C =∠ABC,从而 AB = AC,△ABC是等腰三角形.NMABC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