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统计.ppt

86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48485540
  • 上传时间:2018-07-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27.50K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 与服务业统计l山东省统计局 陈汉臻l第一部分 新核算体系概述l第二部分 年度GDP核算的基本方法l第三部分 季度GDP核算的基本方法l第四部分 GDP核算制度方法改革思路l 及影响l第五部分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统计开展l 的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 新核算体系概述l一、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l二、五张基本核算表的结构与作用l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过程一、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基本框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五张基本核算表、一个国民经济账户和两张附属表构成五张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一个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两张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基本核算表之间及附属表的关系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二、五张基本核算表的结构与 作用l(一)生产总值核算表的结构与应用l 生产总值表是对生产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活动进行的核算,这些生产活 动既包括货物生产活动,也包括服务的生产活动。

      1、GDP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 —名称的规范,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按地区经济领土确定,以常住单位 而不以注册登记地或纳税地来确定统计单位 —其他规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规范都一样2、GDP 的特点lGDP具有宏观性lGDP具有可比性l①指标是采用价值的形式进行度量l②采用国际通用的统一方法进行核算3、GDP核算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主要信息l①GDP生产额总量及增长速度l②GDP分产业增加值l③GDP使用额总量及增长速度l④GDP使用项目l⑤分地区GDP4、GDP总量和速度(经济成果)分析l ①用GDP绝对量作经济实力分析和国际比较 l ②人均GDP分析(人均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 阶段分析) l③GDP增长速度分析l④GDP增长因素分析l⑤地区差距分析(总量、速度、人均GDP)l⑥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分析l从经济总量来看,我国GDP总量2009年已达到5.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 二位;而人均GDP则只有3678美元,居世界各国的第100位200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1、美国 14.5万亿美元; 2、中国 5.2万亿美元3、日本 4.6万亿美元; 4、德国 3.7万亿美元5、法国 2.9万亿美元; 6、英国 2.7万亿美元7、意大利 2.4万亿美元; 8、巴西 1.8万亿美元9、加拿大 1.7万亿美元; 10、西班牙 1.7万亿美元 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依据IMF2010年4月):1、卢森堡104512; 2、挪威790853、卡塔尔68872; 4、瑞士67560 5、丹麦56115; 9、美国46381 15、法国42747; 16、德国40875 17、日本39731; 18、加拿大39669 25、中国香港29826; 38、韩国17074 39、台湾16392; 100、中国 (3678) l山东省2009年GDP总量为33896.65亿元,人均为35894元,约折合5254 美元(汇率为6.8313)5、GDP结构分析 ①GDP生产结构分析重点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结构的 变化,判断这些变化是否符合产业结构演化的规 律。

      ②GDP需求(使用)结构分析重点考察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 的比重)、投资率和净出口率的变化情况、原因 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③GDP所有制结构分析 ④GDP地区结构分析东中西的分析与比较、半岛城市群、 黄河三 角洲高效生态区、 蓝色经济区等 ⑤产业部门贡献率和拉动点数 ⑥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点数6、GDP的局限性lGDP不是万能的,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 l1、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质量、公共服务的作用、财富积累、非市场 性家务劳动等)l2、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收入分配 结构的改善,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教育、 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公共安全和秩序的改 善等)l3、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l(1) 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l(2)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l(3)绿色GDP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目前难以实施l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l(1)GDP没有充分地反映人民享受的公共服务l(2)GDP没有充分反映社会进步对人民生活的改善l(3)GDP没有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人民生活质量的变化7、关于GDP的一些误解和误用l⑴GDP承受了太多的责任l⑵GDP承受了太多的责难(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l 投入产出表是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 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 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经济技 术关系的数据表。

      这里既有总量又有结构,充 分再现了经济系统整体性、结构性,用投入产 出方法研究经济系统要素间的联系及经济结构 问题,是其它数量经济方法不可代替的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表式l投入产出表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称为Ⅰ、Ⅱ、Ⅲ象限Ⅰ象限是反映系统要素联系的中枢,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 数目一致的若干个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 为中间使用这一部分是投入产出的核心,表中每个数字都有双重含 义:从横向看,它表明产出部门的产品(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投入 部门中间使用的数量;从纵向看,它表明各投入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 耗各产出部门的产品(货物或服务)的数量这一部分充分揭示了各 个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Ⅱ象限表现了市场的最终需求: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 的延伸这部分主栏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 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组成这部分主要反映各产品部门的产品或服 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数量,反映各种最终使用的构成体现了国内 生产总值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最终成果Ⅲ象限为市场提供的初始要素的投入,是Ⅰ象限在垂直方面的延伸 其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 种增加值项组成;宾栏的产品同第Ⅰ象限。

      这一部分反映了各产品部 门增加值的构成情况,体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投入产出三大部门的相互连接,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系统地反映 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的相互联 系1、投入产出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特色信息①产业分类更细②指标更多③通过第一象限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以及其他系数l2、经济结构分析l①生产结构分析l按总产值、按增加值分析生产结构;计算 中间投入率、增加值率l②使用结构分析l③产业关联分析(影响力和感应度)l④乘数分析l⑤政策模拟方面l--价格政策模拟l--税收政策模拟(税收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三)资金流量表的分析应用1、资金流量表的特点及分析框架资金流量表是以收入分配和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的核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同一经济运行过程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实物运动是以货物和服务为载体的运动,包括商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资金运动是与收支、借贷相关的活动,包括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资金的使用和融通过程资金运动常常是伴随实物运动而发生的,但资金运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脱离实物运动单独发生为了突出反映资金的主要方面主要过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专门设置了资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核算是GDP核算的进一步深化和逻辑延伸,这种深化和延伸体现在:活动主体按机构部门划分;较详细地核算了收入分配过程,不仅包含了GDP核算中的原始分配,还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其他分配l2、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l①分析各机构部门对GDP的贡献率l某一机构部门对GDP的贡献率=〔某一机构部门增加值增 量/GDP增量〕×100%l②分析收入分配关系l反映初次分配的指标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 产收入反映二次分配的指标是经常转移,二次分配结 束后,形成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是研究三者分配关系的主要指标 ③分析各经济主体的资金余缺程度某一机构部门的储蓄率=〔某一机构部门总储蓄/该部门可支配总 收入〕×100%某一部门投资资金自给率=〔某一部门总储蓄/该部门资本形成总 额〕×100%④分析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l国内融资比率=国内资金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l国外融资比率=国外资金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l国内直接融资比率=国内有价证券(来源或使用)/国内资金(来源 或使用)l国外直接融资比率=国外直接投资(来源或使用)/国外资金(来源 或使用)(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应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及分析框架l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整体,同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从交易主体看,它只涉及两大经济体,一个是本国,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的集合;另一个是国外,即与本国发生经济往来的非常住单位的集合国际收支平衡表核算的是这两大经济体的交易情况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分析内容①国际收支总量平衡分析国际收支总量平衡是宏观经济几大平衡关系之一,是宏观经 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观察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状态主要看其经常 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综合结果,即:{经常账户差 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如果这个综合差额为正数,则国际收支为顺差,反之,如果综合差额为负数,则国际收支为逆差 l②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结构分析l 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三大部分构成(统计时,还设有一项误差 和遗漏,一般经济分析不考虑这一项),分别是经常账户、资本 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这三部分内容差别较大,分析时,可结 合其他资料分别展开五)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应用l1、资产负债表的特点及分析框架l 资产负债表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资产与负债总存量为对象的核算,它反映某一特定时点上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的财力、物力的历史积累和与之相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产负债总规模及结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l从资产看,主要有非金融资产(从数量看,其绝大部分是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其中又分为国内金融资产和国外金融资产)负债通常以金融(货币)形式存在,也分为国内金融负债和国外金融负债l2、资产负债分析的主要内容①分析资产负债总量比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资产、总负债、资产净额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一个国家的资产负债率取决于各经济主体之间的 资金余缺状况,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它不同于企 业会计中的资产负债率,不是一个效益指标l②分析资产负债结构分析资产的主要形态构成从资产形态看,资产净额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非金融资 产,另一部分是金融资产 分析固定资产占非金融资产的比例存货分析研究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负债结构③对比国有资产与非国有资产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过程l 回顾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 为三个阶段l 1、MPS的建立和发展阶段l 2、MPS与SNA并存阶段l 3、SNA的发展阶段l第一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1952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它是当时高度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