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 溃疡类疾病1.ppt
65页口 腔 粘 膜 溃 疡 类 疾 病 讲授:白 桦 教授,糜烂和溃疡的鉴别,糜烂 是指粘膜上皮破溃而不完整,但只破坏了表层上皮,未波及上皮全层,所以,病损浅,愈后不留瘢痕. 溃疡 是因上皮组织发生缺损而形成,由于上皮的坏死脱落,所以使组织形成凹陷.若损害只波及上皮层,称为浅溃疡,愈后不留瘢痕,若组织破坏达到粘膜下层,称为深溃疡,愈后可留下瘢痕.,,,,第一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具有周期复发的规律 一、发病因素(Itiology):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免疫学(Immunity)异常 (1) 细胞免疫 (2) 体液免疫和自身免疫 (3) 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2. 遗传因素(Heritage) 复发性口疮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3.系统性疾病(Systemic features) 4. 感染因素(Infection) 目前有争议有人认为与L型链球菌有关β-溶血性 链球菌用抗生素(青霉素)治疗后 ,能转变为有抗药性、 过滤性的“L”-型链球菌,能潜伏在粘膜腺导管内,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返祖现象.,5.环境因素(Environmemt) 6.其他因素 (Others) 营养缺乏、 微循环障碍 、角化程 度、 RAU不发生在角化良好的硬腭、附着龈,其它区域都 是RAU的好发部位,吸烟者发病率低,烟刺激口腔粘膜角化。
二、临床表现(Clinical factor) 临床分三型: 1. 轻型阿弗他溃疡(minor aphthous ulcer) (1)椭圆形或圆形溃疡,大小不等,数目1~5个,散 在分布的、表面微凹的浅溃疡 (2)溃疡表面浅黄色的假膜,周围红晕,基底柔 软,直径2~4mm. (3)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其在遇到刺激性食物时加 重红、黄、凹、痛) (4)病程 7~14天,愈合后不留瘢痕 (5)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复发的间歇期长短不等轻 型 口 疮,,,2.重型阿弗他溃疡(major aphthous ulcer,MjAU) (腺周口疮) (1)部位:好发于口腔的后部,颊、咽旁、硬腭或软腭交界处 (2)损害 ① 深而大的溃疡,直径可达1~2cm,形态不规则,边 缘隆起,中央凹陷,呈“弹坑状”. ② 疼痛明显,全身症状发热,淋巴结肿大 ③ 病程长,愈合缓慢,可达数月,愈合后留瘢痕,苍白 色的坚硬的高低不平的瘢痕,重型的应注意发生在软腭复合 体部位的损害,有恶变的可能重 型 口 疮,,,,,,,,,3.疱疹样口疮(Herpetiform ulcer) 溃疡小,直径小于2mm,数量多,可达十几个或更 多,分布广泛,但不丛集成簇,可区别疱疹性口炎,愈合后不留瘢痕。
有全身症状发热,淋巴结肿大 三、诊断(Diagnosis) 较容易,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轻型五、治疗(Treatment) 1.局部治疗:防止感染,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缩短疗程 (1) 消炎药 溃疡膜:具有吸附作用的难溶性薄膜,软膏起到保 护溃疡面,延长药物作用效果的作用 成分:表面麻醉剂、激素 中药散剂:冰硼散,养阴生肌散,西瓜霜,双 料喉风散,中药决明子汤,(2)止痛剂 2%利多卡因液,毒性较大,含于口内,有助于减轻疼痛 (3)腐蚀剂:5~10%硝酸银,先擦干局部,2%地卡因 擦,再用探针蘸少许药液置于溃疡表面,呈灰白色,以促 进愈合,可使蛋白凝固,形成溃疡面 (4) 激光理疗 可以止痛并促进溃疡愈合 (5)皮质激素局部封闭 持久不愈的溃疡(腺周口疮) 强的松龙1ml+麻药1ml,每周1~2次2.全身治疗:对于复发频繁且病情较重者或长期不愈的溃疡 (1)地塞米松:0.75~1.5 mg 2~4次/日 作用: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组胺释放等多种作用 (2)免疫增强剂: ① 转移因子:一次一支,每周一到两次,上臂内侧 或大腿内侧皮下注射,皮下淋巴组织较丰富部位。
②胸腺素:1~10mg/次,每日或隔日肌肉注射一次, 每支2mg/2ml ③胎盘球蛋白:肌肉注射,隔1到2周注射一次,是 被动免疫制剂 ④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隔1到2周注射一次,是 被动免疫制剂,(3)中药 昆明山海棠片,毒副作用小 (4)针对系统性疾病神经精神症状、营养 状况给予适当药物 (5)预防 摸索复发规律,寻找诱因,避 免刺激,调节情绪、饮食第二节 白塞病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又名赫切特综合征, 口、眼、生殖器三联症或白塞综合征 一、病因 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学因素(Immunity),自身免疫性疾病 2.遗传因素(Heritaga) 3.纤维蛋白溶解缺陷,部分病例有微循环障碍及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降低 4.营养缺乏:锌,二、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1.口腔 主要是反复发作轻型的小溃疡,类似疱疹样口疮 2.眼 80%患者有眼疾,结膜炎、角膜炎等 3.皮肤 下肢伸侧出现结节性红斑,面部有疖 肿,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等,特别有诊断意义的是针 刺反应:在注射部位24~48小时后出现红斑、水疱或脓 疱,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皮肤的变态反应。
4.生殖器和肛门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 5.其它:不对称的大关节肿痛(常见);不常 见的消化系统、血管炎等三、诊断(Diagnosis) 过去,四种症状出现两种有诊断意义 1990年的标准是: 1.复发性口腔溃疡 2.复发性阴部溃疡 3.眼疾、色素层炎等 4.皮肤病、结节性红斑等 5.过敏反应试验阳性 凡具有1者加上2~5四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Treatmemt) 方法较多,但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地塞米松0.75mg,昆明山海素片,补锌等第三节 创伤性血疱及溃疡 (一)创伤性溃疡(Traumatic ulcer):是由长期的慢性机械刺激所引起的口腔粘膜溃疡 一、病因: 1.机械性刺激 残根、残冠,牙齿锐缘错位牙,不良 修复体等,亦称褥疮 2.自伤性溃疡:由咬舌、唇、颊引起的溃疡,创伤 性溃疡多见老年人,但儿童也可发生. 3.化学性刺激,硝酸银,砷剂,苯酚,30%过氧乙酸 4.物理性刺激,二、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rues) 1.褥疮性溃疡:发生部位与上述机械性刺激有关多 见老年人,陈旧性溃疡,为深溃疡,边缘呈不均匀隆起, 中央凹陷,溃疡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溃疡外形与刺激物相 互楔合,此点对诊断有意义。
无复性溃疡,疼痛不明显,但舌除外症状:早期局 部发红,肿胀,伴有糜烂,逐渐形成溃疡,溃疡周围红晕 如有继发感染有明显疼痛,功能障碍,淋巴结肿大2. 发生于婴幼儿和婴儿的创伤性溃疡有: (1)瑞格氏病或李弗氏病(Riga-Fede) 发生于婴儿,是由于下颌乳中切牙萌出后,切嵴锐 利,或因舌系带位置偏向舌尖,在吮乳或阵咳时,摩擦而 引起的舌系带两侧糜烂或溃疡,增殖性损害,形态似希腊 字母Φ (2)贝氏口疮(Bednar ulcer) 发生婴幼儿,由于吮指,异物,擦洗口腔时所造成的 上腭二侧异突钩(上颌第三磨牙后内侧的粘膜表面)处粘 膜糜烂溃疡,对称性的,呈圆形或椭圆形李弗氏病,,,,,,,,,,,,,,,,,,,,,三、诊断(Diagnosis) 1.溃疡附近或对侧有刺激因素 2.损害与刺激物互相楔合 3.无复发史 4.除去刺激因素较快愈合 四、鉴别诊断 (Differeutial diagnosis) 主要与RAU、腺周口疮,(二)创伤性粘膜血疱(Traumatic mucosal homatoma) 是由于创伤引起的口腔粘膜下出血 一、病因(Etiology) 1.由于咀嚼大块干燥脆硬的食物和吞咽过速形成的粘膜下出血,形成大疱。
2.由于咀嚼时咬伤粘膜引起出血二、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1.由于急食形成的血疱位于软、硬腭交界处,悬雍垂、舌腭弓迅速增大 2.损害为单侧,即位于吞咽侧血疱可达2~3cm,界清,无明显疼痛、明显异物感,疱破裂后露出鲜红色创面或糜烂面,这时疼痛较明显,但愈合较快 3.由于咀嚼时咬伤所形成的血疱位于颊粘膜间线与口角区,血疱小,愈合快创伤性血疱,,,,,,三、诊断(Diagnosis) 1.血疱突然形成,无复发史和出血史 2.有咀嚼大快干燥脆硬食物和吞咽过速史 3.单侧性,界清,异物感,鲜红色创面, 表面有疱壁覆盖 四、治疗(Treatment) 血疱破裂前用消毒针吸取疱内血液剪去疱 壁,上消炎药防腐药物,染色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