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细化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500字.docx
2页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细化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500字 目的:评价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细化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采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高于研究组的3.6%;研究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1 mm Hg)使用医院自制健康调查问卷请患者及家属填写,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眼部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共10个方面,满分100分,高于80分为合格,低于80分为不合格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9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研究组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两组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后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49,P=0.026)。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研究组健康知?R评分为(90.93.4)分,高于对照组的(82.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龄白内障患者病情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进展,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开展,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并且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手术风险低,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出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而由于白内障患者群体大,择期手术的季节性明显,常规的住院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家属的照顾,进而造成了病床紧张,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7]因此,为方便患者就医,满足患者快捷、使用的要求,日间手术成为一种新型方式日间手术的应用增加了病床使用率,简化了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因此得到推广[8]社会的发展使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细化护理成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护理服务细节化,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为探讨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的细化优质护理措施,本研究将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细化优质护理,结果显示,细化优质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常规护理,且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细化优质护理能够使护理人员充分地了解患者的信心,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高患者对疾病和心理关系的认识,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同时,细化优质护理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病情、保护术眼、点滴眼药,指导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正确服用药物而且,为防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改善院内环境,清理死角,保证地面干燥整洁,卫生间设有防滑扶手,床边有围栏,并在危险地方张贴警示标示,从而减少了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实施细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蔡红,曾继红,曹昕.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华西医学,2014,29(8):1565-1567. [2]周晓舟,曾继红,林红.舒适护理在眼科日间手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3,28(10):1624-1625. [3]郝廷静,何季芳.高龄白内障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分析及防护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20-22. [4]杨丽红.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116-117. [5]罗米,骆洪梅,曹昕.高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细化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16,31(3):567-569. [6]曹伟芳,张素华,刘建亭,等.白内障日间手术模式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108-110. [7]谢秀雯,朱兵,王蓓,等.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日间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实践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78-79. [8]魏誉民,梁苑,吴雁凌,等.日间病房模式临床路径在白内障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4):55-57. (:2017-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