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67224869
  • 上传时间:2022-08-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义和团的主要参加者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贫困和愚昧使他们的反抗斗争只能沿袭过去农民起义利用秘密结社的办法,采取设立神坛的方式发展组织,操练拳术,吸引群众义和团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用画符念咒、请神附身等“术法”动员群众,广泛宣传“持符念咒、神灵附体”来鼓舞斗志他们散发各种传单、揭帖,以朴素的语言和歌谣形式,进行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宣传同时这些传单、揭帖中也带有迷信落后意识和盲目排外的情绪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初期曾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最后被出卖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集中的领导和协同一致的行动,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他们奋不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对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的浅析[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震惊中外,这是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所爆发的一场排外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在爱国旗帜下掀起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运动已经发生了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思考义和团运动带来的价值和影响,是有必要的本文试从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盲目性、和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加以分析,从中思考义和团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 义和团 运动 八国联军 教会Abstract: The Yihetuan Movement that happened in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end of the 19th cencury, shocked the world. This is an exclusive patriotic campain.It has brought serious consequence and influence to Chinese society ,and left Chinese people painful memory. After a cencury today, it is necessary to ponder over the value and influence that Yihetuan Movement brings. The text tries to analse from the defect of the patriotic, blindness,mistake and motion of the Yihetuan Movrment.推荐精选Key words: The Yihetuan Movement The Eight Conries Alliance Church一、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早期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爆发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中国的最后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运动,无论运动的规模还是影响,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当时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交汇的集中反映,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运动的起因,最根本的有两点:其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其二是当时的清王朝腐朽无能的统治带来的后果一)外国势力给中国民众带来的灾难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和中国民众正面接触了,随着资本主义入侵的加深,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文化的东西接踵而至作为西方文化象征的西方宗教也开始登陆中国,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踏上了在中国传教的道路1858年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这是一条充满曲折和艰险的道路,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和他们本国迥然不同的环境,而且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抗和排斥在中国这一古老的文明古国里,要想传教和发展教徒,这是非常困难的何况,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还不止是为了传教,传教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之一——文化侵略,部分传教士以传教为名,担当起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间谍和先锋为了使传教能够进行下去,他们吸收了这样一部分人——这是一群不法之徒,他们入教的本身愿望,不是让自己皈依宗教,而是企图在宗教的保护伞下继续胡作非为。

      就这样,传教士的事业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的条件下开始了,准确的说来,这一事业,由于其本身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从一开始就没有踏上正轨,这在以后诸多的“教案”纷争中足以说明但是,这一事业还是继续下去了,因为,传教士们利用不平等条约给予的种种权利和本国政府的经济军事支持,依然进行着带有争议的传教活动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1897——1898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显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尤其在历次与列强的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而战争的赔款数量往往都很大二)清政府统治的腐败进一步加深推荐精选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的赔款,(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增加了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而腐朽的官僚们也乘机大肆搜刮民众,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情况,使得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华民族濒于灭亡的境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旨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但这一运动在顽固派的进攻面前归于失败,更糟糕的局面是维新变法的失败,让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完全掌握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的局面就这样一天天的坏下去,但黑暗的阴影则首先降落在贫苦的人民身上。

      同时,维新变法作为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双重的灾难落到贫苦人民头上,再加上天灾频繁,于是,这场运动便如洪水般的爆发了,他们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外国势力和教会,是因为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正是由于西方世界的入侵才导致这样的灾难——战争的赔款让清政府加重了赋税,修筑铁路截断了中国的龙脉,开挖矿产破坏了中国的“宝气”,外国的教堂建设使得上天降下自然灾害,“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1]而且,外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的外貌也被扣上了妖魔鬼怪的头衔,“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眼睛都发蓝,”[2]在人民同教徒的争斗中,官府屡次偏袒教会而压抑民众,“最恨和约,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3]且那些入教以后的不法之徒依然我行我素,这更增加了民众的仇恨这些情况,让运动把外国教会当作了最大的敌人当然,义和团运动在反对教会的同时,也反对官府,主要是因为官府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了教会欺压民众的帮凶同时,部分人还在进行着复辟明王朝的努力这从其各式各样的“反清复明”、“反清灭洋”等旗号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在初期阶段是各自为政的,没有结成联盟或者只是简单的联合。

      义和团在山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人任山东巡抚:李秉蘅任山东巡抚时期,他认为,基督教徒要对义和团正在挑起的骚乱负责他一直认为,基督教徒依仗教士、欺压百姓,他建议朝廷对义和团进行招抚而不要镇压,李秉蘅是在外国的压力下被撤换的由于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被杀害,德国以此为借口占领胶州湾)接替李秉蘅任山东巡抚的是毓贤,他也在一度时期内对义和团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在他的宽容下,义和团中出现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日益发展,和教会的冲突也就日益严重,这迫使列强再一次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撤换毓贤清政府被迫在1899年12月把毓贤调到山西任巡抚,而任命了列强看重的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前,清政府曾告戒他不要乱杀无辜,意思是要求他不要惩办义和团,但是,袁世凯到任后,对义和团采取了高压政策,他在严厉查处的同时,“把官、兵、勇、役、士绅、团练等各种力量动员起来,使义和团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推荐精选[4]成功的把山东义和团运动镇压下去,义和团受到沉重的打击,在山东无法立足,所以便开始寻求新的领域袁世凯的高压政策收效十分明显,义和团一部分被迫停止公开活动,另一部分则转移到其他地方,转移的方向是清朝统治中心地带直隶。

      之所以转移到直隶是因为直隶部分地方也存在义和团民众,而且当时直隶对待义和团的政策与山东存在很大的差异,当时担任直隶总督的荣禄对义和团的态度由于慈禧太后的态度不明确而由原来的坚决镇压变得有些举棋不定了但义和团的北上并不是受到政府的邀请,而是他们“挥旗北上,连克州县,”[5]随后,北上的义和团和当地的义和团联合战斗,势力发展到了北京,人数也超过了十几万人,这种情况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义和团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6]在义和团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和清政府发生过多次武装斗争,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清军的战斗力不强使得义和团在这些斗争中取得一些胜利而这些局部的胜利也被部分官员夸大,于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调整了过去的剿灭政策而改为招抚了二、义和团与清政府的联合义和团从最初的反教会反官府到与官府联合反对外国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就义和团方面来说,与清政府的联合有利于减轻来自官府的压力和增加反对外国势力的力量,于是他们便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这一旗号集中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但其局限性和盲目性也显露出来:扶清有利于联合清政府,争取官方支持,但却让很多人因此放松了对清政府的提防,最后在清政府的进攻面前归于失败;灭洋动员了许多的民众参与到运动中来,但却助长了义和团排外的盲目性。

      清政府之所以改变对义和团的政策,主要原因是想利用义和团对抗外国对其内政的干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逃到热河;而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溃败,并在随后的几年内掀起的瓜分中国的浪潮,这些外国侵略活动,使得慈禧太后的颜面受到极大的损害`慈禧太后在1898年中成功的将戊戌变法扑灭,但领导变法运动的两大首要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却在英国和日本的庇护下成功逃走,他们在海外继续进行活动,而清政府的抗议却得不到列强的认同,这更加深了她对外来势力的仇恨尤其,慈禧太后打算废黜光绪帝而另立皇储的计划被驻华公使们所阻拦而无法得到实施,这让她对外国势力非常的痛恨,但清政府的实力,还不足以让她能出这口怨气,所以,当义和团运动巨大的浪潮席卷北京,义和团民众的神勇无敌被几个官员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时候,她便决定利用义和团来为她服务了而当时的官员中,有部分也想借助这个时机获取他们在官场中的地位和资本,也便盲目的支持了,也正是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慈禧太后更坚决了她的愚蠢的打算推荐精选正如《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所分析的那样:“排外情绪不仅充满朝廷,也渗入到学者、官员、绅士以及一般老百姓中半个世纪的外国人的侮辱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

      傲慢的外国公使、领事和咄咄逼人的传教士以及商人,经常使他们想起中国的不幸日益增长的不平之感,再加上一些更大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因素,酿成了一场广泛的排外运动[7]由于慈禧太后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义和团得以大批进入京城,这使得北京的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自民兵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8]慈禧太后这时候已经决定和外国对抗了,而官员中有部分人又极力怂恿,这更坚定了她的决心,“太后意既决,载漪、载勋、载濂、刚毅、徐桐、崇绮、启秀、赵舒翘、徐承煜又力赞之,遂下诏褒拳匪为义民[9]随后慈禧太后命庄亲王载勋、协办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预测试卷三.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模拟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一.docx 2023年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试题精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五.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模拟试卷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