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江密峰镇镇域镇村体系规划.doc
15页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总体规划(2019-2030年)修编文本公主岭市陶家镇人民政府2019年9月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总体规划文本(2019-2030年)修编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城镇发展战略 1第三章 产业布局规划 1第四章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 1第五章 镇村体系规划 1第六章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2第七章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2第一节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2第二节 镇域给水工程规划 3第三节 镇域排水工程规划 3第四节 镇域燃气、供热工程规划 3第五节 镇域供电工程规划 3第六节 镇域通讯工程规划 3第八章 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4第九章 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第十章 镇域防灾减灾规划 4第十一章 镇域近期建设规划 5第十二章 镇规划区规划 5第十三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5第十四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5第十五章 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6第十六章 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6第十七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6第十八章 城镇环境保护规划 7第二十章 城镇近期建设规划 9第二十一章 城镇规划实施措施 9第二十二章 附 则 9第二十三章 附 表 11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人民政府 4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实现陶家屯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配套各项基础设施,引导陶家屯镇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适用范围陶家屯镇内制定和审批村庄规划、进行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从事城乡规划管理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第三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最新修订);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陶家屯镇“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4、《公主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5、《陶家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6、《公主岭市陶家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7、其他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第四条 规划期限陶家屯镇总体规划基期年为2018年近期规划:2019年-2025年;远期规划:2026年-2030年第五条 规划范围镇 域:陶家屯镇行政辖区全境,幅员面积127平方公里规 划 区:本轮规划区划定范围为陶家村、马家店村、同庆村、久胜村、三户村、东岭村六个村的行政区域之和,总面积约42.75平方公里镇 区:规划范围用地642.56公顷第二章 城镇发展战略第六条 总体战略目标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势头,以工业化为龙头,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化统筹发展推进全镇建设。
第三章 产业布局规划第十三条 产业空间总体布局结构陶家屯镇的产业发展,将规划形成“双心、两带、三分区”的布局1、双心:综合产业中心、产业次中心2、两带:国道102产业带、陶家拓展物流产业带3、三分区:北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第四章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第十四条 人口规模预测2025年人口为50213人;2030年人口为64920人见附表一)第十五条 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近期2025年陶家屯镇非农业人口规模可以达到30127人,城镇化水平为60%;远期2030年陶家屯镇非农业人口规模可以达到49690人,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75%第五章 镇村体系规划第十六条 镇村体系职能结构规划陶家屯镇各村职能类型如下(见附表二):陶家屯镇区——职能类型为综合型陶家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马家店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长河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丰庆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同庆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久胜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永胜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小城子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河东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石柱沟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三户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东岭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义和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曹家洼子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永庆村——职能类型为农业型第十七条 镇村体系等级结构规划陶家屯镇镇村体系等级结构规划按三级划分:中心镇区、中心村、基层村(见附表三)。
中心镇区1个:陶家屯镇区中心村4个:三户村、石柱沟村、丰庆村、小城子村基层村11个:陶家村、马家店村、长河村、久胜村、永胜村、河东村、东岭村、义和村、曹家洼子村、永庆村、同庆村第十八条 镇村体系空间布局规划规划构成“双心,三轴,三片区”的镇村体系空间结构1)双心:以陶家屯镇镇区及东北部新增工业物流区为中心,形成国道102沿线新的商贸物流重要节点;依托京哈高速公路陶家屯镇服务区利用三户村现有建设用地,重点打造陶家屯高速服务区交通旅游融合类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形成镇域经济发展次中心2)三轴:空间发展横向主轴线、空间发展横向次轴线、空间发展纵向轴线3)三片区:北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第六章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十九条 空间管制分区按照空间管制的原则,根据镇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综合自然资源、生态适宜性等多方面因素,在镇域范围内划定三类管制分区,并实施相对应的管制引导措施1、禁止建设区管制范围:主要包括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基础设施及空间廊道控制区2、限制建设区管制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农田区域、地下水源保护区、一般水体保护区。
3、适宜建设区管制范围:主要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及各农业村庄建设用地的分布区域第七章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二十条 镇域交通发展规划1、公路提高镇域内公路等级,至2030年完成加宽改造,改造后达到三级公路标准2、城镇道路:规划期内完成村庄间村村通工程的道路硬化,等级达到于三级公路标准3、村镇道路硬质化镇域范围各村庄之间和内部联系的主要道路,适当拓宽路面、完善路网第二节 镇域给水工程规划第二十一条 用水量预测2030年最高日需水量为31076m3/d,日变化系数取1.6,平均日需水量为19422.5万m3/d第二十二条 水厂规划规划在和平路、金盛街交汇处,规划建设供水厂一处,占地面积3.06公顷,水厂周围设10m宽绿化防护带规划在各村庄建独立的供水泵站,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第二十三条 水源地保护在水源地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农药,不得修建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废渣、粪便,不得进行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水厂周围设10m宽绿化带第二十四条 供水管网镇区供水管网采用网状、枝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管径在DN200mm以上,各村供水管网采枝状布置形式。
第三节 镇域排水工程规划第二十五条 污水量预测规划2030年镇域平均日污水量为1.56万立方米/日第二十六条 排水体制规划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各村庄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第二十七条 污水处理厂规划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处,位于镇区东部、国道G102与和谐路交汇,占地面积2.12公顷,污水处理工艺均为二级生化处理,使产生的污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标准后,将污水排入水体各村庄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状况建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化粪池等设施第二十八条 雨水排放规划期内建设完善的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规划期末达到雨污分流排放的村庄达80%以上第四节 镇域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第二十九条 燃气气源规划规划在镇区建一座气源厂,占地面积为10000㎡随着小区建设同时配套建设调压站,实现小区管道供气各村屯主要使用瓶装气,积极发展秸秆气化站或沼气池等清洁能源,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第三十条 供热形式规划规划末期镇区实现集中供热第三十一条 热源规划规划期内陶家屯镇区以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为主;各村屯仍采用独立供热方式取暖,条件允许的村屯应考虑配建小型集中供热站,推行集中供热。
第五节 镇域供电工程规划第三十二条 用电量预测 近期镇区用电用电负荷为2.63万千瓦,村庄负荷为0.30万千瓦总用电负荷为2.93万千瓦远期镇区用电用电负荷为5.05万千瓦,村庄负荷为0.27万千瓦总用电负荷为5.32万千瓦第三十三条 电源规划规划增容镇区现状二次变电站,装机容量为3x4万千瓦时第六节 镇域通讯工程规划第三十四条 电信工程规划规划改扩建电信站一座,与邮政局毗邻规划在各村农村社区建立邮电所一处第三十五条 邮政工程规划规划改建现有邮政局规划在各村庄建立邮电所一处第三十六条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规划远期将全部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线路铺设,线路铺设为地埋通信管道沿道路西侧、南侧地埋暗敷设规划期间继续扩大有线电视节目覆盖率,其覆盖率达到100%第八章 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三十七条 教育设施规划1、规划改造镇区内陶家屯镇中心小学校址,加快教学楼和体育场的建设,使之成为辐射全镇的教育中心,规划占地面积1.99公顷2、规划扩建镇区内陶家屯镇中学,加强教育设施建设与投入,规划占地面积2.52公顷3、规划在镇区内新建中心幼儿园一处,占地面积0.68公顷第三十八条 文化体育设施规划1、规划结合陶家屯镇规划新建镇政府,集中布置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总占地面积0.53公顷。
2、规划结合陶家屯镇中学操场建设镇级体育场,占地面积为2.52公顷3、各村农村社区建设文化大院,包括:面积不低于100m2活动场地一处、占地面积为50㎡技文化室一处,占地面积为50㎡文化书屋一处第三十九条 医疗保健设施规划1、镇级医疗保健设施规划新建陶家屯镇卫生院,配备B超机、心电机、波姆光治疗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设施的作用,发展为集医疗、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卫生院规划占地面积为1.50公顷新建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服务站,占地面积6.47公顷2、基层村级医疗保健设施其他各村建设卫生站,完善服务设施,占地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第九章 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四十条 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目标1、水环境目标到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体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重点水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到203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体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100%;重点水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