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萨克斯坦的翡翠矿床.doc
2页哈萨克斯坦的翡翠矿床哈萨克斯坦的翡翠矿床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前苏联时期发现的,由于质量和市场等方面原因,没有进行有规模的商业性开采,无论是原料或是制成品,都很少见于翡翠市场1.哈萨克斯坦辈翠矿床的地质概况哈萨克斯坦翡翠矿床位于喀什市以东 110km 的伊特穆隆达附近,产于伊特穆隆达一秋尔库拉姆蛇绿岩套构造带的蛇纹岩之中该蛇纹岩成西刊匕西向延伸,俘约 30km,宽几百米至‘.5km岩体由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组成 d 在岩体的破碎带和片理化带中出现呈叶片状的叶蛇纹石,该破碎带还含有蓝闪石片岩和铝铁闪石片岩的围岩捕虑体翡翠矿体也沿破碎带和片理化带分布,并集中在蛇纹岩岩体的顶部和巨大围岩捕虏体的附近翡翠矿体具有透镜状、岩株岩及至柱状的形态,矿体的直径从一至几十米不等,有些脉体,尤其是大的翡翠脉体全部由灰色翡翠组成,矿脉的边缘部位,出现有数量不等的绿色翡翠,并出现被钠长石、方沸石、钠沸石和透闪石所交代的现象有些翡翠矿脉具有对称的分布构造,核心部分是以硬玉为主的翡翠,外侧为绿辉石质带,最外侧为斜方辉石(顽火辉石) 带另外的研究发现,翡翠矿脉还可以由两种原生岩石经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这两种原始岩石分别是条带状阳起石、钠长石一(石英) 结晶片岩和块状的 (含石英)钠长石岩。
在交代作用中,钠长石被蚀变成硬玉阳起石则被蚀变成绿辉石,在条带状阳起石一钠长石一石英结晶片岩的岩层中,硬玉出现在不含石英的阳起石一钠长石层中,富含石英的结晶片岩中则无硬玉存在个别的翡翠矿脉发生强烈的钠长石化,形成含翡翠残余的钠长石岩脉2.哈萨克斯坦翡翠的常见类型哈萨克斯坦翡翠按颜色与生蒯顷序(从早到晚) 可分为三种 :最先形成的是浅灰色的翡翠,其次是暗灰色的翡翠,最后是浅绿至暗绿色的翡翠,各自的特征如下:(l)白色一浅灰的翡翠这种类型的翡翠是矿脉的主要组成,约占矿脉总体积的 70%-90%,矿物成分为: 硬玉约占 80%-95%,钠长石约占 3%-5%,少量的暗色矿物,如磁铁矿和石墨,含量 2%-5%.(2)暗灰色翡翠这种类型的翡翠较少,仅在矿体的局部出现,颜色深者可达黑色,主要是由分散在翡翠中的石墨和磁铁矿形成的,矿物成分为:硬玉约占 70%-90%,绿辉石约占 5%,石墨和磁铁矿含量变化较大,从 5%到 35%a(3)绿色翡翠绿色翡翠常出现在翡翠矿脉的边缘与围岩接触带的位置上,颜色为灰绿色、暗绿色和褐绿色,呈细脉状或点状的色斑分布在白色及灰白色的翡翠之中绿色翡翠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部分的硬玉含有较高的 Cr 含量和绿辉石的分子,除硬玉外,还有数量可变的绿辉石和少量的铬铁矿。
与铬铁矿接触的硬玉的铬含量明显地增大绿色翡翠中的硬玉与绿辉石密切共生,没有成因上的先后关系4)杂色的翡翠杂色翡翠常产于白色翡翠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同一块体上可出现白色、灰色、绿色或黑色等颜色,不同的颜色呈团块状或网脉状分布3.哈萨克斯坦翡翠的结构构造特点各种类型的翡翠都具有不等粒变晶结构,硬玉颗粒遭受强烈变形而成弯曲状或碎裂状,硬玉的颗粒大小可明显分成两组,一组为细粒的硬玉,粒度在 0.05mm 左右;另一组为粗粒的硬玉,粒度可达 2mm,大多数翡翠在肉眼下均可看出明显的颗粒翡翠矿体的裂隙较为发育,多成网格状或不规则的树枝状,甚至在局部发育有片理,反映翡翠矿体遭受过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使矿体受到破坏,少有大块优质的翡翠原料该矿床产出最好的翡翠为微透明一半透明,浅绿一绿色,颗粒中到粗粒与缅甸翡翠相比,大约相当于中下等的“花牌料”文章信息来源鑫万福喜钻: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