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隆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173页铜梁县旧县镇兴隆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图 纸 目 录序号图纸名称比例图号备注1地形地质及井上下对照图1:5000C1001-103-01012Ⅰ-Ⅰ′地质剖面图1:2000C1002-104-0301采用3Ⅱ-Ⅱ′地质剖面图1:2000C1002-104-0302采用4Ⅲ-Ⅲ′地质剖面图1:2000C1002-104-0303采用5中连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1:5000C1003-105-0201采用6内正连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1:5000C1003-105-0202采用7开拓方式平面图1:5000C1004-109-02018开拓方式剖面图1:2000C1004-109-02029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1:2000C1005-163-010110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达产时期)示意C1006-171-020111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困难时期)示意C1006-171-020212井下避灾线路图示意C1007-167-010113矿井地面供电系统图示意C1008-261-020114矿井井下供电系统图示意C1008-261-020215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图(达产时期)示意C1009-845-010116压风管路系统布置图(达产时期)示意C1010-242-010117井下运输系统图(达产时期)示意C1011-124-010118矿井通信系统图(达产时期)示意C1012-244-01011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达产时期)示意C1013-174-020120安全监测传感器布置平面图(达产时期)1:2000C1013-174-020221巷道断面图册1:50C1014-12222工业广场布置平面图1:500C1015-447-010123井巷工程综合进度图表示意C1016-186-0101设计委托及承诺书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按照重庆市的统一规划,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为扩建矿井,特委托贵单位对我矿进行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40kt/a,其设计要求及承诺如下:1、贵单位在满足《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及煤炭工业技术法规要求前提下,完成矿井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2、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自愿投资,所提供的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真实可靠,若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煤炭资源储量或地质情况发生变化,自愿承担一切经济后果(投资风险自负),与设计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无关3、其他具体事宜另行共同协商委托单位: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委托时间:2008年7月20日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初步设计内审意见书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委托我院对该矿进行矿井扩建初步设计,我院于2008年11月20日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罗家院子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内容进行了审查,审查意见如下:1、设计根据该矿提供的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储量核实报告、相关的地质资料、相关的文件批复而进行2、设计方案反映了井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含煤地层、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煤质、瓦斯、煤尘及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3、该矿划定开采独连、中联、内正连煤层,设计选用平硐开拓,采用伪俯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煤法,后退式开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4、矿井占用煤炭资源/储量308kt,可采储量为172.5kt,储量可靠5、设计矿井年生产能力40kt/a,矿井服务年限3.3年,基本合理;6、针对该矿井的实际情况,对该矿供电系统、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瓦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安全管理措施可行,安全设施装备齐全,设计符合煤炭产业技术政策,能满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
7、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合理,结合该矿的实际情况,布置简单合理可行,能够适应矿井生产能力的要求8、产品方案及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可行9、技术经济评价参数选用得当,分析合理,结论可靠10、同意提交重庆市专家组评审内审组长: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2008年11月20日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 57 页目 录前 言 5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9第一节 井田概况 9第二节 地质特征 14第二章 井田开拓 22第一节 井田范围、储量及水平设置 22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24第三节 井田开拓 25第四节 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 29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30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30第二节 矿 车 30第三节 运输设备的选型 31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36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36第二节 采煤工艺 36第三节 采区布置及其装备 37第四节 巷道掘进 44第五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48第一节 概 况 48第二节 矿井通风 52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116第六章 通风、提升、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127第一节 通风设备 127第二节 提升设备 131第三节 排水设备 133第四节 压缩空气设备 133第七章 供电、通信及安全监测监控 138第一节 矿井电源及电压等级 138第二节 矿井电力负荷 138第三节 矿井供电系统及变送电 142第四节 井下供电 145第五节 监控、通信及计算机管理 149第六节 电气安全保护 152第八章 矿井供水、消防及防尘洒水 156第一节 供水概况 156第二节 供水系统及主要构筑物 156第三节 消防、防尘洒水 158第九章 地面生产系统及总平面布置 159第一节 煤炭用途及加工 159第二节 排矸系统 161第三节 地面运输 161第四节 辅助设施 161第五节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162第六节 防洪排涝 166第十章 环境保护及职业卫生 167第一节 环境概述及执行标准 167第二节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169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 171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 171第五节 职业卫生 171第十一章 技改工期及产量递增计划 174第一节 技改建设工期 174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 176第十二章 技术经济 177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177附件(附文字报告内)1、铜梁县旧县镇兴隆煤矿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2、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资质证书;3、渝地矿协储测审字[2007]161号(《重庆市铜梁县旧县镇兴隆煤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核查检测说明书》审查意见);4、采矿许可证(副本)、煤炭生产许可证(副本)、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5、渝经煤安[2007]140号(关于铜梁县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6、中连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7、渝经煤管[2008]141号关于兴隆煤矿扩建立项的批前 言一、概况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以下简称兴隆煤矿)位于重庆铜梁县城99º方向,直线距离18km,距旧县镇运距3.2km,地理坐标东经106°14′23″,北纬29°52′29″,井田面积0.3472km2,属于重庆市铜梁镇旧县镇所辖,矿井有公路与旧岚公路相通,距旧县镇3.2km与铜(梁)--合(川公)相接,矿井交通较为方便兴隆煤矿矿井于1998年建矿,原为村办集体企业,1998年12月转制为私合伙企业,法人代表:周在海,矿井总投资500万元于2007年8月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管局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000000830179,有效期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生产规模10kt/a;营业执照注册号5000002200038;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渝)MK安许证字[2005]513003;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205002240087,生产能力30kt/a以上各证件均在有效期内,矿井为合法生产矿井划定矿井开采标高+380~+263m,井田范围由12个拐点圈闭,批准兴隆煤矿占用煤炭资源地质储量(122b)308kt。
根据渝府发[2008]128号文件,该矿规划为改扩建矿井,2008年6月重庆市经委以渝经煤管[2008]141号对该矿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同意该扩建项目立项在完成上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兴隆煤矿委托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编制《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为了更有效的、更详细的指导矿井建设和生产,规范矿井生产系统的布置,达到依法办矿、正规生产、安全稳定高效的目的,受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的委托,根据该矿提供设计相关的基础资料,结合现场实际踏勘情况对该矿井扩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40kt/a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铜梁县旧县煤业有限公司兴隆煤矿设计委托书》;2)渝地矿协储测审字[2007]161号(《重庆市铜梁县旧县镇兴隆煤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核查检测说明书》审查意见);3)重庆市一三六地质队编制的《重庆市铜梁县旧县镇兴隆煤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核查检测说明书》、《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4)渝府发[2007]128号;5)渝经煤管[2008]141号;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7)《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8)煤行管字[2000]第81号《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9)安全供电协议;10)现场勘察调查收集的和业主提供的其它项目相关资料三、设计的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工业生产安全、卫生措施、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等与矿井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
2、优化矿井生产系统,减少投资,缩短扩建工期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安全设施,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认真贯彻《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技术法规,紧密结合本矿井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和现场实际,采取先进适宜的技术、工艺、设备,使矿井达到正规、稳定生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4、尽量做到布置合理、生产集中、系统完善、环节畅通、符合相关项定5、重视环境保护,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矿井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四、设计的主要特点(一)设计的主要特点1、扩建生产能力40kt/a2、矿井设计为平硐开拓,布置主平硐和回风平硐两个井筒,全矿井设置一个水平,即+265m水平3、矿井开采二层煤、由于层间距较近采用分层开采,采煤方法伪俯斜走向长壁分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