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选择理论.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50931587
  • 上传时间:2018-08-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7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财政支出理论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布坎南(James M · Buchanan,1919-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代表人物, 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代 表作《同意的计算》(与塔洛克合著 ,1962年出版,被视为公共选择理 论的经典著作)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人类行为的两 个方面(经济决定与政治决定)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 该模式注意且认为承担政治决定之结果的人就是选择决 策人的人 “一只看不见的脚”他把经济与政治 做了“高贵的揉合” 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o决策遵循的原则: 经济人假设o决策主体不同 o偏好表达方式不同私人选择-------货币选票公共选择-------政治选票(如听证会)o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私人选择-------必要条件,充分表露公共选择-------影响小,冷漠的选民o决策结果不同私人选择自己承担成本和收益决策结果与自身收益比一定一致,只要认同程序,强制承担结果o偏好表露程度不同私人选择-------充分表露公共选择-------倾向于隐瞒o偏好体系不同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黑箱”o公共选择下,选票未必反映真实:偏好的原因:1、隐瞒自己真实偏好 2、信息不充分,理性的无知 3、投票交易存在策略性行动 4、利益集团的存在二、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个人偏好→ 社会偏好 (偏好加总方法) 多数同意规则 (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一致同意规则 (公平但缺乏效率)简单多数 分 绝对多数 内涵:所谓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 rule),是指一项集体 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 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得以通过的表决方式。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形成决议时,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 中、美、俄、英、法五国一致同意 特征:一票否决 优点 :(1)由一致同意原则得出的方案是帕累托最优方案 (2)参与者平等的选择 (3)有效限制“搭便车”的行为 缺陷:(1)决策成本高 (2)容易导致投票者的策略行为 一致同意规则多数同意规则内涵多数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是 指一项议案或决策须经1/2以上投票人赞成才能通 过或采用的一种投票规则多数规则在现代社会中 是应用最广泛的决策方式两种形式:简单多数:只要赞成票超过半数,议案或决策 就可以通过现实中,最基本和常用的绝对多数:赞成票必须以高于半数以上的相当大 的比例,议案才能获得通过如2/3多数制 ,3/4绝对多数原则 特例:相对多数(在所有候选方案中得票多着中, 但不一定过半数缺点:容易被操纵,少数人损害大 多数人利益比如陈水扁以30%多比例当选o最优多数 E曲线代表抉择成本,包括行政管理成本、劝说成 本、机会成本(议案延迟) D曲线代表外部成本横轴代表赞成率N,纵轴代表 成本特征: “少数服从多数”优点:决策效率高、节约集体决策成本缺陷:①部分人利益受损 布坎南和塔洛克称之为决策规则的“外部成本”。

      可以在多数规则的外部成本与全体一致规则的时间 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 也就是最优多数原则②容易导致投票交易-互投赞成票或收买选票危险 倾向:利益集团 “收买选票” ,并最终操纵选举结果 ③冷漠的选民④“投票悖论” ⑤无法表达个人选择的偏好程度多数同意规则加权投票规则的基本特点是:利益差别,将参与 成员进行“重要性”程度分类,然后凭借这种分类分 配票数,相对重要者,拥有的票数较多,否则就较 少最后根据各个候选方案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的 多少,而不是实际赞成人数或票数的多少选择方案 例如欧盟的投票规则就是:英法德意歌10票;比利 时荷兰各5票;丹麦爱尔兰各3票,卢森堡仅1票, 总票数57票,而非9票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世行新 一阶段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 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 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10加权投票规则o投票悖论:最早是由18 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 学家 孔多塞提出的 o而利用数学对其进行论 证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 肯尼思·阿罗o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 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 果,这种现象被称为投 票悖论→阿罗不可能性定理18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多塞投票悖论三、投票悖论o假设ABC三人代表本班同学购买毕业演出的班服 ,现在三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做出选择。

      三人对 三种颜色的偏好顺序如下:A 红﹥ ﹥ 蓝﹥ ﹥ 黄B 蓝﹥ ﹥ 红﹥ ﹥ 黄C 黄﹥ ﹥ 蓝﹥ ﹥ 红 假设三人符合理性条件,且对颜色的偏好顺序具有 传递性现在三人对购买班服的颜色进行表决, 现由其中的两种颜色进行表决,胜出的颜色再和 第三种颜色进行表决,可由三种选择方法,如下 :投票悖论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ABC ABC ABC红√ √ 蓝√ √ 红√ 黄 √黄 √蓝 √ √首轮 结 果红色胜 出首轮 结 果蓝色胜 出首轮 结 果蓝胜 出红√ 蓝 √ √蓝√ √ 蓝 √ √红√ 黄 √最终 结 果蓝色上 胜出最终 结 果蓝色胜 出最终 结 果蓝胜 出o上例中,无论怎样调整表决顺序,得出的表决结 果都相同 现在我们对A的偏好顺序稍作调整A 红﹥ ﹥ 黄﹥ ﹥ 蓝B 蓝﹥ ﹥ 红﹥ ﹥ 黄C 黄﹥ ﹥ 蓝﹥ ﹥ 红 现在仍采用上面的表决程序,最终结果将会完全被 改变: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ABC ABC ABC红√ √ 蓝√ 红√ 黄 √黄√ √蓝 √ √首轮 结 果红色胜 出首轮 结 果黄色胜 出首轮 结 果蓝胜 出红√ 黄 √蓝√ 蓝 √ √红√ √ 黄√ √最终 结 果蓝色上 胜出最终 结 果红色胜 出最终 结 果黄色胜 出结论:o在第一轮胜出的,最终会被淘汰,随着表决顺序的调整 ,最终结果都不相同,最终结果不和投票人的偏好相关 ,而是和表决程序相关,尽管每个人的偏好没有改变, 仅仅因为两两选择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

      o由于最终投票结果完全取决于各方案的排列次序,而不 是方案本身的优劣,使操纵选举成为可能o在多数票规则下存在的导致议案相互循环,最终结果不 存在的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或周期多数现象,也成为 投票循环o投票悖论的产生也和投票者的偏好顺序相关o美国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因投票循环1913年才得以 通过单峰偏好,是指个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如数量大小 )排列的备选方案中,有一个最为偏好的方案,而 从这个方案向任何方向的偏离,其偏好程度或效用 都是递减的用数学语言,单峰偏好就是在一维空 间中个人偏好次序呈齐次性 多峰偏好:如果一个人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则他从 最为偏好的方案游离开,其偏好程度或效用会下降 ,但之后会再上升即一个人对备选方案的最理想 结果不止一个 如果出现投票悖论现象,则一定存在多峰偏好,存在 多峰偏好,不一定出现投票悖论投票制代表了对 某种方案的偏好,但不代表对方案的偏好强度,所 以有学者建议对备选方案采用打分进行偏好的显示 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投票悖论之解o塔洛克研究表明,投票悖论出现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人数和可选方案的个数P=A(N,M) N代表个人偏好的数目,M代表可供选择的议案个 数,A表示函数关系,该函数是一个增函数,在 投票人数一定时,NM越大,出现投票悖论的可 能性越大,如果投票人数一定,且投票人只有一 个偏好议案时,议案数M越大,出现投票之谜的 可能性越大。

      M一定时,N越大,出现投票悖论 的可能性越大 投票人数越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越少,出现投票之 谜的可能性越小o1951年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Kenneth J.Arrow)论证出了这 个结论 阿罗不可能定理:满在民主社会中,是否存在一 种投票程序,投票的表决结果不 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能将 所有个人偏好转化成社会偏好, 并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呢?阿罗 通过数学论证这是不可能的 o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 投票,要么委托公共权力机关造 成少数人独裁,要么进行投票交 易肯尼斯·约瑟夫·阿罗阿罗不可能定理o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如果众多社会成员具有不 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即便在民 主制下,也不可能得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只要我们互投造成票, 我们的方案都能通过政治过程中的投票行为相当于经 济市场上的交易活动,在这个过 程中也存在交易行为投票交易 有两种形式:◎买卖选票,即利益集团收买 选票的行为;◎互投赞成票在现实政治中 ,由于买卖选票是非法的,互投 赞成票便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尤其是在西方的议会立法中互投赞成票的前提是必须存 在一个选票交易的空间,议员之 间对各自的偏好相互了解。

      互投 赞成票在实现了帕累托改进的同 时,也解决了投票悖论的问题互投赞成票与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导致社会福利的下降项 目投票人1 投票人2 投票人3 净总 福 利医院 200 —110 —105 —15大桥 一40 150 —120 —10隧道 —270 —140 400 —10投票交易导致社会福利的上升项 目投票人1 投票人2 投票人3 净总 福 利医院 200 —50 一55 95大桥 一40 150 —30 80隧道 —120 —60 400 220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投票交易既可 能降低全社会的福利,也可能带来整个社会福利的提升 中间投票人定理o在一个厂200米的沙滩上,分布着四个平台可供 人们销售冷饮,这四个平台之间相距为50米, 一个平台最多可容纳两个冰柜,假设有两个人每 人拿一个冰柜来销售冷饮,他们最佳的销售位置 分别在什么地方?他们最终是否会选择在那里?中间投票人定理o中间投票人,也叫中位投票人,是指对某一提案持中间立场 的投票人,或在某一个议案的投票中,其最偏好的议案正好 位于所有投票者偏好的中间状态。

      o中间投票者定理: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就是 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日本政局混乱,英美政局稳定原因?中间投票人定理极左 L M R 极右 政治倾向选 民 人 数两党争夺中位选民示意图 假设两党起初的政治倾 向是极左和极右的,那么, 在中位选民理论的影响下, 两党力图提出中间偏左或中 间偏右的竞选纲要,以此来 争取更多的中位选民此时 ,对政党而言的关键问题是 如何确定中位选民的偏好情 况在这种模型下,两党候 选人会承诺给予选民更高的 效用,选民则对可以期待的 更高效用回报以他们的选票 三、间接民主制下不同主体的利益动机一、选民:投票还是不投票唐斯:选民是理性的,参与投票的 动机是为了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选民是否参加投票,主要取决于:◎其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其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 性 奥尔森和赖克的研究:选民越多,投票率越低选民越一边倒,投票率越低选民越不重要,投票率越低候选人观点越相近,投票率越低信息越容易获得,投票率越高选民越具有参与意识与责任感,投票 率越高 冷漠的选民:美国投票老年化二、政党(政治家):选票最大化o政党从事活动是为了使政治支 持最大化,为获得选票最大化 。

      o政治家关注:个人的收入、权 势、历史形象、个人理想的追 求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 赢得极大化的选票,必须使自 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 的意愿官僚机构:预算最大化 o官员们的行为动机也是利益 最大化,这一目标通过追求 公共权力的极大化来实现o官僚追求的利益包括:直接的经济利益:薪水、津贴等非直接经济方面的利益:权力 、晋升机会、名誉和社会地 位、变革的便利性等o公共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控制 的社会资源的数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