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杂交水稻之父.doc
5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2、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3、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教学重难点: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教学方式:讨论法、自主研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人物形象)袁隆平,闻名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怎样从湖南一个小地方农校的教师走到今天的?他的成功有何“秘诀”?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袁隆平的世界,领略他的风采吧1、读准字音(课件展示,师范读后领读):籼(xiān)稻 黔(qin)阳 衣钵(bō) 矢(shǐ)志不移兵不解(jiě)甲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课件展示,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灵光:指神异的光辉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矢,发誓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二、整体感知,分析课文:(一)学生自由朗读,熟悉人物,能写出袁隆平简介,师指正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请大家自由朗读课三、整体感知,分析课文:(一)学生自由朗读,熟悉人物,能写出袁隆平简介,师指正。
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熟悉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人物简单提示人物简介的写作,课件展示,附后)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由于其贡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三、1、他的这些精神品质,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所体现,请大家再快速地把课文阅读一遍,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概括)提示:作者在这儿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随后,他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经过严谨的思索,又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他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他严谨的态度、创造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
尤其是写他在文化在革命这特定环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更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当奋斗九年,解决了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后,他“又带领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些典型事例,鲜明地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息的奋斗精神2、于细微处见精神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是什么?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3、用数字说话在人物通讯中,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无误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请大家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想想:这些数字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呢?如:“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
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这几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四、写法分析(1)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2)生动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3)用数字说话,数字五、作业布置请大家将本则通讯改写成一则消息,要求五十字左右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概述2、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3、通讯文体比较自由4、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5、表现手法不同6、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六、知识拓展: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有关的名人名言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的爱因斯坦教学反思:学生多能了解新闻特点,但人物特写通讯中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突出人物精神的特点掌握不好。
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欠缺实际有效的方法,要加强此类练习。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