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亮的野花汇编.pptx
11页大自然的恩惠 ——春天花会开 + 马棘 + 学名: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 + 别名::野蓝枝子、狼牙草、长穗木蓝、 长穗 + 科属:豆科木篮属 + 原产地及分布 中国、日本 + 性状及特征 半灌木,高达90厘米小枝被丁字毛小叶9-11,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随圆形 ,长1-2.5厘米,先端或微凹,基部圆楔形,小叶柄、叶轴及叶两面均被丁字毛花序长3-10厘米; 花冠淡红或紫红色果棍棒形,长1.5-3厘米,幼时密被丁字毛花期5月;果期9-10月 + 栽培管理 马棘具有抗旱、耐脊生活力强的特点,由其在岩石山、风化石山等偏碱性土壤中生长良 好,每年12月份种子成熟,种植以每年4-6月和9-10月为最佳 + 苍耳 + 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 别名:苍子、苍耳子、野落苏 + 科属:菊科苍耳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全国各地幼苗粗壮,子叶椭圆形披针状,肉质肥厚成株 茎直立分枝多,粗壮,具钝棱和长条状斑点,株高30一100cm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 心形,边缘浅裂或具齿,两面均生有糙伏毛花单性,浅黄绿色,雌雄同株;雄花头状花序球形, 密集在枝端;雌花头状花序椭圆形,生在雄花序的下方,总苞具钩刺,内有2花。
瘦果包在坚硬 的、有钩刺的囊状总苞之中种子繁殖图右) + 生态特点:耐干旱瘠薄河南4月下旬发芽,5—6月出苗,7—9月开花,9—10月成熟黑龙江5月 上、中旬出苗,7月中下旬开花,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种子易混入农作物种子中根系发达,入土 较深,不易清除和拔出 +益母草 + 学名:Leonurus heterophyllus + 别名:益母、茺蔚、苦草 + 科属:唇形科益母草属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0.3~1.8cm茎方形,有倒生白毛根出叶近圆形,叶缘5~9浅 裂,有长柄;中部叶掌状3深裂,侧裂片有1~2小裂;花序上的叶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有少数牙齿,最小裂 片宽3mm以上轮伞花序腋生,有花8~15,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针形,短于萼筒,有细毛 ;花萼钟形,外有毛,5齿裂,前2齿靠合;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2唇形,冠筒内有毛环,上唇外面有毛, 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二强,花丝被鳞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平滑花期6~9月, 果期9~10月 + 生于路边、荒地产全国大部分地区 野胡萝卜野胡萝卜 +学名:Daucus carota Linn. 英文名:Wild Carrot +别名:鹤虱草 +科属:伞形科胡萝卜属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高15 —120厘米。
茎单生,有倒糙 硬毛根生叶薄膜质,长圆形 , 2回至3回羽状多裂,最后 裂片线形至披针形,长2—15 毫米,宽0.8—4毫米,顶端 尖锐,有小凸头,光滑或有糙 硬毛,叶柄长3-12厘米,有 鞘;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 最后裂片通常细长伞梗长10 —55厘米,有倒糙硬毛;总苞 有多数苞片,叶状,羽状分裂 ,少有不裂的,边缘膜质,有 绒毛,裂片细长,细线形或线 形,长3—30毫米,反折;小 总苞有线形、不裂或羽状分裂 的小苞片;伞辐多数,长2—7 .5厘米,紧贴,结果时伞外 缘的伞辐向内弯折;花白色、 黄色或谈红色果实圆卵形, 长3-4毫米,宽2毫米 +分布:产各地,野生于田边、 路旁、旷野草丛中;分布于全 国各地 +应用:果实供药用,有驱虫的 功效;果实可提取芳香油 一年蓬一年蓬 + 学名: Erigeron annuus (Linn.)Pers. + 英文名:Annual Fleabane +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 l或2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 100厘米,茎叶都有刚伏毛,疏密 不等,基生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长4—15厘米,宽1.5—3厘米,顶 端尖或钝,基部窄狭成翼柄,边缘 有粗齿;茎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 形,长1—9厘米,宽0.5—2厘米 ,顶端尖,边缘齿裂,规则或不规 则,有短柄或无柄;上部叶多为线 形,全缘;叶缘有缘毛。
头状花序 直径约1,5厘米,排成伞房状或圆 锥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 缘花舌状,明显,2至数层,雌性 ,舌片线形,白色或略带紫蓝色; 盘花管状,两性,黄色瘦果披针 形,扁压,冠毛异型;在雌花有1 层极短而联接成环状的膜质小冠; 两性花外层冠毛为极短的鳞片状, 内层糙毛状,10—15条花果期5 —10月 + 原产北美,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生长于路边,旷野或山坡 蒲公英蒲公英 + 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 英文名:Mongol Dandelion +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 别名:黄花地丁、付红粘浆 、 婆婆丁(山东) +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 含有白色乳汁根垂直根深长,圆 柱形,表面黄棕色叶莲座状平铺 ,匙形或狭长倒卵形,边缘羽状浅 裂或齿裂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 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花期 4~5月,两性,花冠黄色;雄蕊5 ,花药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 ,柱头2裂成条形,果期6~7果 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 果实可随风飞散分布于我国华 东、华北、东北等地;朝鲜、苏联 也产为常见的野生植物。
中医学 上以全草入药,性寒、味甘苦,功 能清热解毒,主治乳痈肿痛、疔毒 等症现用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等嫩株可作猪饲料 + 生境与分布:生于路边、沟边 ,宅旁及田野草地 野蔷薇 +学各:Rosa multiflora Thunb.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分布:产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朝鲜、日本也有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茎长,偃伏或攀援,托叶下有刺小叶5-9(-11),倒卵形至椭圆形,长1.5- 3cm,缘有齿,两面有毛;托叶明显,边缘篦齿状花多朵成密集圆锥状伞房花序,白色或略带粉晕, 芳香,径约6mm,褐红色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在园林中最宜植为花篱,坡地丛栽也颇有野趣,且有助于水土保持原种作种 类月季、蔷薇的砧木时亲和力很强,故国内外普遍应用 韩信草韩信草 + + 学名: Scutellaria indica Linn. + 科属:唇形科黄岑属 + 别名:耳挖草、金茶匙、 牙刷草 韩信草为多年生草本叶 对生,叶卵状椭圆至线状披针 形,花着生于叶腋,粉紫色 我国分布较广,华南、华东、 台湾分布较多 野生的韩信草常见于田 间、溪边及疏林下因此,韩 信草喜湿润、蔽荫或部分遮阴 的环境条件下栽培,对土壤要 求不严,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 土为宜。
多用播种繁殖,发芽 适温为18~22℃,因种子较小 ,覆土要薄,1周左右发芽 生长前期可少量施用氮肥,开 花前多施磷钾肥,以促进发棵 及开花因韩信草生长强健, 少有病虫危害 韩信草多用于盆花及花坛 栽培,也可用于风景园林及地 栽 狗尾草狗尾草 + 学名 Setaria viridis (L.)Beauv. + 别名:谷莠子、莠草 + 科属:禾本科狗尾草属 + 分布: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全 国各地主要为害谷子、玉米、高 粱、小麦、大豆、棉花、蔬菜、果树 等旱作物 形态特征 颖果长卵形,扁平,长1 .3—2.2mm,宽0.7—1mm,厚0. 5一0.8mm,表面浅灰绿色或黄绿色 ,具点状突起排列成的细条纹胚芽 鞘阔披针形,紫红色,长2.5—3mm ;第一片叶长圆形,长10mm左右,宽 2.5—3mm,浅绿色或鲜绿色;第二 片叶较长,叶舌为一圈l一2mm长的密 集柔毛茎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松 驰裹茎,鞘口具柔毛叶片扁平,长 10一20cm,宽0.8—1.5cm,先端渐 尖,基部阔而稍孢茎,两面及边缘皆 具极洲顺刺毛 + 生态特点:一年生杂草,发芽适宜 温度为15—30℃,10℃也能发芽,但发 芽率低而出苗缓慢,在土层中出苗深 度为0一8cm。
在黑龙江5月初开始出苗 ,可持续到7月下旬,7—8月开花,8— 9月种子成熟,成熟种子须经越冬休眠 才能发芽上海地区4月中、下旬出苗 ,5月下旬达高峰,9月上、中旬还有 一个发生高峰,一年可发生2—3代 灯灯 笼笼 草草 + 学名:Physalis angulata + 别名:苦蘵、炮仔灯、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 + 科属:茄科酸浆属 + 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茎斜卧或直立,多分枝,有毛或近无毛叶 互生,卵圆形或长圆形,长约4~8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斜圆形 ,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锯齿:叶柄长可达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5毫 米;萼钟状,长约5毫米,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或近三角形,端尖;花冠钟状 ,淡黄色,直径5~7毫米;雄蕊5,花药矩圆形,纵裂;子房二室,花柱线形, 柱头具不明显的两裂片浆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光滑无毛,黄绿色;宿萼在 结果时增大,膨大如灯笼,长可达2.5厘米,具5棱角,绿色,有细毛花期7~ 9月果期8~10月 + 生长于田野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