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文学“复活”原型主题比较.ppt
46页中西文学中西文学“ “复活复活” ”原型主题原型主题 比较比较制作人:中文系制作人:中文系 0303级级 郑焕钊郑焕钊 学号:学号:20034010210642003401021064一、西方一、西方《《圣经圣经》》文学的文学的““复活复活”” 原型主题原型主题 二、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二、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死而复生死而复生 ””主题主题 三、中西文学三、中西文学““复活复活””原型主题的原型主题的 比较比较 四、结语四、结语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一、西方《圣经》文学的“ 复活” 原型主题 希腊“荷马诗史”和希伯莱《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里面的很多故事以及其叙述方式 直接对后来文学的题材、结构产 生深刻的影响,并形成一批原型 主题其中《圣经》的“ 复活”原 型主题,在西方独特的宗教背景 之下,有着特殊的宗教救赎意味 “ “复活复活” ”原型故事原型故事————耶稣耶稣复活复活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 亮的时候,抹大拉的玛利亚和那个玛利亚来看坟 墓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 来,把大石滚开,坐在上面他的相貌如同闪电 ,衣服洁白如雪。
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 ,甚至和死人一样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 !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订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 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 主的地方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 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 见它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妇女们就急 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地欢喜,跑去要报 给他的门徒忽然,耶稣遇见她们,说:“愿你 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耶稣对 她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 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马太福 音28:1—10) 在在《《圣经圣经》》里面,耶稣的复活里面,耶稣的复活 是肉体的复活是肉体的复活耶稣说:耶稣说:““你们为什么愁烦?为什么你们为什么愁烦?为什么 心里起疑念呢?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心里起疑念呢?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 ,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 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路加 福音福音2424::38—3938—39))其他有关耶稣使人复活的故事,如拉其他有关耶稣使人复活的故事,如拉 撒路的复活(约翰福音撒路的复活(约翰福音1111::38—4438—44),), 寡妇的儿子的复活(路加福音寡妇的儿子的复活(路加福音7 7::11—11— 1717)等,都是死去的身体再次复活。
等,都是死去的身体再次复活最最 后后 的的 审审 判判信仰天国信仰天国但是,《圣经》里耶 稣向世人许诺的降临 的末日世界,却是与 现实世界、地狱相对 的天国,是一个只允 许灵升入的彼岸永生 的世界门徒记录、 传播耶稣的天国福音 ,要求人们信仰上帝 ,信仰唯一的真理之 光的神,只有灵魂的 信仰才能使人最终得 救,灵魂也才能进入 天堂耶稣复耶稣复 活活•“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 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 命的(或做“灵魂”),必丧掉生命;人 就是赚 得全世界,陪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 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 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 人子在他父的荣誉里,同圣天降临的时候 ,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马可福音8:34—38)•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翰福音6:63)中西文学中西文学“ “复活复活” ”原型主题比较原型主题比较实际上,《圣经》的“旧约” 和“新约”是由无数人经历近 千年,共同在“神的指引”启 示下完成的一部涉及希伯莱神 话、以色列民族历史、先知传 道预言、智慧箴言、诗歌、小 说、书信在内的宗教巨著。
把 《圣经》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 ,可以发现,“复活”原型呈 现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圣经圣经》》“ “复活复活” ”原型的四个层次(一)原型的四个层次(一) ::(一) 神话层面:在《旧约》“洪水”故 事中,挪亚和上帝立约 ,洪水使地面上一切邪 恶的生物灭绝,只留下 善人挪亚一家得以幸存 下来并繁衍后代这里 隐喻“善”和“信”必 得救永生彩虹的记号 ,意味着生命“复活” 的开始而一切邪恶的 ,在“洪水”冲洗中永 远地死去灭亡洪 水《《圣经圣经》》“ “复活复活” ”原型的四个层次(原型的四个层次( 二):二): (二) 历史层面:《《旧约旧约》》记录了以色列人艰难的生记录了以色列人艰难的生 存命运的历史他们作为上帝的存命运的历史他们作为上帝的 选民,却不断地背叛、疏离上帝选民,却不断地背叛、疏离上帝 ,以致国家灭亡、举国被俘,沦,以致国家灭亡、举国被俘,沦 为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奴隶经为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奴隶经 历了亚伯拉罕、大卫和摩西与上历了亚伯拉罕、大卫和摩西与上 帝的三次立约,他们最终在摩西帝的三次立约,他们最终在摩西 的带领之下,出埃及,历劫难,的带领之下,出埃及,历劫难, 来到来到““流奶与蜜之地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地的迦南地 带,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
这带,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这 是整个民族被拯救是整个民族被拯救““复活复活””的历的历 史寓意 亚伯拉翰和艾 撒克《《圣经圣经》》“ “复活复活” ”原型的四个层次(三)原型的四个层次(三) ::(三) 宗教解释层面:《新约》是关于“爱”与“信仰”的宗教教义 为了解释上帝对人的爱,《旧约》预言的救世的 弥赛亚出现了,他就是上帝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 上帝以自己的独子耶稣为人类赎罪,受订十字 架,并用自己的肉体和血液喂养人类心灵的善和 爱,以拯救人类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向人们 昭示生命重生的奇迹和力量,为信徒显示天国永 生的信心这就是西方“复活”原型的最为直接 、显露的源头《《圣经圣经》》“ “复活复活” ”原型的四个层次(四)原型的四个层次(四) :: (四) 宗教信仰层面:“信仰耶稣必得救这是《新 约》的原旨所在《新约·启示 录》为世人描绘了末日降临的情 景,以永生的天国和愤怒的上帝 的火熊熊燃烧的地狱作对比,向 信徒传达信仰的力量和罪恶的恐 惧天国是属灵的彼岸,义人的 灵魂终将脱离邪恶的肉体而升华 于是,只有信仰上帝,信仰耶 稣基督,自我忏悔,行善义赎罪 ,才能得救——这既是一种末日 天国的期待,也是一种现世心灵 平静的追求。
最后的审 判“复活”原型主题在《圣经》中 ,经历了原始思维的隐喻、 历史的寓言、宗教的解释以 及信仰的精神内涵四个不同 的层次,体现一千多年来人 类,尤其是希伯莱犹太人思 想演变发展的轨迹,从最为 具体的譬喻到感性的肉体复 活,最终达到灵魂精神升华 的形而上抽象层面,指向“复 活”原型主题的宗教哲学意味 ,从现实的此在指向精神的 彼在 中西文学中西文学“ “复活复活” ”原型主原型主 题比较题比较“原罪”和“救赎”构建了整部《圣 经》的框架,,““复活复活””原型在原型在《《圣经圣经》》 中是作为中是作为““原罪原罪””与与““救赎救赎””的理想远的理想远 景而体现景而体现因此“复活”原型主题的构 建,也必然包含着“原罪”与“救赎” ,体现弗莱的U型结构,经历经历““叛教叛教———— 落难落难————悔改悔改————救助救助””的过程从灵 魂得救角度,又可以概括为可以概括为““疏离疏离———— 历难历难————回归回归””并且这不是简单的重 回母体式的回归,而是一种精神的提升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它体现上帝对人类的关爱: •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 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 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 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没 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马太福音 18:12—13) • “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 ,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 (路加福音15:7) • 类似的比喻在《圣经》上还有“浪子回头”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路加福音15 :11—32)一般的解释认为,这些譬喻显示 了基督教博爱、宽容的精神,它 与犹太教《旧约》的“严酷”形 成对比而我们可以发现,它除 了“博爱”“宽容”的宗教精神 之外,还体现了人性的哲学意味 ——未犯罪者比真诚悔改的罪人 更容易犯罪因为未犯事者,他 的欲望没有得到惩罚,身上潜藏 着无限犯罪的可能;而一个犯了 罪但真诚悔改的人,能够自觉地 从疏离返归,向善的信念就显得 更为笃定他们是从他律转向自 律,自律者自救而这,才是回 归的精神提升的本质,也是“复 活”原型主题的真正内涵所在 “复活”原型主题在西方文学中表现的 就是一种灵魂的新生,精神的升华的内 涵 •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没有关严的窗哗啦啦地打开了,一 阵热风直吹进来,劈面吹着克利斯朵夫,也吹 到了他裸露地胸部他跳下床,张着嘴,连气 都透不过来似乎有个活的上帝冲进了他空虚 的灵魂这就是复活 这里描写的就是克利斯朵夫“复活”的心理体 验 •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 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生平事迹就是一段先堕 落后觉悟并且获得精神新生的历程,是一次从 对善的疏离到回归的自我拯救。
托尔斯泰本身 就是一名虔诚的教徒,他把小说的名字直接称 呼为《复活》,整部小说实际上也是“‘复活 ’教义的生动图解”•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的《简爱》中的罗切斯 特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 夫斯基《罪与罚》中的 拉斯科尔尼科夫也都是 精神复活的典型返回中西文学中西文学“ “复活复活” ”原型主题比较原型主题比较二、中国文学作品中的“ 死而复生”主题在中国的原始神话中,也存在诸 如“盘古化生万物”的“死而复生” 的原型故事 然而,对后世文学“ 复活”主题产生深刻影响的,却不是 这一神话,而是巫术文化中的“冥婚 ”仪式 “冥婚”源自原始的鬼魂 崇拜,原始人相信人死为鬼,他们过 着和人一样的生活因此,为了使死 去的未婚男女能够在阴间过着正常的 夫妻生活,未婚男女的父母为他们举 行婚礼婚葬这种安慰死去未婚男女的行为, 就是“冥婚”日本学着小南 一郎认为,这种习俗的形成, “大概也是以幼年夭折的男女 死后假婚可以得到再生的观念 为背景”(小南一郎《中国的 神话传说与古代小说》)死 后复生,或者把死后世界看成 现实世界的继续,是“冥婚” 习俗得以形成存在的社会心理 ,这实际就是中国人的“复活 ”观念冥婚”原型产生“人鬼 相恋”的故事。
在古代,尤其 是汉末魏晋六朝时期,志怪小 说兴起,当时人们是以对待历 史的认真态度来对待鬼神故事 ,干宝写《搜神记》就是为了 “发神明之不诬”可见,当 时人们对鬼神深信不疑含有“死而复生”原型主题 的人鬼相恋故事,在收录神话 传奇的集大成者《太平广记》 、“三言二拍”、蒲松龄的《聊斋 志异》中,都有广泛的存在 这些“人鬼相恋”的“死而复生”故 事,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 三类一)直接呈现为身体的“死 而复生”这类故事主要收录在《搜神记》, 有《王道平妻》、《河间郡男女》 等篇 • 《王道平妻》写的是秦朝长安人王 道平与唐父喻的爱情故事他们自 小订立终身,后因王道平在外随军 征伐九年不归,唐父喻的父亲因为 女儿年长,就强迫她改嫁他人唐 父喻思君而死后王道平归来祭墓 ,唐父喻魂灵告诉他开棺可复活, 王道平照她说的做,遂重结连理 前夫知道后告官,官判王道平胜 《河间郡男女》的故事情节基本一 致• 《张果女》的故事写张果 女十五岁病死,她的鬼魂 和刘乙春风一度之后,托 付刘乙给她发棺,发棺之 后,刘乙发现“女颜色鲜 发,肢体温软”,复活之 后,双方父母感慨万千, 为他们举行婚礼,后来他 们生了几个孩子。
这些故事对后来的《离魂记》、《牡 丹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