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书写有机反应机理的一般原理.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6223339
  • 上传时间:2019-02-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3.1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讲第二讲 书写有机反应机理的一般原理书写有机反应机理的一般原理 化学反应机理是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提出或解释一个有机反应的 机理需要应用到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共振论、酸碱 理论等),提出或解释机理的过程是对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加深理解的过程 其次, 机理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只需要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原则, 就能解释现有的实验事 实, 把相关的众多的反应联系起来, 得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通过学习和研究有机反应机理, 我们将逐步学会利用这些规律去预测已知反应在改变条件后的结果, 或对一些新反应可能出 现的产物作出推测,以帮助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反应 本讲介绍了若干条书写有机反应机理的一般性原理, 对反应机理的书写具有指导作用 原理原理 1.书写反应机理时,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的过程是用弯箭头来表示的,弯箭头表 示价电子的重新分布箭头起始于带负电荷的原子、孤电子对或一对成键电子,终止于带正 电荷的原子、偶极的正端或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换句话说,箭头起始于亲核部位,终止于亲 电部位 例如: : H 3 C C H 3 O H H OH ( 1 ) ( 2 ) H 3 C C O H H 3 + + H H O + H 2 C O NO H 2 C O NO + - - + E t O H + - O E t - ( 3 ) H ( 4 ) (1)起始于非键电子对终止于偶极正端;(2)起始于成键电子对终止于带正电荷的原子; (3)起始于带负电荷的原子终止于偶极正端;(4)起始于成键电子对终止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该碳原子因 -NO2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而带微正电荷)。

      原理原理 2. 每个单元过程的电荷必须平衡 原理原理 3. 能正确地写出反应物分子的 Lewis 结构式,并标明 N、O、S、P 等杂原子上 的非键电子对,对书写机理将是十分有益的 原理原理 4. 在强碱性介质中进行的反应,不会生成强酸;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的反应, 不会生成强碱但是,在弱酸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的反应,强碱和强酸均可作为机理的一部 分 例如,对于乙酸甲酯的碱性水解反应 C H 3 C O 2 C H 3 + H 2 O H O _ C H 3 C O 2 + C H 3 O H _ 合理的机理为: H 3 C O C H 3 O O H - - H 3 C O C H 3 O O H H 3 C O O H O C H 3 - + C H 3 O H C H 3 C O 2- 不合理的机理是: H 3 C O C H 3 O - H 3 C O C H 3 COO H H 2 O H + O H 2 - H 3 C O C H 3 COO H + H 3 O + C A H 3 C O 2 H + O C H 3 - H 3 C C H 2 CO H 不合理之处在于: 碱性介质中, HO - 具有足够的浓度, HO- 是比 H2O 更好的亲核试剂, 亲核进攻应该是由 HO- 引起的;另外,强碱性介质中,不可能形成象 A 或 H3O+ 这样的强 酸。

      原理原理 5.在水溶液(中性条件)中,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涉及到强酸和强碱作为中间 产物 O H H H 3 C C H 2 CO + H 3 O + _ 质子被夺去后所产生的负离子因共振而稳定 _ H 3 C C H 2 CO H 3 C CO C H 2 _ 强碱与强酸作用给出产物 H 3 C CO C H 3 + H 2 O H 3 C CO C H 2 H 3 O + + _ 原理原理 6.假如试剂是一个强碱,我们就要寻找底物中显酸性的质子显酸性的质子一旦 被夺去, 接下来就要考虑所生成的负离子将可能要发生的反应 如果负离子是一个好的亲核 试剂,就要寻找合适的亲电中心如果负离子既是好的亲核试剂又是好的碱,所有的可能性 都要予以考虑另外,酸性质子被夺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涉及一个离去基团同时离去,这是 协同消去的过程,卤代烃和季铵盐的 E2 消除反应就属于这种情况 原理原理 7.当一个机理涉及到一个质子被夺取时,产物的生成并不总是由酸性最强的质子 被夺取而引起的同样,当一个机理涉及到质子化,产物的生成并不总是由碱性最强的原子 的质子化而引起的 例如:反应: H 3 C N H N C N O C H 3 O H O H 2 O H N NO O 3 C N H 2 C H 3 - 根据电子效应和共振论可以判断,NH 上氢的酸性比 CH2上 H 的酸性小。

      但与反应事 实相一致的机理是:反应是由 HO- 进攻酸性较小的 NH 上的氢而引起的 H O H 3 C N N O C H - C N H 3 O H 3 C N N C N O C H 3 O - 生成的负离子可写成如下构象,很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一个六元环此过程是 反应的主要驱动力 N C NC H 3 O H 3 C O N - N C NC H 3 O H 3 C O N- H O H 接着发生质子化和互变异构导致产物的生成 N C NC H3 O H3 C O H H N H O H - N C NC H3 O H3 C O N H- H O H N C NC H 3 O H3 C O N H2 原理原理 8.任何一个可行的反应都必须有一定的驱动力比如稳定的无机物的生成;稳定 的双键或芳香体系的生成; 从稳定性较差的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或游离基生成更稳定的碳正 离子、碳负离子或游离基;稳定的小分子(例如 CO、CO2、N2、H2O 等)的生成;强酸强碱 作用生成弱酸弱碱过程焓的减少、熵的增加也是反应的驱动力被熵驱动的过程往往是由 更少的反应物分子生成更多的产物分子, 被焓驱动的过程往往有更稳定的键的生成。

      当书写 反应机理时,要经常思考:反应为什么朝此方向进行而不朝另一方向进行?其驱动力是什 么? 例 1. 乙酸乙酯在 NaOEt 存在下发生 Claisen 酯缩合反应,生成乙酰乙酸乙酯,包括 4 个单元过程 _ _ ( 1 ) ( 2 ) H 3 C O E t O C H 3 C O 2 E t + O E t C H 2 C O 2 E t + E t O H 2 C O 2 E t C H _ H 3 C O E t O C H 2 C O 2 E t _ ( 3 ) H 3 C O E t O C H 2 C O 2 _ E t H 3 C C H 2 C O 2 E t O + O E t _ H + C H 3 C O C H 2 C O 2 E t O 2 E t ( 4 ) H 3 C C H 2 C O + O E t _ H 3 C C H C O 2 E t O + E t O H _ 过程(4)是整个反应的关键一步因为乙酰乙酸乙酯的 PKa ≈ 11,乙醇的 PKa ≈ 16, 故过程(4)的平衡常数约为 10 5,基本上可看作是单方向的此过程(强酸强碱作用生成弱酸 弱碱)为整个反应提供了驱动力。

      例 2.在正常情况下,酮类与简单醇类一般不发生反应,但酮类经常与 1,2 - 二醇, 例如乙二醇,反应生成缩醛 [6] RR O + H O H O H + OO R R 为什么与乙二醇能起反应, 而与简单醇不起反应, 关键在于熵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 因为与后者反应则从起始物至产物涉及分子数的降低 原理原理 9.由于熵减少的过程是不利的过程,所以机理中涉及到三分子的单元过程是罕见 的 O O H 2 O H C l H O O O H 机理 1:单元过程涉及到三分子,不合理 H 2 O H + O O O H 2 H + H O O O H O H 2H O O O H 机理 2:单元过程仅涉及双分子,更合理 H O O + H O O + O H 2 O O H 2 O H + H O O O H H + O H 2 H O O O H H N C l H H N C l H - + 原理原理 10.第二周期的元素价电子层只能容纳 8 个电子,而第三周期的元素(比如 S、P 等)价电子层可容纳 10 个电子(有时更多) 在书写机理时必须注意价电子层的最大电子容量 比如,下面过程的结果是 N 的价电子层超过 8 个电子,不合理。

      为避免这种情况,双键中π电子可转移到邻近原子上,得到内盐(叶立德),内盐是某些 反应的中间体 H N C l H - + + H N C l H _ 假如一个中性的亲核试剂以类似的方式进攻氮,产物中将有三个电荷,两个正电荷处 于邻位原子上,是非常不稳定的中间体 H N C l + NH O HR HC l R O H + + _ 一个更合理的过程是: H C l N O H R N H C l O H R + + 原理原理 11.按逻辑次序给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编号,然后在产物分子中找出对应的原子并 予以编号,这样有利于发现原料和产物分子中原子间相互键合的情况 例如,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O H 3 C O S N N H P h E t 3 N M e O H S NN P h O 对照原料和产物的分子,给有关的原子进行逻辑编号,可明显发现 N-1 和 C-6 间形成 了一个新的共价键 1 2 3 12 3 45 6 N N H P h 4 5 6 O H 3 C O S S NN P h O 有关反应的机理就很清晰了 O H 3 C O S N N H P h S H 3 C O NN P h H O _ + N E t 3 S NN P h O _ S NN H 3 C O O P h + O C H 3 _ O C H 3 + H N E _ + t 3 C H 3 O H + N E t 3 原理原理 12. 当存在不止一个可能的机理时,最简单的也许是最好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