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 案例.docx
7页论文题目:一例相亲失败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摘要】当今社会父母唯恐子女成为剩男剩女,不少90后在校大学生在父母或亲戚的安排下提前加入相亲大军这个咨询案例是典型的由于认知而造成的一般心理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个26岁未婚女子因多次被父母逼着相亲,而对此产生厌恶、消极、失落等抑郁情绪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求助者主动配合,学历高、理解力强,通过了2次精神分析和4次认知治疗达到了咨询的预期效果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精神分析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明某,26岁,女性,湖北省幼师毕业,长相甜美,身高145cm,幼儿园教师,父母学历低没有固定工作,家中有一弟弟未婚 2.个人成长史:明某2岁后弟弟诞生,父母重男轻女思想较重,童年时期,由于父母过多的将期望投注到弟弟身上而忽视了明某的童年因此明某小时候非常倔强,总喜欢和父亲顶嘴而时常遭到父亲的打骂明某小时候时常会觉得自己不是父母所生,为什么自己总是受到父母的冷落?为什么弟弟总是会得到父母的怜爱?尤其是在少年时期,一次午睡中,隔壁一个与其父亲相仿的男性误入她的卧室,使她收到惊吓,由于该男性只是误闯,当其父亲发现时什么都没有说,但她觉得父亲的表现是不够关心和保护她,对父亲非常失望。
明某从小就形成了非常倔强的性格,在进入了大专的学习期间,同学们都恋爱了,但李某没有谈恋爱,由于青少年期疾病未被发现,肾上腺功底低导致身材矮小肥胖,明某觉得没有人会喜欢她,直到现在没有谈过一次恋爱3.精神状态:神气呆滞、面带绝望、一副心神不宁又情绪低落的样子4.身体状态:李某身体状态一般,来访时疾病已基本治愈,但身高矮小不可逆转,肥胖问题已解决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良好,工作未受影响,喜欢孤独、安静的环境6.心理测验结果: SAS 60 SDS 49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1.主述:近两个月来,李某总是因为父母不停地唠叨自己的婚姻问题而失眠在半年之内,李某参加了至少12次相亲,这些相亲都是单位、父母、同事安排和介绍的明某长相很好,其中大多数都因为明某都没有看中对方而失败,她认为家人给她找的相亲对象都是剩男,分明是看不起她,而其中有她看中的,却还是没能修成正果,对她打击很大直到近两个月来,拒绝了所有相亲的事情,独自搬到了郊区住李某时常会绝望,认为自己矮小,对婚姻失去信心,不相信所谓的爱情,觉得自己会孤独终老2、个人陈述:李某害怕自己这样下去会得抑郁症,于是主动前来寻找心理帮助,同时李某希望能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非常害怕这些不良的情绪影响日后在单位上的发展,毕竟,李某在单位上现在是一位专业很强的幼儿教师。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1) 家人反映:李某10年前性格非常好强,近几年可能因为情感受挫和心智成熟,整个人比以前都变得更温顺了些李某现在话语不多,但是在工作场合中还是神采奕奕的,只是回到家中沉默寡言如今只要提到相亲,李某就会烦躁不安,闷闷不乐,甚至有时候还是会因此而发脾气在上个月,李某主动提出搬到郊区的房子去住说“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2) 同事反映:李某是一个非常干练的人做起事来非常麻利不过只要男同事和他开玩笑,她就会以冷眼相对只要大家八卦其男女关系、婚恋家庭,她都是不屑一顾我们都认为她没有男朋友是其要求的条件太高了3) 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的情况:李某衣着讲究,但是主色调是冷色调整个人表情凝重,说话声音很低弱,他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很高只要是没有达到她要求的,她都在心中鄙视别人,甚至自己李某多次交谈的时候,不承认自己弱点,多半将婚恋的问题外归因,并且情绪上有一种愤怒和责备感而对于自己的遭遇,却附有极度的悲悯感,被伤害感,被抛弃感,有时候显得自卑可是,当涉及到她对于最近相亲者的看法时,她又非常自大觉得这些人都不值得她心动李某纠结在对于爱情自卑和对现实不屑一顾的矛盾中,又因其好强而不愿意接受恋爱失败的事实,一方面对外极度外归因来维护其好强、要面子的一面,一方面对内极度的自卑、抑郁、孤独吞噬自己的精神防线,从而将自己陷入到了一种外强内弱的焦虑和抑郁中。
四、 评估与诊断:1、评估依据:由现实刺激产生的焦虑、抑郁;自我痛苦程度较轻,仅限于面对婚姻问题时产生痛苦;情绪低落、失眠、负性自动思维、灾难化假设、被抛弃感、心因性疲劳、焦躁;截至就诊前,没有出现泛化现象,社会功能完好2、 心理状态的评估: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且并没有表现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状态,因此可以排除其患精神病的可能2)从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来看,有一定的躯体症状例如:失眠,在精神上有一定的焦虑、抑郁并有一定的回避行为,但是从病程来看只有两个月,社会功能正常,并没有泛化,又是因直接现实相关因素所导致的,因此并非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SAS SDS的评分也都没有达到严重程度,只是说明其有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3)收集所有资料,最后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诱因与现实刺激不相干、与道德因素不相干,是非现实、非道德的但是在此李某的焦虑情绪是由其父母逼迫其相亲而产生的现实焦虑其抑郁情绪也是由于多次相亲失败的挫败感所导致的并且李某的状态在两个月范围之内所以应该与神经症中的: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相区别。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李某虽然出现了不愿意和家人同居的现象,但是这个并不是说明其社会功能受损了因为其工作、生活等方面并没有出现类似的退缩现象这只能说明其还是为了不想触碰婚姻这个问题而小范围的回避行为李某担心工作受到影响、担心长此以往会的心理疾病,前来就诊就说明其社会功能暂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些都说明该案例只是一个关于婚姻一般心理问题3、病因分析1)生理原因:疾病导致身材矮小2)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多次失败的相亲)3)心理原因:童年中形成的负性自动思维(我是被父母忽视的)由于多次失败的相亲经历让其产生了:婚姻都是不幸的,我一定会孤独终老,没有人值得依靠,没有人能理解我等错误性认知和灾难化预测五、咨询目标的制定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其抑郁程度;帮助其回忆童年经历,使其重新认识到自我未发现的性格;帮助其识别童年原发性错误认知,改变其自我评价;协助其分析恋爱失败原因,重新双向归因(外归因和内归因);改变其消极的婚姻观及识别其关于婚姻的负性自动思维;改善其睡眠、家庭关系2、终极目标:促进李某心理的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克服自卑,重新建立乐观、积极、健康的婚姻观、爱情观,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及归因方式,充分实现其潜能,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咨询方法:认知疗法 咨询原理: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认知疗法认为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七、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时间:5月3日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探寻改变意愿(4)找到李某当前急需解决的目标(5)进行咨询分析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精神分析法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定2)与本人交谈收集临床资料,使李某得到情绪的充分宣泄,释放内心的焦虑,减轻心中的抑郁3)采用精神分析法追问来访者童年经历、与父母的关系(4)与来访者进行共情,倾听来访者性格形成的成长重大事件(5)双方共同确定咨询目标6)对来访者进行一个初步的诊断与评价,确定接下去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案7)做SAS SDS的心理测验8)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李某,并作出初步分析即:1、童年因被父母严格要求,形成倔强的脾气,好强的性格,并影响了成人后的自我认同和扭曲了其婚姻观。
如:“我是多余的,父母都不喜欢我”2、再因为处于青春叛逆期,而误闯的男性未遭到了父亲的批评,产生了怨恨父亲情绪,更进一步的恶化了其家庭观念,认为所有的人都和父亲一样不关心自己,只要在关键时刻,别人都会抛弃她 家庭作业:写下人生中,父母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十件事情;分析自己没有一次恋爱的自我原因第二次咨询:时间:5月10日目标:(1)加深咨询关系(2)确定问题: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3)检验表层错误观念方法:谈话法、精神分析法过程:(1)讨论家庭作业,让李某认识到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一面,让李某将恋爱失败的外归因转变为内归因,使其能具有自我反思能力,而不一味的将恋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安排的原因、和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使其明白自己在这些事件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扮演的角色2)巩固咨询关系(3)继续使用精神分析法,让其讲诉自己性格形成的原因和父母、家庭对其的影响来访者讲述到父亲非常大男子主义,母亲经常迁就父亲,而讨好总是讨好父亲,因此父亲非常喜欢弟弟但是自己却看不惯父亲那样,所以自己常常遭到父亲的毒打于是,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而讨厌像弟弟一样虚伪的男孩,更不愿成为母亲那种逆来顺受的女人。
因此,自己非常独立这些都导致来访者日后对男性友的态度非常的强势,也导致来访者对家庭、婚姻的看法非常消极布置家庭作业:1、把对婚姻、爱情、家庭消极想法写在本子上2、把成长经历中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事件写在本子上3、把心中要成为的自己写在本子上第三次咨询 时间:5月17日目的:(1)分析自己心里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2)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3)识别自动思维方法:谈话法、认知疗法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通过对家庭作业的分析,使求助者明白,她对于婚姻、爱情和家庭消极想法的产生的根源是来自哪里的;其次阐释这些想法相互影响并形成了那些负面的自动想法;最后将识别出来的自动思维让求助者记录在心2)重新客观地分析这些负性自动思维和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