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树木栽培学笔记.doc
51页word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 树木的生长发育第二节 园林树木个体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生长发育§ 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 三、叶和叶幕的形成§ 四、花的形成和开花§ 五、果实的生长发育§ 六、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一、根系的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局部时间长 春季早于地上局部,秋季晚于地上局部§ 2、年生长有上下峰§ 〔1〕上下峰出现往往与地上局部交织进展§ 〔2〕根系出现上下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 〔3〕夜间快于白天§ 〔二〕根的生命周期§ 1、幼年期根系生长速度一般要超过地上局部,逐渐减慢,直至与地上局部的生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局部自疏与更新始终发生§ 自疏〔根系〕是指须根随着前端的生长由基部向根端枯死§ 3、根系生长的有限性和向心更新 § 4、根的寿命长于地上局部 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 〔一〕芽的特性§ 1、芽的异质性§ 〔1〕概念 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芽的异质性的变化①顶芽比侧芽饱满 如云杉、油松、树②顶芽自枯,上部芽饱满,基部为扁芽和隐芽 如丁香,果树③上、中部芽饱满,基部为隐芽,多数灌木和多数阔叶树。
§ 〔3〕应用 利于剪口芽的强弱增强或缓解树势,弱芽生长势弱,易潜伏或发弱枝所以要抑制树势或促进壮枝分化花芽,只要剪口留瘪芽就能达到目的,枝条中部的芽常抽生粗壮的营养枝,适于做骨干枝或延长枝,壮芽易生壮枝,或转化为花芽,增加花果产量§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1〕晚熟性芽 当年形成后,需经过冬季才萌发的芽,如丁香、山杏等早春开花的树木§ 〔2〕早熟性芽 当年形成、当年能萌发的芽,如珍珠梅,国槐,月季§ 4、萌芽力与成枝力§ 〔1〕概念 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如此称萌芽力弱§ 成枝力:母枝上的萌发芽能抽发长枝〔15cm以上的枝〕的能力,凡能长出长枝4条以上者,算是成枝力强;一般只能长1-2条长枝的成枝力弱§ 〔2〕不同树种的萌芽力和成枝力不同§ 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榆、松、枫、、柳等§ 萌芽力和成枝力弱的树种:梨、丁香、国槐、臭椿等§ 萌芽力强而成枝力弱的树种:桃、杏等 云杉和松树的萌芽力和成枝力强弱? 不同树种萌芽力和成枝力比照 白蜡,臭椿§ 〔3〕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萌芽力和成枝力强不同§ 一般来说,幼年阶段营养生长旺盛,成枝力强,树冠以长枝为主;成年阶段开花结实多〔发育旺盛〕,成枝力弱,树冠以短枝为主。
§ 〔4〕树冠的不同部位萌芽力和成枝力强有所差异 不同年龄树木的萌芽力和成枝力有什么不同?(山桃)〔5〕萌芽力的另一种解释〔不定芽的萌发能力〕§ 概念:大多数的阔叶树具有不定芽,萌芽力强,少数萌芽力弱,如桃树;大多数的针叶树萌芽力弱或无萌芽力,如松树和云杉无萌芽力,柏类有萌芽力萌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萌芽力的强弱与部位有关,基部萌芽力强,上部萌芽力弱§ 意义:这一点很重要,树木的栽植和修剪都要考虑这一点萌芽力强的可以在栽植、养护和老树更新时进展修剪,无萌芽力的树种不能进展修剪和无性更新§ 5、芽的潜伏力§ 〔1〕概念 依芽的活动情况划分为活动芽、潜伏芽§ 活动芽:枝条上的芽在萌发期,能与时萌动的芽,如顶芽、花芽;顶芽以下的腋芽,枝条中上部的芽§ 潜伏芽:枝条基部或上部的某些付芽在萌发期仍以原状潜伏当枝条受到某些刺激〔上部或近旁受损、失去局部枝叶〕或树冠外围枝处于衰老时,能由潜伏芽〔隐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因与它直接与潜伏芽的寿命有关,所以也称潜伏芽的寿命§ 〔2〕意义 芽的潜伏力的强弱关系到树木的更新复壮,有些树种芽的潜伏力弱,如桃潜伏一年,就失去了萌芽力有些树种芽的潜伏力强,如仁果类果树、核桃、槐等树种。
这些树种如迂枝条衰老化,通过修剪回缩等方法刺激,可随时长出新的枝条来进展复壮更新,不致造成树体空缺§ 〔二〕枝茎习性§ 1、分枝习性§ 〔1〕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式 § 枝的顶芽能占优势、延长生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树冠呈塔形或圆柱形〕,同时依次发生侧枝,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形成次级侧枝,这种有明显主轴分枝方式叫“总状分枝式〞,如云杉、松〔裸子植物〕,树等§ 〔2〕合轴分枝式 § 特点是顶芽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而由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以后又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这样就形成了曲折的主轴〔树冠呈圆头形〕,幼年枝上曲折明显,在较老的枝上不明显,如榆、柳、槭、槐、桃、苹果等,大多数的被子植物§ 〔3〕假二叉分枝式 § 具对生芽的植物,顶芽枯死或分化为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枝生长所代替,形成叉状分枝,以后如此继续,外形上似二叉分枝,如丁香、泡桐、卫茅等§ 白蜡的俩种分枝方式以与萌芽力和成枝力§ 2、顶端优势§ 〔1〕概念 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芽力、成枝力强,抽生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2〕表现§ ① 抽生枝生长势自上而下递减。
§ ② 分枝角度自上而下开§ ③树种的差异乔木顶端优势强可形成高大挺拔的树干,灌木顶端优势越弱,生长矮小呈丛状§ ④幼树、强树的顶端优势比老树、弱树明显§ ⑤树干或枝条出现层性§ 受顶端优势作用、新萌发的枝条多集中在枝条顶端,构成一年一层的向上生长,形成树干或枝条成层分布,这种现象叫层性§ 〔3〕意义§ 顶端优势的强弱是构成树冠骨架的重要生物学依据,对研究园林树形与其演变和整形修剪有重要意义例如:端优势强的树种可形成高大挺拔的树干,如和针叶树,修剪时要保持端优势,控制竞争枝,防止形成双头数顶端优势越弱的树种,如灌木,修剪成丛生的圆头形;阔叶树中白榆、国槐等,顶端附近的侧芽抽生新枝,其生长势往往要超过原来主枝,因此整形修剪要以侧代主,对原来主枝修剪或短剪§ 〔三〕枝的生长〔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 年生长量:1年枝条生长达到的粗度和长度§ 生长势:在一定的时间,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 生长量和生长势是衡量树木生长强弱和某些生命活动状况的常用指标,也是栽培措施是否得当的判断依据之一§ 1、枝的加长生长 在一年的生长是S型,即慢—快—慢这一规律生长的新梢的生长划分为三个时期§ 〔1〕开始生长期 § ①时期:叶芽幼叶伸出芽外,随之节间生长,幼叶别离。
§ ②特点:节间短,叶面小,叶脉稀疏,短寿,易枯黄;其叶腋形成的芽也多是发育较差的潜伏芽§ ③树木开始生长的早晚差异很大,柳类、丁香开始生长早,槐、刺槐、核果类次之;而葡萄、合欢、枣等开始生长晚§ 〔2〕旺盛生长期 § ①时间:从开始生长期之后随着叶片的增加很快就进入旺盛生长期§ ②特点:节间变大,叶大,寿长,含叶绿素多,有很高的同化能力,此期叶腋所形成的芽较饱满,有些树种在这一段上还能形成腋花芽§ ③不同树种旺盛生长的早晚和持续时间不同油松、樟子松的顶峰是4月中旬和5月初,侧柏在6月初才能达顶峰,毛白、核桃一年有两次生长顶峰,在雨季前生长有所下降§ 〔3〕缓慢与停止生长期 § ①时期:旺盛生长之后到停止生长§ ②特点:生长量变小,节间缩短,有些树种叶变小新梢自基部而向先端逐渐本质化,最后形成顶芽或自枯而停长§ ③完毕生长的差异:§ a. 树种:,油松、樟子松5月初就停止了高生长〔前期生长型〕;云杉、丁香、臭椿、梓树等停止高生长5、6月;落叶松、树、柳树、榆树、刺槐等9、10停止高生长〔全期生长型〕§ b. 年龄:幼年树完毕生长晚,成年树早§ c. 枝所处的位置:外围枝比膛枝晚,但徒长枝最晚§ d. 土壤条件:干旱、贫瘠、通气不良提前1-2月完毕生长,水肥充足或夏季水分过多均能延迟,木质化程度差,在越冬时,这些枝条容易受害。
§ 臭椿和梓树的开花与生长完毕时间§ 2、枝的加粗生长§ 〔1〕粗生长顶峰晚于加长生长,停止也晚;§ 〔2〕夏季生长大于秋季,形成年轮;§ 〔3〕加长生长与粗生长是正比;§ 〔4〕每发一次枝,树就增粗一次,有时树木有假年轮;§ 〔5〕形成层停止的活动的差异 ①幼树停止晚,老树停止早;②同一树新梢活动开始和停止都较老枝早;③大枝和主枝自上而下逐渐停止,根茎完毕最晚;④健康树较受病虫害的树活动时期要长§ 〔五〕树冠的形成§ 幼龄期 地上芽分枝生长和更新的乔木,芽抽枝,离心生长,主干由于顶端优势不断延长,侧芽不断斜生为主枝,主枝不断长出侧枝,在一定的年龄时期都以一定的方式抽枝,并出现成层现象〔主干、骨干枝〕§ 壮龄期 截顶,树变的圆钝、而后宽广,大到最大高度和冠幅§ 衰老期 向心更心,向心枯亡§ 灌木类 中下部芽较饱满,离心生长快,衰老快,长不高大;上部芽较饱满,离心生长慢,衰老慢,较高大§ 三、叶和叶幕的形成§ 〔一〕叶的形成§ 1、叶片的形成 叶片是由芽的叶原基开展而成§ 2、叶片形成大小的差异§ 〔1〕全年展叶的树种春秋季形成的叶片小,夏季形成的叶片大如;封顶早的树种,春季形成的叶片小,夏季形成的叶片大,如丁香。
§ 〔2〕同树种不同枝的差异 梨和苹果的长枝,基部和稍部叶均小,中部叶片大;短枝叶片除基部叶发育都较短外,其它叶片大体接近§ 〔3〕叶片的光合作用与叶龄有关即由基部随叶龄增加向上移动,新生叶生理活动最旺盛,常绿树也以当年的新叶光合能力为最强§ 〔二〕叶幕的形成§ 1、叶幕 是指叶在树冠集中分布区而言§ 2、叶幕形成的变化§ 〔1〕随种植方式不同§ ①单株 幼龄树树冠外都有树叶分布,其树冠的形态和体积也是叶幕的形态和体积;成年树树叶集中在树冠外围;无主干多呈弯月形叶幕;有主干多呈圆头形;老年多呈钟形或伞形叶幕,依树种而异§ ②片林 片林呈平面形或波浪形;§ 〔2〕随整形方式变化 绿篱几何形,呈方形或半圆形,圆形架空线路下呈杯形,分层整形的呈疏散分层形叶幕§ 〔3〕藤本植物的叶幕随攀附的构筑形体而异§ 〔4〕随〔落叶树〕树种不同 § 叶幕形成总的规律是随季节呈S形曲线§ ①随萌芽力的强弱不同 § 萌芽力的强树种叶幕形成快,如、柳等;萌芽力的弱随树种叶幕形成慢,如国槐、臭椿等§ ②随抽生长短枝的多少和生长势的不同而不同 § 幼龄树树势强、或以抽生长枝为主的树种或品种,其叶幕形成时期较长,出现顶峰晚;树势弱,年龄大或短枝型品种,其叶幕形成与其顶峰到来早。
§ 〔5〕随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而不同§ 3、叶幕保存期长短 § 落叶树5-10个月,针叶树常年§ 四、花的形成和开花§ 〔一〕花芽分化§ 1、概念 § 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2、花芽分化期§ 〔1〕生理分化期§ 生长点转向分化花芽而发生生理代变化的时期§ 〔2〕形态分化期§ 是指花或花器原始体发育过程所经历的过程§ 一般分为:①分化初期,由叶芽分化转为花芽分化;②萼片原基形成期;③花瓣原基形成期;④雄蕊原基形成期;⑤雌蕊原基形成期§ 〔3〕性细胞形成期§ 3、花芽分化的类别§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