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docx
4页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摘要:为保障用户供电可靠性,提高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电力 企业方面需要对供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其中,相关 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以及本区域供电实际情况,分析影响供用电 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反馈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管理现状,对影响供用电 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前言:近些年来,为全面增强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可靠水平,电力企业方面主 动立足于电力供应区域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管理情况,对当前影响供用电技术安全 可靠水平的因素进行了主动识别与科学分析根据分析情况,明确影响供用电技 术安全可靠性的具体成因并根据成因表现采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进行深化加强, 保障用户供电可靠性1 保障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运行异常问题如果 电力系统运行设备出现异题或者其他隐患问题,就会导致用电设备无法达到正常 运转状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1]。
为及时规避这一现象问题 电力企业方面需要重点针对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表现进行研究与分析原 因主要是因为保障供用电技术安全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电力系统始终处 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最重要的是,保障供用电技术安全可靠可以实现对供用 电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如工作人员可利用管理方式或者智能管控方式,实现对电力系统供用电全过 程的监控管理一旦存在异常问题,用电管理系统会第一时间识别异常问题并排 除故障,提高电网运转效率不难看出,供用电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保 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手段针对于此,建议电力企业方面应该加强对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研究分析力度重点结合分析反馈结果,确立科学 合理的供用电技术管理方案,减少运行故障以及损失问题2 影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因素分析2.1 供电线路质量供电线路基本上可以视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输的重要因素如果供电 线路质量存在缺陷问题,可能会对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构成威胁严重时 甚至会对供用电输送过程造成阻碍影响一般来说,供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 受到自然天气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安全隐患问题[2]如面临大雨或者大风 等恶劣天气会加剧线路运行的风险程度,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2.2 维修养护效果为保障供应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得以深化加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定 期对供电线路进行维修养护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供电系统线路质量出现 缺陷问题或者存在运行不畅的问题往往会对供用电系统整体运行质量构成威胁 如果此时相关工作人员未对供用电线路进行定期维修与养护,则难以识别故障隐 患问题,容易导致故障问题扩大化发展2.3 自动化与智能化管控水平结合当前供用电系统运行情况来看,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电力 智能化发展背景当中为保障供用电系统以及相关技术内容得以深化加强,电力 企业方面通常会运用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管控技术,实现对供用电系统全过程运行 的集中管控[3]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地区供电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 管控方面还是存在滞后性问题,如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或者系统运行效率不高的问 题3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升措施分析3.1 高度重视供用电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增强供用电技术应用效果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供用电技术的应用重要性,并主动结合供 电线路日常运行常见的隐患点以及故障问题,做好提前预防管理工作与此同时 为保障供电线路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供用电 线路进行维修与养护管理。
如对于存在老化问题的线路应进行及时更换,对于存 在隐患问题的线路应进行及时检修处理,以保障供用电系统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 运行状态 [4]3.2 深化供用电系统人才团队建设力度,保障供用电技术应用安全从事于供用电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 重要性,应该严格按照电力企业规定的检修标准及检修内容,做好维护检修工作 不得出现漏检或者漏项的问题在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供用电线路或 者相关设备出现异常故障问题,维护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深入现场完成抢修工作, 避免对供用电系统整体运行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5]3.3 立足于前沿发展动态,增强供用电技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为确保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水平得以全面提升,电力企业方面应该主 动立足于供用电技术前沿发展动态,对当前供用电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与自动化发 展进行前瞻性部署与规划举例而言,电力企业方面可结合新一代低压直流(LVDC )供用电系统发展情况,具体参照图1积极运用可再生能源、直流供电网络等,实现智能化管控过程的同时,满足绿色低碳与开放互动的运行要求图1:发、储、用一体化的新一代低压直流(LVDC)供用电系统运作示意图)结论:总而言之,影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相关因素较多,在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身的岗位职责,加强对供用电技术安全 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力度。
并主动结合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保障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效果得以深化加强除此之外,电力企业方面应 该主动结合供用电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积极运用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管理技术, 加强对供用电技术的优化改进,借此增强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参考文献[1] 黄丽江[1].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J].信息周刊,2019(8):0066-0066.[2] 吴晓兵.浅谈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J].轻松学电脑,2019,000(016):P.1-1.[3] 纪伊琳.计及DG和储能的配电网供用电可靠性评估分析[J].机电工程 技术, 2019.[4] 顾韦.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与供电可靠性技术探讨[J].环球市场, 2019, 000(024):129.[5] 何鹏飞.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思考[J].通信电源 技术, 2019, v.36;No.190(10):253-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