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除夕偶成其一》古诗答案及赏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我****5
  • 文档编号:245449697
  • 上传时间:2022-0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除夕偶成其一》古诗答案及赏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②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注]①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家境清贫,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②漏:是古代的计时器   1.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纳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前两句主要用对比手法〔1分〕除夕夜,千家万户沉醉在笑声盈盈的快乐中,自己却在节日里心生忧愁,怅然忧闷〔3分〕   2.宋人王安石云:“看似寻常最奇崛纵观全诗,诗人写了生活中什么“寻常”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诗人写了这样一件“寻常”之事:除夕之夜,千家笑语之时,唯诗人茫然站在桥上,无人认识他,他只能长期地看着一颗像月亮的星星〔2分〕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此时此刻,他孤寂地立于星月之夜,心中产生无限愁闷和怅惘〔2分〕   【赏析】   除夕之夜,时间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渐渐逝去诗人孤独默寞,一人站在市桥之上,长时间仰视星空,陷入深思   《癸巳除夕偶成》这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闻名诗篇,共有两首,今日赏析的是第一首。

      癸已:天干地支纪年法,查黄景仁生平,可知这一年是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偶成:偶然有感而作   黄景仁字仲那么,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著有《两当轩集》黄仲那么是清代乾隆年间诗人,三十五岁去世,是短命的多才诗人黄仲那么一生贫病交迫,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不中,为了生计,二十岁开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三十五岁时病死在山西运城黄仲那么短短的三十四年生命,充斥悲伤和困顿,却又性格倔强,经常发出不平的感慨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默寞凄怆的情怀,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那么最能表达其诗文成就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漏,沙漏,古代的计时器物外,世外的`意思除夕之夜,时间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渐渐逝去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诗人孤独默寞,一人站在市桥之上,长时间仰视星空,陷入深思立多时”也是黄仲那么诗中常常涌现的意境,比如《夜读邵先生诗》的“忽得南沙故人纸,一庭春月立多时”,《绮怀》“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湖上杂感》“不见故人闻旧曲,水西楼下立多时”   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这首诗格调凄凉,写的是对于时间的伤感,只是这样的伤感更近乎忧患,是更沉重的时间伤感。

      诗人在除夕之夜为什么不欢享天伦之乐,却立在市桥,又要看星多时,在想什么?黄景仁在《绮怀》诗中也说:“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究竟是什么令诗人彻夜仰视星辰呢?除了身世之感,他是否感到可见的现实之外,好像酝酿着某种危机正在暗暗向社会袭来,而沉醉在节日快乐中的人们尚未觉察?   这首诗作于1773年,当时正是所谓“康乾盛世”,过了这个“盛世”,清王朝就急剧走下坡路了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居安思危,这正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珍贵的“忧患意识” 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