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青年运动时期.docx
6页毛泽东同志在五四青年运动时期 我一八九四年三月生于湖南,晚于毛泽东同志诞生三个月又二十一天一九一五年,我考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毛泽东同志已念完二年级他在第八班,我在第十三班从此,我认识了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教育薰陶下,我懂得了革命道理,追随毛泽东同志参加了革命活动今天回想起来,这是我一生中不能忘掉的光荣历史毛泽东同志是恩师,他指引我走上了革命道路我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在毛主席的好接班人华主席的领导下,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继续革命,永远向前!毛主席青少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光辉业绩实在太多了,毛主席伟大的一生,是说不尽、写不完的现在把我的亲身经历以及我还记得的一些事情回忆如下毛主席的伟大光辉形象,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一、勤奋的学习生活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时期,正逢国内辛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袁世凯窃国称帝,南北军阀混战,封建官僚买办乘势横行,真是群魔乱舞,民不聊生国外各帝国主义大肆侵略,弱肉强食,狗咬狗地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的天空布满黑云,地上遍生荆棘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在这不平凡的年代里,进行不平凡的学习和锻炼他要在昏暗的漫漫长夜中,开辟一条光明大道他立定革命意志,高举革命大旗,天不怕、地不怕地领导一群革命青年,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及旧世界一切反动的东西猛烈开火。
毛主席在一师的五年学习生活,正如他在《沁园春&ddt;长沙》词中所说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hllp;&hllp;毛主席在一师五年学习期间,是非常勤奋刻苦的他无论对校中规定的必修科目或课外的新旧读物,都以卓越的批判眼光去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寻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方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日夜孜孜地刻苦钻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的分析能力之强,批判眼光之高,是任何人想学而无法学到的譬如:他对当时学校的教材和一些课外读物,一经过目,就指出哪些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哪些是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的,他就奋笔打上&ts;?等符号如果是思想进步或有革命意义的,就用朱笔圈圈点点,并写入读书笔记毛主席对当时师范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认为是杂货摊他喜欢的就一丝不苟地去钻研,对不喜欢的就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他对图画课的静物写生极不感兴趣,有一次,学校举行图画考试,毛主席在试卷上画一条横线,在横线上加画一个半圆就交卷他说这是以李白诗半壁见海日一句为画题的又有一次,在图画考试时,只画上一个椭圆形的圈,说是一个蛋。
他这是为了应付学校规定为图画而图画的毛主席的文学写作特具天才,他作起文章来洋洋洒洒,一写就是几千字真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笔锋犀利,气势磅礴可是他的语文老师是个前清举人,自称是桐城派的老学究,同学们给他绰号叫袁大胡子袁不喜欢毛主席的文体,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是梁启超式的文体而袁最不喜欢梁,说梁是半通不通袁劝毛主席多读韩愈的文章,以改变文章作风其实毛主席对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师韩愈的文章,老早就加以批判地阅读过毛主席古文作得也是很好的不过经袁大胡子这么一提,毛主席就改变作文章的风格对《韩昌黎全集》除一些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墓铭墓志及无病呻吟的诗篇之外,曾重复加以取精去粗地研究,后来毛主席常对他人说:我因阅读韩文,学了不少古文辞藻,这是要多谢袁大胡子的至于课外读物,毛主席看得最多最广对于我国数千年遗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他都广泛地加以选择研究课余喜读的书籍有《楚辞》、《诗经》、先秦诸子的学说;史学方面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hllp;&hllp;,此外,对《昭明文选》、唐宋诗词以及历代各家骈散文,也加以广泛的涉阅,并有好多都加了眉批旁注,写的读书笔记盈箱满民同学都喜欢读他的笔记。
只可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大部分焚毁或遗失了,现在唯一幸存的一,动人心弦谁若有悲观消沉情绪,一经和他交谈,就能振作起来在一师学习期间,他为同学们办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但他从不居功,从来不说那件事是他的主意或是他做的毛主席在当时就是一个以谦虚谨慎出名的人一总之,毛主席在第一师范五年的学习期间,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机会,追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彻底改造旧中国作充分的准备后来毛主席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曾这样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间,是在一师时建立起基础的二、为革命刻苦锻炼身体毛主席在一师的五年里,把体育锻炼一直看得很重要在他的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豪言壮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他准备锻炼的开始毛主席从他进学校学习的那一天起,就反对旧教育制度的专重德智、忽视体育的倾向,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他经常对我们说:要有坚强的体魄,才能有坚强的革命意志毛主席在青年时代的活力、热情和革命干劲,同他的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他在体育上的这一光辉历程,也是我们的最好楷模一九一七年毛主席就用二十八划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长达五千余言,都是他在体育锻炼中的心得。
文中最后一节是他自己日常不断操练的自编的六段操这是他每天天还未亮就独自起床跑到学校后面的操场操练的作完体操以后,他就跑步,然后走到手工教室前面的井边做冷水淋浴即使在严冬腊月,也从不间断毛主席为了准备在革命的征途上迎逆风,顶恶浪,为了克服重重阻力,征服种种困难,把革命进行到底,他专找困难,专找风险,迎着风暴走,顶着困难上,磨炼自己的革命意志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别人在教室里、寝室里休息,或者在树荫底下乘凉的时候,毛主席却独自一个人跑到学校后山的操场上,赤着臂膀,在如火的骄阳下走来走去或卧在地上,让火辣辣的太阳曝晒全身,把皮肤晒得通红透紫,尽管汗流浃背,身上麻辣火烧似地痛,也从不肯休息,坚持他的日光浴每当大雨倾盆、雷鸣电闪的时候,别人都拚命往屋子里跑,毛主席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屋子里往外面跑他常常是一个人在运动场上,脱下衣服,让大雨淋个痛快,进行雨淋浴在严寒的冬天,刺骨的寒风呼呼怒号的时候,同学们躲在屋子里取暖,毛主席却乘这个时候走到旷野,或山谷的风口,脱去棉衣,只穿一件薄薄的衬衫,象一株高大的不畏严寒的青松,站在大风里一动也不动,让凛烈的寒风尽情地吹个痛快,进行他的冷风浴毛主席还时常在山中对着树木大声讲话。
在城墙上,在天心阁、妙高峰一带,在岳麓山中,他对着大风大声叫喊,大口地呼吸;有时在洗完冷水浴、完成六段操以后,天还没亮,他就在自修室外边高声朗诵古文和诗词,用这些方法来锻炼自己的嗓子和肺功能毛主席把这叫做空气浴毛主席最喜欢游泳运动每年春末夏初开始到秋尽冬来的一段时间里,一遇假日就带领一些同学到湘江的橘子洲头去游泳在同学们中间,他的游泳技术第一他的《沁园春》词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这一事实的真实写照橘子洲头前面的湘江,水面最宽广,毛主席常在此横渡,或直游到上游的猴子石尤其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江水温度很低,毛主席在江中还能游上三、四十分钟解放后,毛主席曾多次横渡长江,这是震惊全国和闻名于全世界的野营露宿,是毛主席的一项重要锻炼他常带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如蔡和森、张昆弟、陈昌&hllp;&hllp;到长沙郊外的山岭间或岳麓山等地去爬山和野营露宿岳麓山中的爱晚亭,就是他们爬山时休息和露宿的主要基地有时大雨滂沱,他们不戴斗笠,不张雨伞,从山下跑上山顶,又从山顶跑到山下,穿着湿透的衣衫,坐在爱晚亭畅谈国家大事有时晚上不回去,毛主席就让同学们一个个分散在爱晚亭附近深山野林中露宿通宵,来锻炼体魄,锻炼胆量。
除了爬山和露宿野营以外,他们还进行长途步行,作社会调查,这种活动经常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进行有一次毛主席和蔡和森、张昆弟等几位同志长途步行,作社会调查他们冒着炎热,顶着骄阳,沿长沙至株洲的铁路向南走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问题遇到路边的茶亭或茅屋,就进去向工人或农民访贫问苦,攀谈一会儿,再向前行到大托铺过去五、六里的地方,看见一个大池塘,他们三人一齐跳下去,畅游一会儿再继续前进走不到三、五里,又见到路边的河汉,又跳下去游泳一阵,再行前进这样一直走到太阳落山,夜幕来临他们既不上饭店,也不打扰农民,就在山上坐下来,总结这半天的调查结果,然后露宿通宵军事训练,毛主席是特别重视的他早期当过短时期兵,对于军队编制和操练,都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加以我国当时是采用军国民教育方针,所以一师的体育课程里,有兵式操一科毛主席认为:要革命必须要有坚强的军队,他那时就具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因此在他任学友会总务(即会长)时,倡议在兵式操之外另组一支学生志愿军,在课余时间进行军队作操训练,每月作一、二次夜行军,一两次到郊外山岭间作野战训练全军分为红白两个大队,用紧急作战的急行军方式,翻山越岭地朝向指定的地点进军谁先占领据点,谁就得胜。
这样的野战训练,虽没有真枪实弹,但战术战略是与正式军队作战相仿佛的为了将来担负起革命的重担,年轻时代的毛主席就是以这样惊人的毅力锻炼自己的体魄,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性格,培养勇往直前的革命胆略和气概,好炼就一身钢筋铁骨,去把万恶的旧世界彻底砸烂,去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求得彻底的解放毛主席青少年时代的光辉历程,为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三、敢把皇帝拉下马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封建官僚地主买办阶级的总头目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由临时总统当上了正式的大总统,还想做皇帝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袁世凯同日由不足,不能推翻校长大家知道毛主席文章写得好,有理、有力又有说服力,特别佩服他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分析批判力强,所以大家主张起草宣言的事要请毛主席主笔,至少要请他帮助修改才定稿毛主席慨然应允,把原稿仔细地看了一遍,还曾给同班同学周世钊看了并征求他的意见,周还是请毛主席修改于是毛主席另写了一稿,历数校长的办学无方,指出在教学上的缺点,怎样贻误青年,理直气壮地写成一篇四千余字的宣言大家都赞同他的文章,于是连夜派人到印刷局赶印成传单第二天早晨,传单由一位姓王的学生带回学校那时校长正站在正门办公楼的天台上,他看到一个学生抱了一大捆纸进来。
后来传单一散布,张干看完以后,就断定是毛主席写的,因为他在检查学生作文卷时,曾看过毛主席的文章,印象很深这个传单笔锋犀利,思路周密,理由充足,有力有据,他一下看出这是出自于毛主席之手,而且他认识把传单带回学校的学生又是毛主席的亲戚,就武断地一口咬定是毛主席干的张干被这檄文般的传单气得怒发冲冠,立即召集全校教师大会,点了毛主席以及其他肇事学生的名,坚持要开除他们可是在会议席上,教职员们大多站在毛主席一边,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等重要教员说话了,都说宣言的内容有好多是发生在新化的,毛主席不是新化人,也不曾到过新化,怎能知道这些事呢?其他校中的事是大家知道的,也不能都推在毛主席身上这样经过多次的辩论,驳得张干哑口无言,结果虽被张干开除一些学生,但不敢动毛主席一根毫毛,而张干自己终于被拉下马,从一师校长的宝座上滚蛋了全国解放后,被毛主席赶下台的张干,看见伟大的祖国解放了,他要求来京看望毛主席,经过徐特立、谢觉哉诸老的先容,毛主席允许接见可是也有人持异议,认为不见为好毛主席分析说:我看这个人还不是很坏,因为他能说会道,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在国民党的时期,如果他去蝇营狗苟,也许能捞到一官半职,但他没有这样作,还是个穷教师,可见他还不是坏人。
后来毛主席终于接见了他,并赠给两千元,解救他的生活困难钱是交给几位老同学替他代管的张干从北京回湘后,感激得逢人便说:毛主席的伟大真是天高地厚、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