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特色开奇葩,素质教育结硕果—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自评报告.doc
16页第 1 页 共 17 页艺术特色开奇葩,素质教育结硕果——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自评报告一、学校概况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前身是东莞市高埗中学,创建于 2002 年 8月,原是一所由高埗镇人民政府出资兴建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2004 年 9 月转为公立高级中学,2007 年 3 月成为东莞市直属高级中学,2009 年 3 月更名为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 91188 平方米,建筑面积 57702 平方米,活动空间广阔,校园环境幽雅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校园网络、多功能阶梯室、电脑室、语言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教室和实验室均配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硬件设施达到省一级学校标准尤其是突显艺术特色的设施设备齐全,投资近千万元建筑面积达 8408 平方米的体艺大楼为我校艺术特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现有 44 个教学班,学生 2260 人,扩建后将办成一所学生人数达 2800 人的全寄宿制公立高级中学现有教职工 171 人,专任教师 165 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 8 人,高级教师 28 人,一级教师 78 人办学十年,学校教育质量令人瞩目。
我校艺术高考成绩领跑东莞,十年来保持全市第一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人数、重点本科上线人数等高考指标均在全市同类型中学前列,大幅度超额完成高第 2 页 共 17 页考任务,四度在全市高考总结会上作经验介绍学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 、 “东莞市绿色学校” 、 “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 “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确立理念,明确目标,形成特色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立校之本、育人之基,是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指导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办学之初,为了明确办学发展方向,凝聚师生共同信念,保证学校高起点起步,又好又快地发展,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讨论,确立了“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突出特色、整体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了“高举特色教育旗帜,打造艺术高中品牌”的办学目标,大力发展艺术特色教育,以艺术教育为龙头,带动其它学科全面发展经过十年努力,学校逐步构建开放、多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办学方向明确、特色鲜明,育人环境良好,教育质量优良,保障机制健全的高标准、现代化高中1、构建思想体系,树立远景目标我校以“励志、正德、关爱、笃学”为校训,建设“求真、务实、进取”的校风, “博学、严谨、爱生、合作”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自主、创新”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夯实基础。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智育为主,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突出特色,整体发展”的办学第 3 页 共 17 页思路,现已实现“高举特色教育旗帜,打造艺术高中品牌”的近期办学目标学校正朝着“一个品牌” (艺术特色品牌) 、 “两大亮点”(艺术高考成绩和校园文化建设) 、 “五个一流” (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条件,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的目标迈进,向着综合实力全市排名靠前的目标飞翔2、高举特色教育旗帜,打造艺术高中品牌近年来,随着东莞高中布局的调整,我们坚定信念,明确办学方向和重点,致力于把艺术做大做强,高扬特色教育旗帜,打造艺术高中品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1)更新观念,明晰办学思路,坚持特色办学之路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全市推进新课程改革,探索和构建特色课程的进程中,打造艺术特色品牌无疑是切合我校实际的所以,坚持特色办学之路,建设优质艺术特色高中成为我们的目标我们利用艺术师资力量雄厚及艺术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的优势,设法把艺术教育做大做强,办出自己的品牌经 10 年奋斗,我校以艺术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整体发展,把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2)科学决策,构建“突出特色,整体发展”的新格局。
三大决策成为我校艺术特色教育突飞猛进的三驾马车①开设艺术特长班把艺术特长生集编成班,给他们创造适合其特长发展的学习交流空间②成立艺术级组把三个年级的艺术班集中起来,成立艺术级组,配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为艺术教育提供更优越的外部条件③加大艺术教育硬件建设目前建有画室 9 间,音乐课室第 4 页 共 17 页7 间,音乐观摩厅 1 间,舞蹈室 2 间,琴房 28 间,一个设施功能齐全的舞台;教学楼还设置了美术橱窗,开辟了艺术长廊这些硬件设施,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优越的环境3)抓住时机,促进艺术教育的成果向纵深转化我们在总结艺术高考经验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将成果向学校的各个层面进行渗透和转化①认真组织高中艺术鉴赏教学在鉴赏课中尽可能注入专业元素,提升普通班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②精心打造年度校园艺术文化节艺术文化节期间,举行舞蹈、歌唱、课本剧、相声小品等专项比赛,举行艺术班专场和普通班专场文艺晚会,增加了艺术节的广度和深度③经常举办艺术作品展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教学楼大堂展览室举办各种邀请展览,拓宽师生视野,如市书协主席团成员作品展、市书协书法作品展、镇摄影协会作品展等鲜明的办学特色,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花结果,艺术教育已成为我校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美术类活动共获得省一等奖 10 人次,省二等奖 7 人次,省三等奖 11 人次,市一等奖 15 人次,市二等奖 18 人次,市三等奖 19 人次;参加音乐类活动共获得省一等奖 1 人次,省二等奖 2 人次,市一等奖 2 人次,市二等奖 3 人次,市三等奖 3 人次艺术高考成绩尤为突出,近三年高考先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 1 人,中央美术学院 2 人,中国美术学院 7 人,广州美术学院 16 人,天津美术学院 3 人,江南大学 3 人,星海音乐学院 39 人,另有多人分别考取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第 5 页 共 17 页丰硕的办学成果铸造了我校享誉莞邑的艺术教育品牌, 《南方日报》 《东莞日报》等媒体对我校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丰硕的办学成果进行了报道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也吸引市内外兄弟学校前来学习交流,市内学校有四中、六中、长安中学、厚街中学等,市外有广州晓园中学、佛山乐从中学、中山东升中学、肇庆四会中学、韶关南雄中学、中山市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团以及五华县教育局教研室等二)班子优秀,队伍精良,管理科学1、加强班子建设,实行科学管理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决策中心和管理核心。
我校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叶照伦校长为核心的作风民主、开拓进取、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叶校长曾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东莞名校长培训班、广东省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和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学校长赴英国培训班,先后获得东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东莞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东莞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东莞市优秀校长、东莞市“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百名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叶校长带领的管理团队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重视观念更新,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科学管理的实践他们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熟悉教育教学工作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调研,带头开展教改、教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他们凝聚力强,在师生中威信高、有号召力我校坚持依法治校,加大民主管理的力度,营造“团结、和谐、第 6 页 共 17 页协作、奉献”的氛围十年来,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学校管理章程、行政管理制度、教代会制度、德育教育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从领导到教师,从行政人员到后勤人员,个个员工有岗位责任,个个岗位有行为规范,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进入法制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高效轨道。
我校领导班子立足学校,深入教师学生当中调查研究,将工作中的管理经验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向全市推广其中叶照伦校长撰写的《科学确定工作量,合理分工解困局》获市一等奖,杨军副校长的《发掘培养艺术特长生的思考与实践》 、林清裕副主任的《日常教学管理与学分认定结合》和刘文杰副主任的《探索教学模式,落实集体备课,追求高效课堂》均获市二等奖2、优化师资建设,打造一流团队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荣誉与尊严,是学校提升内涵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1)培训强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采取以校本培训为主、多种形式全面推进的培训策略:①“走出去” 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培训班或研讨会,近年共派出 17 名骨干教师到北京、广州等高校进修学习,选送语、数、生、化、体等学科共 9 位教师到市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②“请进来” 邀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如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孟胜奇到校作《从研究第 7 页 共 17 页走向发展》专题报告等③“专题培训” 近年先后举行高中新课程培训、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教师远程网络培训等。
④“骨干”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采取经验交流、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对新教师进行培训这四大举措创造了大量机会,为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成熟近三年先后有 33 位教师评上中级职称,10 位教师评上高级职称2)业务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教务处每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专业知识竞赛前者比的是教师处理教材、传播知识、课件制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后者比的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活动促使全体教师更新了观念,修炼了内功,积累了能量,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提升了教学技能近三年,我校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共获得省级奖励 3 人次,市级奖励 8 人次;参加教学设计比赛共获得省级奖励 5 人次,市级奖励 10 人次3)科研促进,驱动教师职业成熟我校积极推动科研兴校策略,各学科结合教学实践确立研究课题,扎实开展探索研究从2009 年起,我校承担的市级以上立项课题有《高中政治综合探究“三元五步实施模式”研究》 、 《高中生物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的研究》 、 《高中化学“自主—合作—探究—反思”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 《高中语文作文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等。
近三年,我校教师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多达 94 篇,其中国家级 12 篇,省级 9 篇,市级 73 篇为了鼓励教师多做教育第 8 页 共 17 页教学研究,学校每年 5 月召开教研颁奖大会,每年出版一本教师优秀论文集三)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增强实效我校自办学以来,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整体构建和谐校园德育体系;遵循教育规律,紧密联系实践,着力于德育内容、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德育工作实效1、加强领导,落实职能,构建立体化德育网络(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德育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德育工作,制定相应措施,不定期检查各年级的班会备课和德育开展情况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见面日,每月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实情,解决困难,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建立德育处协调指导、年级组组织实施的常规德育管理机制,落实常规德育管理过程德育处每月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开展研讨交流,研究落实阶段性德育管理工作;年级组每周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落实当前工作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学生家长委员会、社区等公共部门协调工作,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4)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适时家访、电访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形成立第 9 页 共 17 页体德育管理网络2、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