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苗族服饰的图案纹样所体现的民族历史迁移性.doc
6页浅析苗族服饰的图案纹样所体现的民族迁移史摘要:苗族纵贯数千年的历史大迁徙,形成了如今分布在黔、湘、 滇、川、鄂、琼和国外的与其他民族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在迁徙和 不断开拓新生地中的苗族人民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将之影响他民族 的同时,亦吸收了他民族的精华,形成了苗族至今仍充满生机活力的 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苗族将服饰作为历史的表象,以图案代替文字, 成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关键词:苗族 图案纹样 迁移史引言苗族的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术来表达的苗族不 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苗族叙 事性服饰图案不仅长盛不衰,而且十分丰富发达,可谓到了以服饰再 现历史的地位,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它们包括缅怀祖先的 创世图案、祭祀图案和记载先民悲壮历史的战争迁徙图案一、“穿在身上的史书”在林林总总的苗族服饰中,有一种叫“兰娟衣”的女装其来历, 有这样的传说,说兰娟是古代的i位苗族女首领,在带领苗族同胞南 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 她在自己的左袖子上用黄丝线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袖 子上绣上i根蓝线;渡过洞庭湖时,她在胸口处绣上一个湖泊状图案。
以后,每渡过一条河,每翻一座山,她都耍在衣服上缝下记号记号 越来越多,竟然从领门一直缝到裤脚,密密麻麻,陆离斑驳后来她 的女儿耍出嫁了,她按照所记的符号,重新用各种不同的彩线,精心 绣制出一套特别精巧漂亮的女装,作为女儿的嫁衣兰娟衣”从此 流传开来就这样,苗族把自己民族的千载传奇和先辈的蹉趾岁月, 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把自己的苦难、回忆和缅怀,都写 在了自己的服饰上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族“以针为笔、以线为 墨、以布为纸”,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其他任何服饰都不能承担的沉 重使命,并最终让它成为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分离的苗族群体牢记共同的文化关 联,令其不忘祖先历史这些深厚、沉郁的服饰图案起初具有明显的 功利目的,它不仅是祖先辛酸历史的见证,也是返回故土的路标当 严酷的现实打破了重返故里的希望时,人们便将其视为历史而世代传 承下来,其功利冃的逐渐为思想意义所取代苗族服饰图案的不朽价值在于培养着苗家人的历史意识,教育 苗族后来者永不忘祖先故土,显示出苗家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 重乡思这里,图画文字在历史的苍茫中,作为联系苗族群体生存的、 最重复不已的经验,被视为本民族凝固的历史而展示与传承,使苗族 群体得以在形成上拥有他们的“黄河”、“长江”、“平原”、“洞庭湖”、 “城池”和“骏马飞渡”,完成其壮丽辉煌的“精神还乡”。
对于没有 文字的苗族,服饰图案代替了文字,发挥出文化符号的功用,从而使 没有文字的苗族在这服饰文化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文字,使服饰 具有了历史的认识价值虽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没能像苗族这样将服 饰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达历史但是,将服饰作为历史的表象存在于许 多民族之中,它已构成一种文化特征二、迁徙的民族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 江中游地区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苗族从古至近代, 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了今天苗族的分布格局第一次发生 在远古时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 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 战”、“窜三苗于三危”,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三苗”集团被分化瓦 解第二次发生在西周至战国时期,西周对于“荆蛮”的多次用兵 和楚国势力的扩展,苗族先民大部被迫离开江湖平原,迁入五溪、武 陵地区苗族古歌《跋山涉水》描述了这时期大规模迁徙状况第三 次发生在秦、汉至唐、宋时期这时期苗族的主要流向,是从五溪、 武陵地区向西、向南迁徙向西进入川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有的经 川南和黔西北开始迁入云南;向南迁入湘西和广西,有的又由桂北进 入黔南、黔东南。
第四次大规模迁徙发生在元、明和清吋期这吋期 苗族继续从五溪、武陵地区迁入贵州、广西,并从贵州、广西及川南 经过不同线路进入云南,由云南陆续出境,迁徙至东南半岛的北部山 区这些大规模迁徙主要是各朝发生的战争和推行的民族镇压政策所 致,亦有因天灾原因逃荒的小规模迁徙苗族纵贯数千年的历史大迁徙,形成了如今分布在黔、湘、滇、 川、鄂、琼和国外的与其他民族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在迁徙和不断 开拓新生地中的苗族人民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将之影响他民族的同 时,亦吸收了他民族的精华,形成了苗族至今绮丽多姿的服饰文化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 术来表达的与许多无字民族不同的是,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 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这主耍表现在苗族的刺绣图 案里苗族老人对苗族少年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时,常指点着服饰图案 而说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不仅长盛不衰,而且十分丰富发达,可谓 到了以服饰再现历史的地位,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它们包 括缅怀祖先的创世图案、祭祀图案和记载先民悲壮历史的战争迁徙图 案三、历史迁移在现代苗族服饰中的再现在现在黔东南苗族服饰里,大量使用着“蝴蝶妈妈”、“姜央射 日月”、“天地”、“黄河”、“长江”、“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平原”、 “城池”、“洞庭湖”等等母题图案,这些图案均显示着苗族历史发展 的轨迹。
蝴蝶妈妈”刺绣图案主要在女服的两袖和围腰上传说蝴蝶妈 妈是由枫树心变的,所以蝴蝶妈妈居于枫树之上,这图案被苗家人视 若神灵,因为蝴蝶妈妈生养了苗族的祖公姜央在女服刺绣中,还常 看到“姜央兄妹合磨成亲”这个关于人类起源的图案以及表现远古神 话“姜央射日月”的图案从枫树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姜央到姜 央合磨成亲再造人类至姜央射H月,这些富于神话色彩的服饰图案, 追溯了苗族先民从母系发展至父系时代的社会历史骏马飞渡”是苗族服饰和头冠上的珍品图案,由一排马和马 背上的骑士组成,横贯在象征浑水河(黄河)的饰带上这些也被称 为“人骑马”的图案相当引人注冃回首展望苗族历史,“骏马飞渡” 是苗族先民悲壮迁徙的见证苗族远祖发祥于中原地区,以蚩尤为酋 长,曾大败炎帝,称霸于北部中原,代炎帝为政而在在与黄帝的征 战中,蚩尤兵败战死,苗族群龙无首,被迫向黄河以南迁徙,在江淮 地区建立起“三苗”国江淮地区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土地肥沃, 苗族先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大禹征战三苗的长期战争迫使苗族先民继 续南迁至武陵溪地区,并逐渐分布至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湖南 等地大约在汉唐之际,形成了今天苗族居住的基本格局苗族先民 再次举族南迁,都是在经历地大的战争失败之后进行的。
结束语苗族服饰所反映的,不可能是具体的史实,只能是对重大历史事 件和重要片段的一种朦胧的记忆但是,它承载的苗族的史迹,完全 可以当做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來读苗族服饰中那些“凝固历史”化得图案的创制和传袭,起初无疑 具有明确的功利冃的:既是祖先辛酸屈辱的历史见证,又是日后重返 故土的路标;后来,严酷的现实使冋归故里的希望不再,其功利目的 渐为思想意义所取代,变为对本民族历史的发展与传承参考文献【1】韦荣慧,《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6[2]胡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四):苗族、倨族、畲族〉,《今口生活》,191期,1982【3】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