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中的南京地名.docx
3页1、 朱雀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唐诗人刘禹锡的这首《鸟衣巷》脍 炙人口,广为流传,一千三百多年后,南京依然保留留有乌衣巷和朱雀桥的地 名.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 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 谢安的宅院所在地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 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 幽情的地方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人们 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河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 此抒发过桑梓情思,抚今追昔!如今在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架设了朱雀桥,游 人至此,望着潇洒的“朱雀桥”三个字,思古之情顿生这里淮水微转,桥卧 晚霞,尚不失当年风范2、 桃叶渡[桃叶歌]东晋一王献之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位于淮清桥边,十里秦淮与 古表溪水道合流处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吴敬梓故居 内,桃叶渡8号)3、 白鹭洲与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之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白鹭洲原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后江流改道,白鹭洲与陆地相连现在的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历史上称为徐太博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 初中山五徐达王府的东花园东园定名为白鹭洲,始于民国初年,其原因在于 湖中有洲,四面环水,洲边多植芦苇,秋日时有水鸟白鹭飞来,与原长江边的 白鹭洲相像,墨客骚人在此观景畅饮时,为了让名园平添诗情画意,故借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名之曰“白鹭州”凤凰台位于城内西南隅的一座山岗上,其遗址就在现今花露北岗一带建 于南北朝刘宋暑期相传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由于凤凰台是 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 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从此,凤凰台的知名 度迅速提高,在六朝胜迹中闪烁生辉至南宋,历经数次重建,最终圮废今 有来凤街、凤台路4、石头城[金陵五题一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俗称鬼脸城,南京别称石头城,亦由此而来它位于汉中门外的北 面,清凉山的西面。
这里原是一座石头山,峭立江中的天壁,缭绕如城墙的巨 石公元前三百三十多年,楚威王灭越国后,在石头山后建立了一座城池号金 陵邑公元二一二年,东吴孙权自京口迁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意思是枯这 里建立帝王大业不久,就在楚国金陵邑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吴时石头城紧 依长江,地势险要,是军事重镇,周瑜曾在此练过水军东吴之后,东晋、陈、 唐等代也曾不断修筑石头城、明朱元障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 处石头城便成了著名的南京城垣的一部分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 滑如镜在鬼脸城前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 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现建成石头城公园成为人们踏青觅翠的的好去 处5、秦淮河[泊秦淮]唐一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古名“淮水”,一名“龙藏浦”早在远古时代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 也是南京地区第一大河秦淮河有两个水源头,南源在溧水县东庐山,称溧水 河北源在句容市宝华山南麓,称句容河南北二源合流于江宁县方山埭西北 村秦淮河至通济门外九龙桥,又分成内、外两支秦淮河全长10 0多千米,整 个流域2600余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16条。
远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就有 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有大小集市100多处,东吴以来一 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 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到了 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 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到了近代, 由于战乱等原因,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拔 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