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概况简化版.doc
45页第一章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公元前 21 世纪)世纪)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盘古氏女娲氏有巢氏 “构木为巢”燧人氏 用火开始 北京周口店伏羲氏 渔猎、八卦神农氏(炎帝) 尝百草 农业轩辕氏(黄帝) 逐鹿之战灭炎帝,炎黄子孙颛顼(黄帝的孙子)喾(高辛氏) 15 岁辅佐颛顼,30 岁即位尧(陶唐氏)舜 禹(夏朝第一个君主、父死子继家天下、奴隶社会开始)[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燧人、伏羲属 于旧石器时代,燧人为早期,而伏羲为晚期,其余则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神农、帝喾最早,神农为前大汶口文化,帝喾为早于仰韶文化的裴李岗文化; 黄帝、颛顼基本同时,黄帝属红山文化,颛顼属仰韶文化,尧、舜最晚,进入龙山文化阶段,尧位于晋南,属陶寺文化,舜位于晋西南和豫西,属河 南龙山文化类型] ]一、旧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1、天然的岩洞——人类最早的住所2、巢居、穴居《易﹒系辞下传》:“上古,穴居,而野处《韩非子 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孟子 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二、六七千前氏族社会二、六七千前氏族社会————公元前公元前 21 世纪世纪1、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早的采用榫卯技术构筑结构房屋的一例特点:干阑式,榫卯结构2、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穴居类型:竖穴、横穴、“地坑式”窑洞穴居发展形式:竖穴——半穴居——地面建筑((1)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会(黄河中上游,渭水)母系氏族社会(黄河中上游,渭水)因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命名因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命名社会形态:农业定居生活,公有制实例:陕西临潼姜寨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①平面方形或圆形②半穴居到地面建筑③木骨泥墙结构,中柱④室内装饰,细泥抹面或烧烤防潮((2)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黄河中下游)父系氏族社会(黄河中下游)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社会形态:家庭私有,一夫一妻制,实例:西安客省庄龙山遗址①双室相联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吕”字形②室内装饰,白灰抹面,防潮、清洁、明亮、装饰效果3、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东北一带在石器中包含许多打制精巧而细小的细石器得名东北一带在石器中包含许多打制精巧而细小的细石器得名浙江余杭瑶山、汇观山两座祭坛遗址——土筑长方坛内蒙古大青山与辽宁喀左县东山嘴三座祭坛遗址——石堆方坛、圆坛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女神庙。
辽宁建平县女神庙庙内女神像,装饰彩画、线脚4、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作业:作业:1、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何在?有何特征?2、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有哪两种结构形式?3、中国最早的神庙建筑出现在何处?4、思考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发展为木构建筑?“自然条件论”——刘致平,“经济合理,省时省工”——徐敬值,“宗教观念浅薄”——李允禾第二节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期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期 2070 年年————前前 476 年)年)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然后经过商、西周达到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春秋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一、夏(公元前一、夏(公元前 2070 年年————前前 1600 年)年)1、社会背景:尧、舜之“禅让”制,大禹传子不传贤,制家制国不分,使中国文化较早脱离了神性祖先崇拜,代替了图腾与神的崇拜九鼎在观念上有神权下降,人的地位提高的倾向2、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说明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已经开始走向定型一号宫殿规模最大二号宫殿典型廊院廊院式二、商(公元前二、商(公元前 1600 年年————前前 1046 年)年)1、社会背景:商汤建都。
其祖先是帝喾的一个儿子青铜工艺与手工业的提高,使建筑技术大提高2、实例:(1)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2)河南偃师尸沟乡遗址(3)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4)河南安阳殷墟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盘庚迁都平面布局:中部宫殿区:北区——王室居住区,中区——商王朝庭、宗庙部分,南区——王室祭祀场所西面、南面制骨、治铜作坊区北面、东面墓葬区出土司母戊大方鼎与甲骨卜辞三、西周(公元前三、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年————前前 771 年)年)1、社会背景:建立了完整的礼制——宗法秩序的出现等级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2、实例:(1)陕西岐山凤雏遗址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2)湖北蕲春干阑式木架建筑反映了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3、建筑成就:(1)瓦的发明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2)斗拱概念3)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3)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周礼 考工记考工记》》都城镐京四、春秋(公元前四、春秋(公元前 770 年年————前前 476 年)年)1、社会背景: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2、实例:山西候马晋故都遗址——台榭陕西凤翔马家庄秦国雍城遗址3、建筑成就:(1)木建筑鼻祖——公输般(鲁班)2)瓦的普遍使用板瓦、筒瓦、半瓦当、全瓦当3)砖的出现砖的出现,主要用于地下4)高台建筑——台榭台榭的出现5)建筑装饰《论语》“山节藻棁”《左传》“丹楹刻桷”色彩等级制,“楹,天子丹,诸侯黝,士大夫苍通过器来表现道,通过建筑来表现意识6)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作业:作业:1、中国传统院落空间何时形成?2、中国最早的瓦屋面何时出现?砖?3、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出现哪些进展?第三节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公元前 475 年年————公元公元 589年)年)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秦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秦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商周“学在官府”——春秋战国“学在四夷”[ [所谓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官守的学术散落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 。
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蕴含 的意义,则是指远古的时候,最高王室所设立的每一个官职,都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职责,并且任官者世代相传因此,当政治发生变故,而任此职者 离开王室时,就意味着其所职掌的学术随之流落也因如此,在一些诸侯国乃至民间,对这些官职之意义及其职责的认识反而得到了保存所以,当 孔子听说郯国的国君尚能解释古代少嗥氏为何用鸟名来命名官职时,才说:“我曾经听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的确如此!”一般认为, “天 子失官”所导致的学术下移分两个步骤,即由周王室下移于侯国和由侯国下移于民间零星的史料并不能让人清楚地看出这一点,但从春秋时代“士” 阶层的崛起及其后众多学术流派的涌现看,如果没有下移于民间的学术,则它们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意识形态孔、老(春秋时期)思想人文思想的基础,将文化统一于人,建立了中国人文主义基础,人的地位上升,神的地位基本为零天人合一” 孔子或孔、老之意的结合天是自然的天,是文化、神、天子的意义的混合体历史意识(人)过早发达,抹灭了宗教的神——超脱于人、意识形态的东西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贵族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出现——手工业与工商业大发展。
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战国(公元前一、战国(公元前 475 年年————前前 221 年)年)1、社会背景:地主阶级在诸侯国内相继夺取政权,宣告奴隶制时代的结束土地私有(贵族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出现——手工业与工商业大发展2、建筑成就:(1)城市建设高潮:工商业大城市与诸侯统治的据点齐临淄(山东) 、赵邯郸、楚鄢郢(湖北江陵) 、魏大梁(开封) 、燕下都(河北易县)《战国策 齐策》苏秦为赵合纵说齐章中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临淄之途,车磬(轴)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苏秦虽夸张,但也不致远离事实城市布局两种:①宫城在大城之外侧:齐临淄——大城西南角有小城,夯土台达 14 米 燕下都——东、西两城,赵邯郸——宫城在大城西南角②宫城在大城之内:吴国阖闾城、鲁国曲阜(2)高台建筑:陕西咸阳秦咸阳宫殿遗址60 米×45 米长方形夯土台,高 6 米上有殿堂(二层高) 、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库、地窑等建筑技术,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构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是在木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
二、秦(公元前二、秦(公元前 221 年年————公元前公元前 206 年)年)1、社会背景:秦通过商鞅变法成为强国,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建筑成就:(1)秦都咸阳位于渭水南北,范围广阔渭南,兴乐宫、信宫、阿房宫,诸庙、章台、上林渭北, “六国宫殿区” , 《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秦第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与咸阳北坂 ”《三辅旧事》载:“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处忘归,犹不能遍 ”(2)阿房宫政治象征, “上扼天功,下压黎俗” 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认为,是项羽火烧阿房宫的3)秦始皇陵,东侧兵马俑规模空前宏大三、汉(公元前三、汉(公元前 206 年年————公元公元 220 年)年)1、社会背景: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融秦汉之浪漫”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建筑与录书“方圆并施,流畅古朴”画像砖石、明器,是在高一级的墓葬中,为了表示示死如生,石造屋缩小比例2、建筑成就:((1 1)木构架建筑。
木构架建筑①抬梁式、穿斗式两种结构体系已经形成抬梁式:梁柱交接是榫卯,垂直的柱上架梁,梁上立短柱再架短梁四川成都出土画像砖穿斗式:梁柱榫卯是水平的,梁是起“串”的作用柱头承檩,并有穿枋连结柱子广东广州出土陶屋明器②多层木架建筑已较普遍甘肃武威出土碉楼明器③高台建筑沿用春秋战国时的建筑方法小空间木架建筑环包夯土台,形成大体量高台建筑汉长安南郊明堂、辟雍④斗拱的普遍使用四川成都牧马山出土东汉明器⑤屋顶形式多样 (除硬山之外都有)庑殿(五脊) 、歇山(九脊) 、悬山、囤顶、平顶、攒尖((2 2)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①汉代各类墓砖空心砖、楔形砖、有榫砖等②砖砌结构筒拱顶纵联与并联砌法,穹窿顶3 3)石建筑发展石建筑发展岩墓、石梁板墓、石拱券墓山东沂南石墓②地面石建筑墓阙、墓祠、墓表、石兽、石碑等四川雅安高颐墓石阙四川雅安高颐墓石阙4 4)都城长安城的建设都城长安城的建设汉长安城,面积是同时代罗马城的 2.5 倍宫殿长乐、未央、明光等,苑囿上林苑,13 座礼制建筑,11 处西汉陵墓汉长安城形似天象,与天同构[ [汉高祖刘邦入主咸阳,汉沿用秦历,以建亥为岁首,彼时北斗的“柄”正指向西北,因而西汉长安城的西北建成了北斗形。
城南也相应建成了南 斗形,以合星象 “城南为南斗形,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