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消防法规课件(51页PPT).pptx
51页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消防法规概述消防法规概述消防法规概述消防法规概述第一节消防法规历史沿革第一节消防法规历史沿革第一节消防法规历史沿革第一节消防法规历史沿革一、消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消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消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一、消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火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火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用火和防火是相伴而生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保障生产、生活及人类自身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对火的控制和管理,掌握有效的方法同火灾作斗争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控制用火的经验,形成了约束用火的习惯统治者为保证群体用火的安全,对形成的习惯加以约束并制定为法律,这样,消防法规就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的需要应运而生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夏商周、秦汉、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历朝历代都有消防管理方面的规定二、现代消防法规:二、现代消防法规:二、现代消防法规:二、现代消防法规:1 1、19571957年年1111月月2929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委员会第8686次会议批准,周恩来总理签发公布了新中国第一次会议批准,周恩来总理签发公布了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消防基本法律个全国性的消防基本法律消防监督条例消防监督条例,为我国的消防,为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2 2、19791979年颁布的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失火罪、放对失火罪、放火罪以及重大责任事故罪与消防有关刑罚作了规定火罪以及重大责任事故罪与消防有关刑罚作了规定3 3、19871987年国务院制订并颁布了年国务院制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例实施细则,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消防法规,为我国的消防,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消防法规,为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制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4 4、19981998年年9 9月月1 1日,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正式实施,正式实施,简称简称消防法消防法2008年年10月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消防法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消防法,将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火灾事故的危害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虽然不排除个别火灾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例如雷击起火),但更多的事故则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依法治火,严历打击各种消防违法行为,是预防重特大火灾发生,减少一般火灾发生的重要途径吉林市银都夜总会“1115“火灾 1994年11月15日凌晨,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发生火灾,这是一起建国以来文物损失最为惨重的特大火灾:黑龙江省博物馆在吉林市巡展的一具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在大火中化为灰烬;32000多件文物、石器、陶器、服饰、书画以及多年来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档案全部烧毁;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珍贵邮票11000余枚,1909年至今的科技文献及中外文刊物9.7万册全部烧毁。
这起火灾过火面积达6800平方米(其中夜总会1860平方米),其中的建筑物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671万元火灾主要原因及教训 利用博物馆内原有的建筑改建为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在消防安全上造成“先天不足”银都夜总会与博物馆、图书馆是连为一体的砖木结构建筑1993年9月2日,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在给银都娱乐有限公司的防火检查意见书中明确指出:“银都夜总会位于博物馆、图书馆中间,此地不宜开办夜总会但该公司对此意见置之不理一、法律一、法律一、法律一、法律消防法消防法消防法消防法(一)修订的背景:(一)修订的背景:(一)修订的背景:(一)修订的背景:现行的现行的消防法消防法自自1998年年9月月1日施行以来,有力日施行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消防法治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公共消地推动了我国消防法治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公共消防设施以及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提升政府应急救援能防设施以及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提升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火灾隐患整改等方面的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力、火灾隐患整改等方面的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阶段,面临变,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阶段,面临着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着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面对着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社会管理和公面对着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要求,现行共服务的新要求,现行消防法消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第二节 消防法规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消防工作责任主体规定不够全面,责任不够完善和清晰,一是对消防工作责任主体规定不够全面,责任不够完善和清晰,制约和影响了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不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制约和影响了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不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需要;需要;二是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置不适应形势需要,计划经济时期包二是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置不适应形势需要,计划经济时期包揽式管理的色彩较浓,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督职责与有关责任主体的消揽式管理的色彩较浓,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督职责与有关责任主体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明晰,不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防安全职责不明晰,不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三是缺乏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防范火灾风险的规定,不三是缺乏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防范火灾风险的规定,不利于发挥市场主体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作用,利于发挥市场主体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作用,四是对违反消防法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规定不全,处罚力度不四是对违反消防法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规定不全,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不能有效消除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和够,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不能有效消除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和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
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二)(二)消防法消防法修订的重大变化修订的重大变化 修订后的修订后的消防法消防法由原来的由原来的5454条增加到条增加到7474条,其主要修订变化内容条,其主要修订变化内容是是(一)确定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一)确定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二)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二)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三)改革消防监督管理制度三)改革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五)完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制五)完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制六)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六)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七)加大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七)加大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八)加强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八)加强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1、总则 本章共七条在总则中规定了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确立了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框架结构 共分7章74条 2、火灾预防本章共27条(由原来的18条增加到27条)火灾预防是消防工作的重点,也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础。
规定了消防工作的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社会单位和个人3 3、消防组织、消防组织、消防组织、消防组织 本章共八条增加本章共八条增加2条)本章规定了建立多种形式条)本章规定了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的原则的消防组织的原则4 4、灭火救援、灭火救援、灭火救援、灭火救援 本章共九条本章共九条增加(增加1条)本章规定了发现火灾时公条)本章规定了发现火灾时公民的报警及为报警提供便利的义务,接到报警后消防队民的报警及为报警提供便利的义务,接到报警后消防队的责任,扑救火灾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消防机构的责任,扑救火灾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消防机构的职责等内容的职责等内容5、消防监督检查本章共六条,为了加强消防执法监督,修订后的本章共六条,为了加强消防执法监督,修订后的消防法消防法专门增专门增加了加了“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这一章,着力规范和约束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特别这一章,着力规范和约束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及消防机构权力的行使,强化了对其依法履行职责的监督,是公安机关及消防机构权力的行使,强化了对其依法履行职责的监督,这对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依法监督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这对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依法监督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是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一是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二是明确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检查职责;二是明确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检查职责;三是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的职权和三是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做到公正、严格、程序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做到公正、严格、文明、高效文明、高效四是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四是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6、法律责任本章共十三条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法定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法律本章共十三条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法定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修订后的修订后的消防法消防法适应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在有关法律责任的规适应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在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上作出较大修订,加大消防行政处罚力度,补充完善了消防行政处罚制度定上作出较大修订,加大消防行政处罚力度,补充完善了消防行政处罚制度。
其主要规定是:其主要规定是:一是加大了消防行政处罚力度一是加大了消防行政处罚力度二是调整了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了警告、罚款、拘留、责令停二是调整了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了警告、罚款、拘留、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吊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销相应资质、资格)6 6类行政处罚,类行政处罚,三是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三是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四是取消了一些消防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如:违反四是取消了一些消防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如:违反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规定等行为的行政处罚前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规定等行为的行政处罚前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五是具体规定了消防行政处罚的罚款数额五是具体规定了消防行政处罚的罚款数额7、附则、附则 本章共二条,规定了一些用语的含义:本章共二条,规定了一些用语的含义:(一一)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二二)消防产品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三三)公众聚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四四)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