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农林机电工程系简介.doc
4页江苏农林机电工程系简介江苏农林机电工程系简介机电工程系是我院的骨干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机电结合、强弱电结合,智能控制技术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和专业特点目前我系设有机械、电气二个教研室下设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五个教研组开设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农业机械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七个专业,在校学生 1633 人机电工程系现有机械、电子电气类专业教师 36 名,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2 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2 人,讲师(工程师)9 人,助教 12 名,其中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和在读研究生 6 人,另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 6 人双师”型教师约占 70%,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我系专业实验设施日趋完善,现设有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工考培室、电气控制实验室、钳工实训室、液压实验室、CAD/CAM 实验室、金工实训室、数控加工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 16 个,实验室面积达 5000 平方米,学院顺安驾驶培训学校是我系汽车类专业的实训基地我系不断加强与企业、兄弟院校间的联系,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目前与江苏金猴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沃得机电集团公司、南京数控机床厂、东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办学协作关系机电工程系治学严谨,管理严格近几年来,随着学院的发展,机电工程系在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良好的系风和学风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能拿到 CAD、电工、车工、钳工、数控操作等职业资格证书,动手能力较强我系毕业生历来以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而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在南京及苏锡常镇等地建立了若干就业基地,学生就业形势良好,04、05 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 98%以上,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的需求,有的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对机械、机电、汽车、模具、数控类等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愈发旺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在学院党委提出的“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争创一流、校园秀美”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机电工程系将解放思想,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标准,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及时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面向社会、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发新的专业,大胆尝试专业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就业岗位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机电工程系专业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求,面向市场办学,走产学研相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之路我院机电工程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大力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市场,实现了机电类专业办学的跨越式发展,专业办学规模、影响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回顾多年的办学经历,我们总结成一句话:面向市场办学,走产学研相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之路一、解放思想,面向市场办学,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找准定位,根据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我院在专业建设中跳出计划经济时代办学的条条框框,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将专业办学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是专业不断进取壮大的源泉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急需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 2010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 4000 万人,而需求总量为 6000 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 2010 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 1220 万人大力发展机电制造类专业,培养第二产业高技能人才是社会所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光荣的使命。
同时我院地处长三角腹地,制造类企业众多,企业对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大力需求拉动了我院机电类专业的发展目前我院已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汽车检测与维修(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方向)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专业方向)学科群,具有较大的办学规模与社会影响力,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二、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实行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在专业办学中,我们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实行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时比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同时将课堂搬进车间,实习工厂,让学生边学边干,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等方面,努力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目前我系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 1:1,学生通过下实验室、进车间,实践动手能力大大增强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求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毕业时除获取毕业证书,还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进行车工、钳工、维修电工、数控车床操作工、电焊工、CAD 绘图员等工种的考核与培训,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有利于学生所学技能与社会接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三、实行产学研办学创建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与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机电专业在办学中要认真贯彻学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想,充分利用学院设备与资源优势,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机电实训中心除满足实践教学外,还尝试为社会服务,依托机床、数控等机械加工设备来承接社会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这一方面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机电实训中心的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生产加工中,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机电实训中心是我系各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也是我系的科研基地,依托机电实训中心,通过教师积极参与,从事机械产品的开发、推广,努力为学院周边企业服务,为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支撑,解决技术难题,扩大办学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