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安阳内黄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7页河南省安阳内黄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按以上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α粒子的质量很小 D.电子带负电2.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S2O4 =Na2S2O3+X+SO2↑,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a2SO3 B.Na2SO4 C.Na2S D.SO23.锌锵黄(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
锌铬黄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5 C.+2 D.+1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5.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6.的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氧化钙后,最后保持不变,以下发生改变的是( )A.溶质的种类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C.溶质质量分数 D.溶质的质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B.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气体参加,就不遵守了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总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D.水结冰后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8.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O4 B.Al2O3 C.NO2 D.P2O5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0.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仪式上有许多气球飞向天空,随着气压的降低气球炸裂。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气球炸裂属于化学变化 B.升空过程中气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小C.气球内填充的气体是CO2 D.升空过程中气球内气体分子空隙变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对比分析①水②澄清石灰水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氯酸钾⑥空气,使用序号回答:(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2)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4)屏于氧化物的是_____1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 ________“二低”是指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三靠”是指①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1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1)有火星四射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14.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必然方向氢气可以通过煤的气化得到,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画出图中微粒________,并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6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A装置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_____色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目的是_____3)若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满水的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4)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气体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从A―F中选择)16.(6分)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1)其所用电源为_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由图可知A端为_______极2)当A端相连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B端相连接的试管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点燃该气体前需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与B端相连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8mL,则与A端相连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8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①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甲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小洪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探究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乙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碳酸钠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除生成物碳酸钠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液,静置后,取上部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存在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③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为了测定黄铜样品(假设只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6%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g;(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5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5) 向滤液中加入2.4g水后,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10分)某“铜绿”的试剂瓶的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问题:①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②该瓶试剂中Cu元素的质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③某实验需要纯净的Cu2(OH)2CO311.1g,则需取用该试剂的质量最多为多少_________?20.(12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某同学把20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2.24L氧气(氧气的密度是1.43gL1)请计算:(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D2、A3、A4、D5、A6、D7、C8、B9、C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②⑥; ④⑥; ①③⑤; ①③ 12、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13、 (合理均可) 14、 C+H2OCO+H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酒精灯 集气瓶 紫黑 未塞一团蓬松的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冲入导管,造成堵塞 b CaCO3+2HCI=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AF 16、直流电 正 氧气 氢气 验纯 4mL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 变量不唯一 产生气泡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有氢氧化钠生成,会影响对反应后溶液的检验 18、20 Zn+H2SO4==ZnSO4+H2↑ 65/98=x/1.6g 74% 10%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222 262.5g 12.8g 20、3.2g 72%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