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范仲淹(含答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00703469
  • 上传时间:2021-10-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6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 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 世家,乃感泣辞母, 去之应天府, 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 冬月惫甚, 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仍姓,更其名;监泰州西溪盐税, 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 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 帅,凡万馀言;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 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 如也;每感谢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 “ 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行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仍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仲淹言: “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 ”又言: “恩幸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 ”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四)摸索与学习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哪一项A.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易衣:换穿衣裳B.且上疏请太后仍政,不报 报:答复,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C.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 市:买,征购D.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 蠲除:免除2.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哪一项A.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 B.学者多从质问C.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D.每感谢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3.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 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②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① 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行为后世法②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 ① 且上疏请太后仍政,不报②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① 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②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4.以下对原文的表达与分析,不当的哪一项A.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到长山县的朱家,他也就跟着姓了 朱;等到他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后, 他把母亲接来奉养才改回范姓B.范仲淹关怀国事,与人谈论起天下大事时,大方陈词,受他的提倡当时士大夫留意严于律己,崇尚品德节操C.在为章献太后拜寿之事上,范仲淹指出仁宗带领文武百官上寿,不合 礼法,并上疏要求章献太后把朝政大权交仍仁宗, 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和对朝廷的忠心D.范仲淹指出,大兴土木会破费百姓财产,是不能顺乎人心、合乎天意的事情, 应当停止修建, 并应削减平常年份征购木材的数量, 来削减百姓的负担答案与提示1.A(易衣:轮换穿一件好衣裳)2.C(A“选举”在文中的意思是 “选拔举荐 ”,现指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B“学者”在文中指 “求学的人 ”,现指“在学术上有确定成就的人”;D“感谢”在文中的意思是 “感情兴奋 ”,现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忙而对他产生好感”)3.D(都是介词,当,正值; A① 是介词,由于; ② 是介词,用、拿; B① 是反而,却; ② 是副词,不过; C① 是连词,表并列,又; ② 是连词,表让步, 尚且)4.A(范仲淹改回范姓是在他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后)译文范仲淹字希文, 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 他的祖先原是邠州人, 后来迁徙到江南定居, 于是成了苏州吴县人;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 母亲改嫁到长山县的朱家,他也就跟着姓了继父的姓,名说;范仲淹少年时就有志气节操,长大后, 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流着眼泪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 夜不息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特别疲乏时,用冷水浇脸;他的食物不够,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 这种困苦生活一般人不能忍耐, 范仲淹却不觉得是苦; 他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把母亲接来奉养;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后, 就复原了原先的范姓,改名仲淹;监理泰州西溪盐税, 升迁为大理寺丞, 又调任监理楚州粮料院, 因母亲去世离职;晏殊做应天府知府,听说范仲淹的名声,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这期间,范 仲淹上书朝廷请求选择郡守, 举荐县令, 斥逐闲散懒散者, 裁汰余外和不守本分的人,对官员的选拔举荐要谨慎, 对将帅要多多安抚慰问, 这封书信长达万余字;他为母亲服丧满期后,由于得到晏殊的举荐,担任秘阁校理;他通晓《六经》, 长于《易》,很多同学都来向他询问、请教以正熟识上的是非,他手持经典为他 们讲解, 不知疲乏; 他曾经用自己的俸禄供养前来求学的四方游子, 自己的几个孩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 范仲淹却泰然处之; 每当他兴奋地谈论起天下大事时,就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中形成的昂扬激越、以天下为己任、讲 究品德节操的风气,就是由范仲淹提倡的;天圣七年, 章献太后将在冬至这天接受朝拜, 届时仁宗带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极力批判这件事,并且说: “在内宫侍奉亲长,自然应当施行家人的礼仪, 但在朝廷上天子和百官站在一起, 面朝南居帝位而朝拜亲长, 这不行以成为后世的榜样; ”他仍上疏请求章献太后把朝政大权交仍仁宗,这道章疏没有得到批复; 不久他任河中府通判, 又调任陈州通判; 当时正在建造太一宫和洪福院,朝廷在陕西征购木材;范仲淹说: “昭应宫、寿宁宫毁于火灾,上天的惩戒 没过去多久;如今又大兴土木,破费百姓财产,这不是顺乎民心、合乎天意的事情;应当停止修建寺观, 削减平常年份征购木材的数量, 以便免除积存的欠款; ”又说: “受到恩宠的人多由皇宫里直接降敕授官,这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这些事情虽然都没得到施行,但仁宗认为范仲淹是忠诚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