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pptx
18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5/8/10,#,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A,组,基础篇,1.,如图所示的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B.,人们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发现金原子进一步的结构,C.,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D.,从其排列方式上可以推断,金原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D,2.,春天,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送来沁人心脾的花香,,“,闻到花香,”,主要是因为花香分子,(,C,),A.,之间无间隙,B,.,存在引力,C,.,在不停运动,D,.,存在斥力,C,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的一些性质,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D,),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注射器内封住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C.,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小铁钉,.,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D.,现象: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板从水中缓慢提起,关于测力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B,),A.,玻璃板浸没在水中时最大,B.,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最大,C.,玻璃板全部在空气中时最大,D.,玻璃板离开水面过程中测力计示数一直减小,B,5.,盈盈同学设计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起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玻璃管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选用内径较,小,(,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管做实验,.,(2),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选填,“,上,”,或,“,下,”),方,.,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4,,,20,,,30,,则在,(,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间隙,小,下,(3),如图丙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活塞,发现水,不容易,(,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4),图丁所示的是小云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观察到的,A,、,B,、,C,三幅图中,物质所处的状态为固态的是图,C,.,不容易,斥力,C,B,组,提高篇,6.,唐诗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从视觉、触觉、嗅觉的角度,描写自己对山中夏日的喜爱之情,.,诗句中多处涉及物理,知,识,,其中描述的情景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D,),A.,绿树阴浓夏日长,B,.,楼台倒影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D,7.,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以下现象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B,),A.,墨汁滴在热水中很快散开,B.,折断一根铁丝需要很大力,C.,两个吸盘挤压后吸在一起,D.,密闭容器中的液体很难压缩,B,8.,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装有氧气,另一个瓶装有密度比氧气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表示氧气分子,用,“”,表示二氧化氮分子,移去玻璃后两瓶口紧贴,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下列瓶内分子分布情况比较合理的是,(,C,),C,9.,小燕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黄色的食用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过几天,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界面变,模,糊,,液面下降了一点儿,.,对上述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B,),A.,开始液体分层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过几天界面变模糊说明发生了扩散,C.,液面下降是由于液体分子变小,D.,食用油在最上层是因为食用油分子最小,B,10.“,拔丝地瓜,”,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特别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选填,“,剧烈,”,或,“,缓慢,”),;夹起一块地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剧烈,引力,1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水敞口放置,我们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但我们却闻不到水的气味,,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分子没有运动,.,将相同的红墨水分别滴入同样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发现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这说明,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扩散,不能,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12.,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丙图表示物质处于,液,(,选填,“,固,”“,液,”,或,“,气,”),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体积变大,组成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变小,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