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doc
6页国内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摘要】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学 习生活的特点,使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别于其他专业大 学生国内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介绍国内研究的现 状,以了解当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Abstract 】Medic alcollegestudentsinaspecialgroup,beeause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irlearninglife,themedical collegestudentsmentalheaIthisdifferentfromothermajors.agreatdealofdomesticresearchhasdoneinthisfield,so,thestatusquoofmentalhealthdomesticresearchonmedicalcollegestudentswillbeintroducedtoshowthementalhea1thstateofcontemporarymedical collegestudents.【 Keywords ] medicalco liegestudents,mentalhealth, ResearchS tatusQuo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l] o1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特殊性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学制长、内容多医学专 业学制一般为5〜6年,需要学习30余门专业课,因此,医 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总量要大于其他专业在学习方法上,医 学生主要以记忆为主,学习方法较为单一,这使学习变得单 调而枯燥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 的时间,使学生缺乏娱乐活动,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 有研究认为,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 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急诊、手术等科室,面临重危、濒 死患者,经常接触受疾病之苦的病人,亲临生离死别的场景, 也会使医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医 务人员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和娴 熟的医疗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稳定、乐观的情 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 心理素质有研究显示,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是焦虑、抑郁 和精神病性,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医学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必要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躯体疾病, 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和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 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感染力和体察病人体验的“同理 心”,要求医生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医生本 人要心理状态健康,人际关系良好,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心 理问题这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进行相关训练, 提髙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应该是对医学生 的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在过去,人们较注重医疗知识、技 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过程中,社 会因素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医学教育 过程中,有关社会、伦理、心理等学科也正在受到教育者的 重视现代医学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疾病防治,医学 教育客观上要求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结合, 改变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知 识培养的单一性,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养, 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2国内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学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国内有将SCL90用于评定不同人群的 整体心理健康状况[2],显示SCL90能够很好地反映受试者 的心理整体状况。
陈福国等人[3] [4]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 CL-90对连续4 届,共210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结果显示: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大学生 和河南省大学生,但阳性因子比例较高②男生的偏执因子 得分高于女生③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因子 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P3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意义与建议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责任性强,风险性大, 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医疗工作中,医生的工作 关乎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稍有不慎,出现误诊、漏诊或其它 医疗差错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15],发现医学心理学教育有助于 增强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方式,对开展心理咨 询工作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积 极的作用两组学生首测有%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经系 统完整的医学心理学一学习后的实验组学生再测结果显示 各因子阳性均分有显著改变,与全国青少年常模组比较已无 明显差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 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人际交往、婚恋、生活适应等 问题,及时调节学生的认识偏差、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使 医学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 31-35.[2] 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 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 12(5):260-2 63.[3] 陈福国,王芳,伍志臻,鲁威: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 查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XX;3(26).[4]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1999 :1.[5] 周英,赖淑英,尤黎明,马列凯.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 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XX, (20). 9 44-946.[6] 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 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 2,8 (4) :2281.[7] 张仁汉.从医学生“三年级病”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XX; 12(5): 382.[8] 史清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 •现代教 育科学,2002,3:27-29.[9] 金海燕.易发心理障碍研究生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教 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XX, 3:34-38.[10] 孟小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XX(2):91-1 09.[11] 刘步平.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分析,中医教育,XX: 7-10.[12] 陈瑜,张小远•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 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XX: 529-531.[13 ]张运生,白琴,杜富广等•开封医专护理系女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1,22 (3): 208.[14] 王丽荣•预防职业倦怠一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 课题,中国高等医学教t, XX(3): 5-6.[15] 周媛婷,刘翔.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 水平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XX, 13(3):220-221.。
